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面向公众选择的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众选择角度出发,通过问卷等方式,就公众对现有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的主要选择、选择倾向、传播效果及接受程度等展开调查。针对调查中的传统公开形式缺陷,而现代形式尚存获取障碍;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形式规定匮乏,公众参与性不高;公开形式与内容关联缺失等问题,提出了面向公众实际,灵活选用政府信息公开形式,规范引导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共建,依据公众需求,制度明确相应的公开形式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聚焦中国本土的信息公开机制的试睑一“网络发言人”现象。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通过对现有网络发言人平台/网络问政平台的信息公开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现有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特征;通过对其满意度调查,掌握现有信息公开试验的认知度、满意度和公众期待;通过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从政府角度归纳影响政府开展信息公开的...  相似文献   

3.
以深圳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作为测评对象,收集公众满意信息,得出深圳市政府与其职能部门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模型中各个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深圳市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总体满意度,进而分析深圳市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经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特点,阐述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的内涵,讨论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章燕华  王强 《北京档案》2004,(10):26-2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需求已成为一种强烈的期盼,知情权日益成为新时代的基本权利之一。档案馆被推上了信息公开的前台,可能面临着直接或间接成为不作为对象,档案馆如何在保证涉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等机密信息安全的同时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保存着大量政府核心信息资源的档案馆如  相似文献   

6.
李晶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1):115-92
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情权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信息公开制度运行的经济效率。在成本交易和产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察双方在信息公开制度中的最优策略选择。研究建议政府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信息公开观念,在立法体例上准确界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并充分利用信息公开的信息反馈机制获知公众对知情权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本依据,提出公众信息需求的形成模型,进而对信息需求满足的模式进行了描述。最后,文章以新浪网的信息服务战略和特点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深入调查公众个体的政府信息需求有助于政府进一步明确信息公开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效率。[方法/过程]通过对38位有代表性普通公众的深度访谈,调查其主要的政府信息需求,并以意义建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个体的政府信息需求成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被访者的政府信息需求主要与教育、生活、工作和兴趣相关。其中,源于外部情境的信息需求成因包括:直接解决问题,间接支持决策,了解一般事实和进行知识积淀;而源于个体状态的信息需求成因包括:个体建构的与政府信息的社会距离、对信息需求认知的清晰程度以及对自我的归类。构建了一个基于意义建构隐喻模型的个体的政府信息需求分析框架,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滕霞 《兰台世界》2012,(14):29-30
本文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以来的现实状况进行思考,结合政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性的对策分析探讨,希望可以改善行政信息观念,了解公众信息需求,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质量,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03-107
通过用户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图书馆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认知度和利用情况,掌握公众的资源需求和服务需求。针对公众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图书馆今后开展政府公开信息增值服务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民众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的视角提出政府信息公开效果的评价方法,丰富情报学在政府信息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过程]选取教育、住房、医疗等12个民生相关领域的生活事件,通过不同角度的查询语句模拟人们对上述事件的信息需求。定义匹配率、可见度、覆盖率以及查询平均有效网页数等指标来衡量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符合人们需求的情况。结合检索系统和人工筛选共同判断哪些网页符合人们的信息需求。采用全国35个城市政府网站的227万网页数据进行评价实验,评价指标兼顾对内容层面的相关性和评价可操作性的考虑。[结果/结论]本文将信息公开视为政府向民众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根据公开内容所能满足的民众信息需求定义评价指标,衡量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并通过对35个城市政府网站进行不同维度的指标计算得到评价结果,检验了该方法在政府信息公开实际效果评价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阐明了政府信息公开及其立法理论基础人民主权和知情权的内涵与意义,并对《条例》的作用与原则、信息公开的范围、知情权的内容等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并对信息公开法律规定与电子政务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档案信息公开工作是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因档案信息公开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日益增多。通过对近9年来109起案件分析可知,档案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存在原告滥用诉权,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较为模糊,档案馆、档案局与人民政府在信息公开中的主体地位与法律责任不明,信息公开与否缺乏明确依据,档案馆、档案局存在一定程度不作为等问题。未来应当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滥诉行为的判断标准与规制方案,厘清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的标准,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的档案信息公开原则,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与工作职责,促使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工作协调顺畅。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国外政府信息公开在制度、理论、技术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国内也已形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内容、方式、技术等方面的广泛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理论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结论:虽然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内容琳琅满目,但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体系还没有诞生。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公开制度与信息保密制度尚未形成良好的博弈格局,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尚不严密,信息公开相关主体的认知态度尚有较大差异,因而,体现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尚需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秋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13-125
基于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的必然联系,提出“中间向两头”的信息构建策略,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本体和载体的构建提出新思路,试图利用层群码分类法将“中间向两头”的信息构建策略转换成实现便捷服务的方案,构建政府公开信息统一平台导航系统,以有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责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给公共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立足中国现实,参考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