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双向的,而且,教育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双向沟通与反复交流的过程。因此,沟通与交流,需要师生双方的不断学习、改进、完善。只有营造出优质高效的师生沟通,才能达到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既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实现所有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师生有效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课题和不懈追求,是班主任最为重要的教育技巧之一。要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学生平等对话,实现双向的交流,让学生敢交流、愿交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用心倾听、平等交流和正向激励实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平等、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交流、沟通所带来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应试教学理念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基本的本职工作,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只要将知识素养传授给学生就行,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分离”、“各自为政”的教与学活动脱节、教学背离现象的发生,其效果事倍功半.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边交流、沟通讨论的互动活动.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沟通和互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交往,双边积极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应成为新课改实施的惠及者和受益者.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双边互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将教师在课堂之中的主导特性和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特性进行有效的展现.根据以上认识,本人结合三角函数教学活动,对师生互动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完成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那么,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呢?本人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自己的"与学生的沟通艺术"的课题研究,总结如下:一、关心学生,深入内心,尊重人格,保守秘密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学生才会对教师说真心话,说心里话,而不是言不由衷,敷衍搪塞教师。当学生对教师说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班级管理主要是处理师生关系,缓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紧张的气氛,使得学生与教师协同教学,更快地达到教学目的。本文主要从委婉交流、公开交流、优点宣传和巩固成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能够有效地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不仅是学生学习求知的必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手段.这样情感培养与沟通交往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成为学生积极求知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工作实质上就是交流与沟通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这个交流沟通包括知识性的和非知识性的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非知识性的信息交流包括情感上、态度上、也可能是一些眼神或表情的交流。非知识性的信息沟通对知识性的信息沟通又起着指向的作用。所以做教师的一定要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及领导沟通;在课堂上要掌握几招与学生沟通的技能和技巧,才能有效地促进师生间彼此的了解,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在师生间创造一个教和学的良好环境。1有益的启示在2001年5月北京的《中美教育研讨会》小组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要求师生的积极沟通,师生沟通是教育交往活动的基本形式,教师通过师生的沟通达到知识的传播,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沟通,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本文借鉴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师生沟通的策略,即教师教师通过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策略,发挥教师的“期望效应”策略,运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策略,运用真诚、同感、接纳与尊重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观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即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那么,作为一位生物教师,如何才能较好地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呢?怎样的师生沟通最美丽?  相似文献   

10.
吴昂 《教师》2019,(4):16-17
现代的教师行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教师认真、高效地进行教学工作,多方位学习、善于总结,采用许多实际可行的班级管理方法,还要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搭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强家校沟通,学会与各方面进行有效沟通、打交道的技巧,来调动各方面资源,以此形成教育合力。其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至关重要:师生间有技巧、有爱心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心智健康起着极大的作用。文章要阐述的就是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互动是指教学过程应是学习主体(学生)与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  相似文献   

12.
陶岚 《南昌教育》2009,(11):12-13
一、教学中应注意情感教育 1.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进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获取学生真实的想法,使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尝试从网络交流、课堂思辨、作业批语和校园漫谈等角度与各位同仁交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途径,以推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以实例说明,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发展,新的教育方式层出不穷,各种数字化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但不管教育方式如何变化,师生互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新课改提倡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还要加强师生互动沟通。教师通过和学生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便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指导。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大有裨益,通过这样长期的互动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将阐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希望对现阶教师的互动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师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和谐的班集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发现在师生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是教师主动且频繁地找学生交流,一方面是学生反映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沟通。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交流得不亦乐乎,但学生表示他们与教师沟通时缺乏共鸣,  相似文献   

17.
<正>——师生沟通的问题。"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人人皆知,要实现这一教育观念,首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教师通过沟通真正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契机。但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师生沟通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原因何在?一是因为学科课程的局限性。学科课程是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程序组织教材的,其中的知识是教师已知、学生未知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李雄  赵红霞 《考试周刊》2012,(70):178-178
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足以改变教育结果。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而有效的沟通是以倾听为前提.那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如何倾听呢?本文主要从“什么是倾听,倾听时教师要有良好的情绪,倾听时教师应有的态度,教师如何运用倾听”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马蔚 《物理教师》2011,32(6):53-53,55
1问题提出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师生间正常进行沟通、交流的良好氛围,使师生在思维和实践方面都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按照教师的统一要求以同样的方式活动.真正的互动应当体现师生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沟通的成效。本文旨在从教学中的情感交流、课后的心灵沟通、评语里的精神鼓励这三个方面来探究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方法,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真正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