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好的人生从音乐开始,”适时对宝宝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将对宝宝的一生起到独特作用。首先教师和父母要做到对音乐启蒙教育有合理的价值期待,同时宝宝的音乐启蒙越早越好。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可以促进宝宝语言、忮体、注意力,理解力等方面的发展可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孩子爱上音乐,让宝宝通过音乐启蒙教育,真正地爱上音乐,享爱音乐!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自古希腊以来,经过了前后约两千多年的曲折发展,各音乐美学流派和音乐美学思想家层出不穷。本文试图按照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对各个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作一简要的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从各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来看,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所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为了使人们对音乐启蒙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本文就对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然后阐述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最后针对于在音乐启蒙教育所存在的误区和修正内容进行探讨,以充分发挥音乐在儿童启蒙教育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闫超 《天中学刊》2002,17(6):117-118
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在一定的音乐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远古的音乐美学思想,起源于人们用音乐宣扬道德教化,用音乐吻合事物本源这一社会功利性的认识。如《夏书》曰:“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这里,九歌所颂的“六府”已被明确视为“百物”之本源。到了春秋时期,逐步形成了儒家、道家两大音乐美学思想,到三国两晋时形成了以嵇康为代表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应从孔子谈起,孔子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孔子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开放自由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文人音乐家,他们借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嵇康正是我国古典音乐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其音乐著作《声无哀乐论》被誉为音乐美学思想的典范.本论文以美学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了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起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其主要的论断,进而揭示出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流之一。儒家肯定音乐对人的作用,注重个人的音乐修养,提倡合理的音乐欣赏,追求对音乐的客观评价,对于我国现当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从1885年奎多·阿德勒的《音乐学的领域、方法及目标》出版才基本成形。音乐美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舒巴尔特死后出版的《论音乐美学思想》一书。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了真正的音乐美学著作。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它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美学与音乐相加的结果,它的本质特点是音乐的特点和美学思考的相互渗透。本文便从美学的角度,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着音乐表演艺术的相关探讨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主体-理念"?什么才是西方音乐表演审美实践的"哲学-美学"基础和实质?这些审美观念又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过程呢?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经验和美学观念与思想又如何应用于实际的音乐表演活动中,音乐表演艺术的视界和话语空间又在何处得以拓展和深化?本文是对西方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演进历程的整体思考,以期探究西方音乐表演艺术的现代意义及音乐表演艺术的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通才。沈括以其一生的音乐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以乐教为基础的情感论美学,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具有卓荦不群的历史地位。文章从沈括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三个方面,对沈括音乐美学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寻,并从学术“效果史”角度对沈括音乐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音乐在提高人民素养和建设文明社会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少儿音乐启蒙教育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音乐启蒙教育不仅能开拓少儿的想象空间,还能丰富情感,有助于少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引导少儿学好音乐。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学派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音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儒家"仁"、"德"、"礼"思想基础出发,对孔子乐教思想、音乐美学思想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其音乐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充满了哲理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是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历史文化中,层出不穷的古代文豪以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场由社会变革引起的关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哲学、美学等各方面的大讨论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开辟了新天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构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和"是其中最为重要、最核心的思想观念,"和"的生成背景,是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自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史称先秦时期)。我们所要阐述的"和"的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在于音乐本身之"和",而且蕴涵在当时不同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关系之中。通过对重要人物及著作论述进行阐释,我们可以感受到"和"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整个传统美学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我们发现从现已出土的有关西周时期出土的编钟乐器,从先秦时期的孔子、荀子等诸位儒学思想家及其相关的美学著作和史书记载中都无不浸润着"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与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及学校对于学生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效果也逐渐重视起来。音乐启蒙教育在陶冶孩子情操、提升孩子艺术修养及综合素质方面都有一定帮助。小学阶段作为学生音乐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孩子音乐启蒙与基础的建立极为重要。本文将主要对音乐启蒙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定的音乐启蒙方法,希望为广大小学音乐教师的日常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及帮助。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与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的音乐生活及其在实践中流露出的音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这对于我们研究欧阳修,丰富他的思想层面,更全面了解欧阳修全貌及其本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郑霞 《教师》2014,(16):50-51
音乐是洗涤和启发灵魂的乐章,是伴随人一生成长的伙伴。人教版的小学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最初的印象会一直指导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幸运的,它赋予了学生对音乐美好的向往,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人教版的小学音乐,正是本着这种美好夙愿,对学生开启音乐之门的美好导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先秦儒家音乐美学“乐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的基本思想,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提炼。先秦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强调音乐艺术的特征是和谐,推崇中正平和之音,强调音乐艺术的平和与适度,主张"乐与政通""乐通伦理",强调音乐的教化力量,音乐艺术与社会政治息息相关。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具体体现在孔子儒家美学的核心、审美标准、评价标准这三个方面。其中,"仁"的理论是儒家美学的核心,"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的评价标准,"和"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先秦儒家美学观倡导的"乐和"观,是儒家"乐与政通,乐通伦理"为宗旨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普遍化、合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是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化身。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当时的音乐思潮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强调音乐教育性,重视音乐的情感性因素,强调音乐传统和创新的统一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音乐美学人格论、心态论、修养论、范畴论一齐构成了他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而其艺术修养的境界论更是与其道论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庄子、墨子的美学思想乃至现代审美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