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制造业强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理念的提出使得科学发展与"工匠精神"两大理念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与认可。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生产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能从人才培养的源头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实施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相关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在人才市场的要求上也正不断表现出高质量、全面性的需求。其中,高职院校由于其人才输送的高效率以及职业技术完善而受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遍青睐。其中,工匠精神以及思政教育作为一个优秀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必备素质,需要在高职教育阶段进行重点培养。思政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分支,无论在思政教育还是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在当下的高职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对于工匠精神的强调,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高职思政教育是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专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求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因此,高职思政教育也要响应国家的需求,把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合到高职思政教育中。本文将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工匠精神如何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化制造业强国的建设步伐,"制造业强国"理念的提出及深化促进了"工匠精神"理念的强化,二者协同并进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工匠精神"的教育内涵角度出发,将其逐渐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构建二者的协同教学创新治理,以期发挥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把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教育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毋庸置疑,"工匠"精神,对于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的择业观念,对于我国制造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和探索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高职学生的未来就业需求,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全过程渗透工匠精神教育,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融合提升,高职通过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强化工匠意识自觉;专业课程+工匠精神,增强专业自信与自觉;技能培训+工匠精神,提升工匠能力自觉;实训指导+工匠精神,养成工匠行为自觉;企业实习+工匠精神,形成工匠精神自觉,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工匠人才。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现代化制造强国,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工匠精神能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及社会进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关注人才能力、人才素养的提升,以培育更多现代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上依旧存在部分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及实现制造强国的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人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工匠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工匠人才的职责,必须承担起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精神的任务。基于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可以从国家、社会、企业和学校四个层面,探索高职院校通过将国家弘扬工匠精神的理念、社会推崇工匠精神的氛围、企业对于工匠精神的要求、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全过程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建设好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孙凯宁  孙勇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89-92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内涵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高度与广度。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尤为重视技术的强大,而技术的强大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高职院校是培养建设"大国工匠"的主要阵营,将工匠精神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理念相融合,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体现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发展动力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是否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呼应。目前,职业院校在追求功利性而忽略职业精神培养、企业短缺人才培养过程等现实情况下,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在高职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融入中,存在观念认知程度参差不齐、课程体系不够科学、执行浅尝辄止、不够深入等问题。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加强完备校企合作机制是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担当与责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探讨了该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的核心使命是传承技术精湛的"工匠精神",为国家培养大量高技能型复合创新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更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使"工匠精神"潜移默化融入和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实践中,并内化为一种潜在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努力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陈言 《教育教学论坛》2021,(13):185-188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和形势,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合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具体阐述了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二者相融合的可行性,探讨了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基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愈发舒适与优越。然而,温室里培养的大学生多数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良好的职业素养,缺乏投身制造业强国建设的雄心壮志。高校应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基本原则,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是高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政课形成自身特色、增强学生获得感的需要。孙晓玲所著《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研究》一书,2021年由时事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探究篇”和“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课融合篇”。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44):8-9
高职教育应该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振"工匠精神"离不开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来尽快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孟广娟 《文教资料》2021,(1):76-77,1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经济转型升级步伐逐渐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都在强化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这项措施与我国工匠精神不谋而合。本文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传统工匠精神相结合,谋求推陈出新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新角度、新方法,为众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教育理念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培养方法进行了自我革新。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人才的求知需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性人才为整体教学目标。基于此,对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途径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制造业技术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智造"成为当前制造业热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这就要求担负职前教育重任的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结合高职教学实践,对培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核心素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创新驱动召唤"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为企业社会发展提供充分工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建设者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开展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先导的职业素质教育,将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提高认识,激发向工匠学习的热情,为学校探索加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经过"育本、铸魂、强基、塑品"的教学实践,培养更多地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工匠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既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的需要,也是发展我国先进制造业、纾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现实需要。培养工匠精神需要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目前在课程协同育人方面存在教师认识不足、机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等现实问题,影响了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通过构建观念认同、同向同行、教师沟通、资源互通、评价联通的“三同三通”协同育人机制,提高高职院校协同培育工匠精神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