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长生殿》的研究,多停留在社会学、政治学和一般美学的层面。其实《长生殿》真正触性动情的是明皇贵妃的爱情悲剧。他们身处封建权力金字塔的顶点,却不能掌握自己爱情和生命之舵的流向。本文准备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主题三个方面重新审视李杨爱情悲剧。1 关于悲剧人物,西方悲剧理论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强调高贵的地位和性格的缺陷。唐明皇、杨贵妃则无论从身份地位还是思想性格都巧合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人物提出的标准,他们既有高贵的地位又有由高贵地位带来的先天的性格缺陷。在文化的本位追求中,帝王应勤政爱民,治国平天下,后妃应母仪天下不淫其色。至于男女之情夫妇  相似文献   

2.
《长生殿》中的次要人物具有爱情叙事和政治叙事双重功用。在爱情叙事中,次要人物促使唐明皇和杨贵妃实现"密誓"和"重圆",又烘托出他们爱情的浓重悲剧意蕴;在政治叙事中,次要人物指出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作者还通过次要人物表达了对亡明的哀叹。次要人物的爱情叙事和政治叙事,共同构成了《长生殿》的叙事格局。  相似文献   

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精神分析小说,男主人公保罗的爱情悲剧在该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导致保罗爱情悲剧的原因,即"俄底普斯"情结和两位情人的性格缺陷。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和《娥并与桑洛》同是优美动人、反封建的爱情悲剧,但悲剧人物的性格却有明显不同。从形象塑造、艺术手法、文化特色3个方面对这两部长诗进行对比解读,它们的审美差异性是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唐代皇帝李隆基和他的妃子杨玉环之间众说纷坛的故事,是许多诗歌、小说、戏剧描写的一个传统题材。文人们在各自的作品中对这个题材的主题表现和评定各抒己见。清初戏剧家洪(1645-1704)广泛参考前人作品,用长达10余年的时间,三易其稿,于1688年完成了《长生殿》一剧的创作。洪在《长生殿》中既批判了李、杨爱情所带来的政治上的严重后果,同时又歌颂了他们的真挚爱情,并对这一爱情的悲剧结局寄于深切的同情。因此,从作品描写的现象上看,《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复杂而难定。联系到李、杨故事的历史真实及作者写作的背景,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巴金长篇小说《家》与曹禺话剧《雷雨》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虽然作品情节截然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罪恶、腐朽、混乱和迫害,同时为我们塑造出命运相似的两位悲剧婢女形象——"鸣凤"与"四凤"。她们在年龄、身份、地位,以及对爱情的期待和执着,甚至是最终的命运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各自所处环境、性格,爱情的矛盾以及最终的死亡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许多差异。通过比较人物的环境、性格,爱情三个方面的因素对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两个悲剧人物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悲剧,其中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宝黛爱情悲剧的成因一直为学界和读者所关注。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黛玉自身健康与性格角度出发,对宝黛爱情悲剧成因做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黛玉自身的性格和健康状况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深刻展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风貌。单纯勤劳善良、忠于爱情、忠于理想的盖茨比,由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极大差别,成为了那个冷漠的金钱社会的牺牲品。盖茨比的悲剧发人深思,本文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经典悲剧理论为指导,从盖茨比的性格设定和情节安排着手,浅析盖茨比这个角色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从两大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进行思考,指出不能将导致焦、刘二人的最终悲剧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封建礼教"这一层面上,悲剧的产生与人物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在不同时期给西方文明留下了理论著作和文化财富,分别在《诗学》和《悲剧的诞生》中阐述了各自的悲剧理论。试从理论派别、理论核心和理论联系等角度对其悲剧观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他们在悲剧发展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蒙丽芳 《海外英语》2014,(19):176-177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在不同时期给西方文明留下了理论著作和文化财富,分别在《诗学》和《悲剧的诞生》中阐述了各自的悲剧理论。试从理论派别、理论核心和理论联系等角度对其悲剧观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他们在悲剧发展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名著《红楼梦》第八回,对红楼故事有着提纲挈领的意义。《红楼梦》写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写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种种社会生活现象,是通过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具体讲是“黛死钗嫁,宝玉出走”这样一条情节贯穿线来展开和表现的。《红楼梦》第八回是书中这三个主要人物第一次集中活动,是“木石姻缘、金玉良缘”矛盾冲突和力量消长的第一次的表现,是他们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争取周围支持的不同前景的第一次显露,是他们爱情婚姻悲剧发展走向和结局的第一次暗示。因此,第八回可以说是《红楼梦》的总纲。  相似文献   

13.
孟称舜的《娇红记》演绎了男女主人公大胆追求并且最终用年轻生命祭奠"生同舍,死同穴"爱情理想的悲剧。立足对文本的分析,探索该悲剧的成因,进而对其类型加以界定。得出的结论是:申娇所追求的爱情的理想性以及追求理想爱情时的勇敢性与他们实践爱情理想时的软弱性形成极大的反差,酿成了他们爱情的悲剧。从类型来说,属于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4.
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charles Brockden Brown,1771-1810)是美国小说的开山鼻祖,<维兰德>(Wieland,1798)是布朗最重要的小说,选用书信体形式,用女性人物克拉拉·维兰德来叙事.克拉拉讲述了他们家的悲剧故事.这个悲剧的主人公西奥多·维兰德正是她唯一的哥哥.本文通过克拉拉对其哥哥维兰德悲剧的讲述,采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逆转、辨认和悲剧行为"与"性格悲剧"两方面入手对悲剧的主人公维兰德重新加以评析,来寻求布朗在悲剧创作上与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契合之处.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欣赏<维兰德>,无论在悲剧情节安排上还是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我们发现了它们之间有很多契合之处,这也是<维兰德>作为一部英语名著在美国文学中比较有地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短篇小说的经典,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深入挖掘了杜十娘人生悲剧的多种成因,有社会原因,更有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原因。杜十娘自身性格刚烈,宁折不弯,重情重义,追求完美;李甲不够成熟,没有主见,缺乏责任。这些人物自身的原因对于我们当代读者的爱情乃至人生都更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最精彩、最炫丽的篇章,司马迁对项羽和李广这两个悲剧英雄倾注了浓浓的爱意,是什么让司马迁如此偏爱这两个人物?本文分别从他们绝世的奇才、缺陷的性格、不幸的人生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些悲情英雄身上的共同特质,诠释了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的英雄情结。  相似文献   

17.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是《红楼梦》一书的主线,贾宝玉、林黛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贾宝玉是一个有着坚定的自发自由主义和朦胧人文主义思想倾向的豪门公子,林黛玉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纯真爱情和自发自由主义思想倾向的贵族小姐形象。  相似文献   

18.
刘欣 《教师》2010,(26):109-111
晴雯是一个如《芙蓉女儿诔》中的芙蓉花神般完美无缺的人物,还是一个有着性格缺陷的人物呢?文章着重对《红楼梦》前七十七回中晴雯的形象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晴雯悲剧的性格成因。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作者描写的社会百态展示出了一幅生动的人情小说画卷,反映了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历史积淀。本文从《红楼梦》作品悲剧的角度出发,分别从作家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艺术悲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挖掘其悲剧发展的本质根源,从而深刻地把握《红楼梦》的悲剧命运和人物真相。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长生殿》的爱情分析入手,揭示出杨李之间缺陷的爱情,杨李不同的悔恨和杨玉环被消解掉的命运.最后从洪升创作的出发点对杨玉环这一命运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