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情感的语言”、“诉诸情感的表演”是音乐艺术的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以“了解歌曲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歌曲的艺术形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其手法不仅可以运用在文学语言技巧方面,还可以运用在体裁、选材立意、布局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日常生活语言注重的是语言的实用功能,而文学语言注重的是语言的审美功能。文学创作的“陌生化”手法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无穷无尽的审美张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是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楼波 《广西教育》2007,(6A):15-16
文本是“言”与“意”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应做到“言”与“意”合。所谓“言”,就是语言;“意”是指情感、思想、精神、智慧。语文教学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积淀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马清婉 《陕西教育》2008,(11):82-82
思想情感是诗词的灵魂。因此,在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思想情感,对加深理解诗词的构思、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语言和节奏韵律,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正如诗人郭小川所说:“感情是思想的翅膀”,“在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深切体会诗词含义的经验之谈。在诗歌里,思想总是伴随着情感。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该把情感的分析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帮助学生对诗词本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知识、文化,接受了作者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要重视语文文本语言的学习。钱理群教授认为“文本的核心是语言”,“要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  相似文献   

6.
文本是“言”与“意”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应做到“言”与“意”合。所谓“言”,就是语言;“意”是指情感、思想、精神、智慧。语文教学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7.
这首先是一节感受性阅读课,借助语言(诵读)与想象从各个方面感受文本。教师设计得非常精致,整个课堂让人感觉就是“诗意”。但如果只是到此为止,这仍然是一节很传统的课,它面对文本,取了一个仰望的姿态。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读书会最后的环节,即有关“对文本主人公的行为作一番理性反思”的设想。我们可以用“入而后出”四字概括周老师整节课的构思。前面的体验性阅读是一个进入文本的过程,这一设想则引导学生走出文本、俯视文本。俯仰之间,学生得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比如开头的“轻声读”,是要学生读出对风中蝴蝶的感受,让他们面对…  相似文献   

8.
高考考查文学类文本时,“语言”“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等,是常规考查点。对于“形象”“表达技巧”等知识点的考查,其考题设置、解题方法等早已有成熟的解答角度及应对策略;对“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考查与解答,在立足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也易于下笔概括。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文教学,同样的课文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我认为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扣住该文的本质去教学。文章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它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这个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不以任何人的情感意志为转移,因为文本一旦产生。它就具有相对客观性、独立性,即便有两种可能性:思想等于文本和思想大于文本。教学时如果扣不住文章的本质,就把“这”上成了“那”,其错误自不待言。请看:  相似文献   

10.
写作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过程,生活和阅读体验是土壤,观点、思想、情感是根,立意、构思、语言是树干花果。写作教学不但要注重立意、构思、表达等技法上的指导,更需关注学生观察力,情感的丰富性、敏锐性,思想的深刻性、倾向性等内功的修炼。后者是写作的源泉和动力,如果忽视这一点,而是用范文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就像龚自珍《病梅馆记》中所写的那样"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  相似文献   

11.
有些小学语文课堂中,感情朗读只是一种摆设,由于在朗读时学生并未真正走进文本,文本情感没有真正得到内化,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得到内化呢?一、外显文本语言,以可感形象促发情感内化1.心灵勾画,将文本语言外显为真实画面促发情感内化。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中“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若仅凭借音像片断的欣赏来激发情感进行感  相似文献   

12.
朱凯 《现代语文》2009,(8):43-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可以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渠道,而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13.
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可以说,它是人与文本之间的一种沟通,是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其根本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领会文本深刻内涵,在感受文本的同时,受到文本内容的感染和启迪,从而激发起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实用性”、“应用性”说到底就是“应试性”,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具体体现。这种传统的…  相似文献   

14.
散文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更要从语言形式入手,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与语言这“外”与“内”的关系,把握这一篇文本的学习价值,并获得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在过程中改进学习策略,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古至今,世界无数伟人名家在各种场合发表的演讲不计其数,或以思想启人,或以情感动人,或以语言迷人。但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样融思想、情感、语言、艺术于一身的优秀演讲词,确实不多。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是古老而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可以创设情感互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这需要教师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使音乐与我们的语文课堂深度融合。一、携情入境:转轴拨弦三两声有效的导入能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捕捉、提炼文本中的情感触发点,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文本的情境。  相似文献   

17.
吴振华 《湖北教育》2005,(11):55-56
语言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叩问”课文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8.
诗化的语文课堂,是遵循审美教育规律,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互渗为表现,达到“入境”“妙悟”与“升华”的主体情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文本所蕴含的意境,再以含蓄、感性的诗性语言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引导,使学生在体味课文的诗化语言过程中进入其意境,对隐含在文本里的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和情感等因素进行深刻的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儿童灵魂的唤醒、心灵的充实、精神的重塑及思想的升华的佳境。一、正确解读和领悟课文的语言美,让语言熠熠生辉语言是课文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教材选文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于漪先生发表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克服浮泛,精心探究》一文,提出了语文课的关键在于“扣住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与情感”,要求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层层开掘,精心推敲,闪现内在的光辉”。于先生举例《最后的常春藤叶》对贝尔曼形象的把握来说明这一观点。她提出三个问题来层层开掘,“探索到文章的真谛”、理解“他创作时构思的巧妙”: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作者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叩问”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