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俊 《快乐阅读》2011,(22):182-18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怎样使小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到爱写作文、写出能带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本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车立红 《考试周刊》2013,(73):49-4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的写作有这样的论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说明了小学生活作文写什么内容。总的来说就是写生活,写熟悉的人、事、景、物,特别强调要说真话,表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其实作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许多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是对作文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7,(8)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尽管现在的生活绚丽多彩,可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千篇一律,不符合时代特征。要把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就要让学生用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多年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供广大读者参考.一、浅化习作入门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爱上作文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感." <小学语文新课标>这段话既强调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易于动笔.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呢?我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道难题:因为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教师上课时是如何投入,直至讲得嗓子发哑,可是临到学生动笔写作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不知怎样下笔.即便是写了,也是不知所云.真正能够按照作文要求写作的,是少之又少.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当前,学生的作文训练存在编、抄、仿、背的现象,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作为教师,要启发和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丰富的情感。针对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中采取"读、说、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敢于说话、乐于练笔,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国乾 《甘肃教育》2012,(11):92-9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的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言蔽之,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心灵世界。即写"我自己"的"真"作文。下面是两位教师分别执教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习作教学过程,让我们看看谁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写自己的"真"作文。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成才之路》2014,(8):11-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作文教学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是摆在当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低段的“说话、写话”训练抓起。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种认识,我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为观察、阅读、思考、练笔——小学作文教学的四部曲。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29):43-44
<正>"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学生普遍怕作文,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这严重妨碍小学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解决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使作文成为学生一件感兴趣的事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从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感到最为害怕的事,故写作往往成为语文教学的"包袱"。那么,怎样让写作不再成为语文教学的"包袱"呢?那就需要寻找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努力改变初中语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可否认,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综观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现实却不容乐观。完全封闭式教学导致作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相当大;重课内轻课外,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定位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出新是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本文从作文立意、转换视角选材、模仿生活语言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作文出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手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改革上,应努力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学生语文习作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怕写,老师难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总是皱着眉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怕写、老师不想改的两难境地.学生怕写,是认为生活中没什么事可写,周而复始就是那几个人,那几件事;老师不愿改,是因为总是在重复着相同的故事,写不出什么新意.偏偏作文在试卷中又占着相当大的分值,于是就极力前行,竭力支撑着.笔者从教十五年有余,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使命,就是要变苦学为乐学,提倡愉快写作,让作文不再是学生的苦恼,试着从以下几点着手去做,让学生爱上作文并不是我们美好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