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后“普九”时代,辍学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隐性辍学成为新的关注点.辨析辍学与隐性辍学的区别与联系及内涵,对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教育质量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辍学与隐性辍学含义辨析——《隐性辍学论》之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辍学的衡量标准有"学年界定"、"课时界定"、"课程界定"几种,在实际操作中,"学年界定"被偷换为"学籍界定",显性辍学转化为隐性辍学.以"学籍界定"为辍学衡量标准而形成的隐性辍学,其特殊含义指的是"有辍学的前期或后期表现,毕业时未能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但仍然保有学籍的个体或群体教育状况."我国的隐性辍学群大致由"名在人不在"、"人在心不在"、"人在爱不在"、"人在力不在"四部分学生来源构成,具有量大、面广、构成复杂、常态存在的特点.辍学是一个从隐性到显性的变化过程,隐性辍学是显性辍学的过渡阶段,显性辍学是隐性辍学的可能结果.控制过程比控制结果更为重要,控制隐性辍学才是"控辍保学"的治本之途.  相似文献   

3.
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来自教育、社会、经济、文化、情感各个方面。“唯升学教育”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教育原因:“唯学历是举”的用人体制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社会原因;“一切向钱看”的价值体系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经济原因;“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期望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文化原因;“有谁在乎我”的情感指向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情感原因。不改变这些原因.就不能遏制隐性辍学的蔓延,克服教育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隐性辍学"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班级或多或少都有"隐性辍学"的学生群体。主要是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隐性辍学"现象的产生。班主任利用关爱打开学生心扉、赏识教育发现学生闪光点等方法,可以有效帮助"隐性辍学"学生回归课堂。  相似文献   

5.
"隐性辍学"近年来在农村初中生群体中愈演愈烈,其危害巨大,影响学生发展,削弱教育质量,阻碍社会进步。初中隐性辍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并且随年级递增,与性别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特殊结构家庭学生隐性辍学率高于核心家庭,主动型隐性辍学高于被迫型隐性辍学。改善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状况,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体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当前,研究生教育中"隐性辍学"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行为层面上的频繁请假、无故缺勤、长期离校和心理层面上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心理问题多样化。可以从教育进入买方市场,生源结构复杂化;信息传播微型化,个体需求多样化;培养模式刚性化,教育教学本科化;现代教育片面化,心灵关怀缺失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生"隐性辍学"现象的诱因,并从健全教育管理机制,践行微型化教育,建构学习共同体,建立学校关怀系统等方面提出弱化"隐性辍学"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国",使国家的教育得到稳步发展,但在学校里存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即"隐性辍学"。"隐性辍学"是指那些有学籍,人虽在学校,但心却游离在学校与课堂外面的学生。就高职院校产生"隐性辍学"问题指出原因,并为了更好地避免发生"隐性辍学"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兰靖  张念蒙 《考试周刊》2008,(48):162-165
免费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已成为现实,我国的义务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好学"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消除了"学杂费原因辍学"以后,"非学杂费原因辍学"凸现了出来,成为免费义务教育后的辍学主流。隐性辍学上升为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隐性辍学的普遍存在和瘟疫般的蔓延,不仅是义务教育的危机,也是整个教育的危机。只有坚决遏制和逐步消除隐性辍学,我们才能完成教育发展新阶段赋予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才能真正实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好学"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
"隐性辍学"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隐性辍学"现象的产生主要有学生自身、教师教育、学校管理和家庭影响四方面的原因.综合运用目标激励、奖罚激励、竞争激励、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等教育策略,可以合理有效地帮助"隐性辍学"学生"完整"回归课堂.  相似文献   

10.
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隐性辍学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一个核心明确、外缘模糊、具有张力、变动不居的球形群体.这个群体的核心部分十分明确.是由"差等生"构成:外缘部分相对模糊.是由"中等生"构成.这个群体的存在基础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兴趣和对学校生活缺乏热情.因而形成隐性辍学的内部张力.这种张力不仅使"差等生"的隐性辍学程度越来越深.使"中等生"逐步滑进隐性辍学的泥沼.而且使"优等生"成为这个群体的潜在构成部分.这个群体的构成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内部张力和外部因素的强弱变化.都会影响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变化.因此,缩减核心、减少张力、增强外因成为克服和防止隐性辍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3R4,绘制中国知网数据库近20年文献的共被引网络图谱,结果显示近20年国内辍学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波浪式发展趋势,辍学研究论文产出机构相对分散,而产出论文相对集中在少数机构,学科分布以教育学为基础;辍学研究作者分布表明我国辍学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学术规模及学院传承的研究体系;根据辍学研究的关键词在时间脉络中的演进图谱,自1998年开始辍学研究前沿热点的演进轨迹经历了萌芽、发展与深化三个阶段;国内辍学研究的热点主题聚焦于有关农村辍学的研究、远程教育辍学、普九与辍学研究、国外辍学的研究、关于隐性辍学和自愿性辍学的研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隐性辍学是相对于显性辍学而言.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现存的学生虽保留学籍正常缴费。正常参加考试。但整日游离于教室和课堂之外,静待毕业的一种非常态教育。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沉重的现实,一种逼近的危机。关乎一群活生生的迷茫而又无奈的孩子,是对家长、学校、社会良心和责任的拷问。  相似文献   

13.
山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山区农村初中办学规模小,学额不稳定,辍学率居高不下,已成为“普九”的瓶颈。深入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情况和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加快普九的步伐,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据此,1998年年底,百色地区教育局抽调八位同志组成调查组,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个县各一个乡(镇)的95、96、97级三届初中生的辍学情况进行调查。  一、调查做法和辍学情况  这次调查的具体做法是:  (1)听取汇报。调查组先后听取了被调查乡(镇)所在地的县教育局以及该乡镇初级中学关于初中生辍学…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我国宣布基本实现“普九”以后,由于受教育内部、外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出现反弹,成为不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其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于,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滞缓了普及高中教育的进程。为摸清辍学的真实情况及造成辍学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农村女童辍学问题是农村教育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其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因此 ,我们应通过对东北地区农村女童辍学状况调查与分析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防止农村女童辍学的发生 ,巩固“普九”成果 ,促进农村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表现主要有: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差;学习上升空间小,学习动力不足;亲子交流缺乏,师生关系一般;听讲认真度偏低,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习目标短浅,有辍学想法出现。从学习动机视角分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缺乏、学习归因失当、满足需要缺失、学习期待消极。因此,改善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对策在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注意学生的归因方式、多以正面方式提供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  相似文献   

17.
兰靖  张念蒙 《考试周刊》2009,(2):155-158
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从教育角度分析,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的异化;从法律角度分析,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违法行为;从文化角度分析,是全民素质的倒退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是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危机;从政治角度分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患。本文借用部分案例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剖析,以警醒世人。  相似文献   

18.
巩固、发展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普九”后的依法控制辍学工作 ,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 ,分析原因 ,落实措施 ,注重实效 ,发挥政府的执法主体作用 ,合理有效控制辍学 ,从而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了一个个教育难题的困扰。对于现存的农村教育难题,课程改革不可能采用"绕过去"的策略,而只能以此为土壤。1.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在农村学校,辍学问题长期存在。"普九"以前,显性辍学率高,隐性辍学率低;"普九"以后,显性辍学率低,隐性辍学率高。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其一,教育的功利性特别是精英意识太强,忽视了基础教育的"基  相似文献   

20.
今年 8月,我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进行了近半个月的调查,实地考察了嘉禾县、宜章县、资兴市、北湖区、苏仙区的 18所中小学,分别同 120位县、乡、村党政干部和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座谈。通过实地调查,我深深感到,正确研究和解决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已成为当前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   一、经济因素不是导致学生辍学的首要原因   1998年底,我市 11个县 (市、区 )全部提前两年实现“两基”,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普九”验收之后,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