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称代词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英人称代词具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独特的特点。本文以"你"和"you"为例,对现代汉语和英语的第二人称代词进行比较,对比二者的异同,在对比中明确汉英第二人称代词各自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汉英第二人称代词具有模糊性,除了确指话语中的听话人以外,还可以用于指代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或用于泛指任何人等非常规指称。国内对汉英第二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差异对比分析上。本文从英汉对比角度,分析了汉英第二人称代词非常规指称用法的共性,得出第二人称代词的不定指功能都是由常规指称功能通过构建虚拟交际语境衍生而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越南留学生的语用偏误入手,对汉越人称代词进行对比,越南语的人称代词在汉语中虽有对应项目,但在感情色彩义和语用功能的分布上有差异,越南语因第二人称代词缺乏如汉语"您"、"你"、"你们"这样的礼貌式而不得不借用亲属称谓词、职务名词等用于交际场合,第二人称代词空项给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和越南语的称谓语系统中,人称代词是差异最大的称谓形式。汉越人称代词一般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人称代词有"你"、"我"、"他"、"她"及其复数形式。越南语人称代词有专用类和借用类,光专用人称代词就有十多个,其复数形式很复杂。在使用方面,汉越人称代词都受权势关系、礼貌原则的限制,但是受限制的程度不同。论文主要基于汉越人称代词形式和语用的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并提出汉越人称代词互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称代词+的"不仅用来解释外语物主代词的词典意义,在汉语中也是表示领属的稳定形态.通过英语物主代词的英汉交叉分析及对"人称代词+的"的语内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应该划分物主代词.其中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具有三种变异: "人称代词+的" "人称代词+0的"和"0人称代词+0的".这一分析符合汉语语法的内部规律、代词的特征,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英双向翻译.  相似文献   

6.
人称代词是表示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词,多用来代替人的名称,是体词性代词。分为表示自称的第一人称代词,表示对称的第二人称代词和表示他称的第三人称代词。运用人称代词,可避免某些表示人物姓名的词语重复出现,使行又更为简炼。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除了可使表达更为凝炼的功能外,还可以表达鲜明的感情色彩。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有“尔”、“汝(女)”、“若”、“乃”、“而”,这些词或褒扬赞美,或贬抑轻慢,体现了人物不同的褒贬爱憎。本文将就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渊源发展,谈谈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一、无明确感…  相似文献   

7.
《楚辞章句》和《孟子章句》都是具有相当口语性的著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东汉时期的语言。代词是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词类,我们以这两部著作为语料,试图了解人称代词在东汉的发展状况。我们发现,至少从东汉开始,人称代词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趋同与集中趋势;第一人称代词集中于"我",第二人称代词集中于"汝"。  相似文献   

8.
采用语料驱动的研究方法,对自建的英汉博物馆馆长致辞语料库的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由人称代词体现的不同文化的语篇中作者与读者互动关系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指称作者还是指称读者,中文语料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均明显低于英文语料。中文语篇倾向使用参与性低的非第二人称泛指指称读者,突出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但缺乏与潜在观众的互动交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改进中文博物馆馆长致辞语篇互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63):22-23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似,但两国语言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两国语言中,人称代词都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类,但是在使用时,两者人称代词体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有区别的。特别在韩语中,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可以体现出说话者、听者和第三者之间的亲属关系﹑辈分﹑尊卑及不同的社会地位等。所以,中国学习者在学习韩语时要特别注意人称代词的使用。本文通过对两国人称代词的分析对比,希望可以作为参考对两国语言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9)
在语法领域,"你、你们"属人称代词,第二人称。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尤其是Ⅱ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题,有关"你、你们"的题目,单凭语法知识已无法解答,这就需要我们从别的角度审视这两个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人称代词繁复,《孟子》体现了这一特点。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来说明《孟子》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内部诸代词间的关系,同时也对两类代词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单、复数在有"数"范畴的语言中是一种语法范畴。在无"数"的语言中至多是一种语义范畴。然而,复数单用或单数复用可能会收到特殊的语用效果,如:复数单用具有谦敬功能;单数复用具有贬抑功能。而这些语用功能中,最常见的是复数单用的谦敬功能。从此角度可以解释诸如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向第二人称敬称代词的语法化、能指与所指非对应式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现象、阜宁话中的"侬家"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等很多语言现象,也可以预测语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称代词是语法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与普通话相比较.大城县方言的第二人称代词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第一、第三人称代词是极富有地域性特色的。这些人称代词除具有一般的指代作用外.还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但选择用哪一个人称代词来说话.完全取决于说话者想向听话者传达的感情.本身有很强的语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本来第一人称代词(如:"我,我们,咱们")指的是说话的人,第二人称代词(如"你,您,你们")指的是听话的人,第三人称代词(如"他,她,它,他们")指的是其他的人或事物,而在人们的实际交际和行文遣词中,有时人称代词出现异化,就像为我们所熟知的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活用一样,现代汉语中也有人称代词的活用,即异化现象,且有特别的表情达意的效用。下面按人称分类略作例说。  相似文献   

15.
回答     
《中学俄语》2012,(5):121-122
问: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一般不与人称代词连用,但为什么有时会存在两者连用的情况?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与人称代词连用的情况有哪些?表意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湖南读者)  相似文献   

16.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称指示语以人称代词为主要表现形式,标记语言活动中的参与主体和话语本身的关系。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第二人称指示语用法的异同及其产生的语用效果,对语言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常指代“谁”(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的代词是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In)与汉语不同的是,在英语中人称代词有主格与宾格之分。 主格即做句子主语的形式。人称代词主格形式常常位于陈述句之首,请看表格: 1.人称代词(主格)又称一遨单数复数第一人称I飞、e第二人称youyou第三人称he,she,itthey宾格即做宾语的形式。人称代词宾格形式常常位于动词与介词之后,请看表格: 人称代词(宾格)又称~一竺单数复数第一人称』11eUS第二人称youyou第三人称him,her,itthem 指代属于“谁的”的代词是物主代词(Possessiv。Pronoun),即“我的,你的,他…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人称代词是言语活动中的重要语言成分,英语和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各自都由三种人称构成,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现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者、听话者以及除了该两者之外的第三者构成了言语活动的三角体系。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有从  相似文献   

19.
人称代词是代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中较为特殊的词类,其特点在于:人称代词没有实体意义,在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指称对象,它的具体指称总是寄寓在言语行为进行的具体语境中或连贯性话语之中,它在言语中的作用是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主要行使指示功能,而第三人称则主要行使内照应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你"、"我"、"他"作为人称代词在日常生活口语中,随着说话人和听话人角色的互换,使用的频率基本相同。然而作为叙述人称时,情况却大有不同,从叙述者角度出发的传统理论根据叙述者与故事的空间位置将小说区分为第一、二、三人称叙述。以第一、三人称叙述的文学作品最为丰富,而以第二人称叙述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少,本文将以普拉斯的《爹爹》为例,举例说明第二人称叙述特有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