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莉“人生三部曲”从两性关系出发,讲述关于女性的爱情命运及男性对爱情的心理变化及选择.三部曲中两性关系的摩擦与世俗生活下的爱情态度,投射出池莉在其所处时代与地域之中,另类的爱情观与妥协的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2.
池莉站在一种超越的立场,以女性"客观、冷静"的视角,由"不谈爱情"到"拆穿爱情",再到"追求爱情与婚姻的和谐",体现了女性对现实世界清醒的认识和对两性关系走向和谐的真诚期待。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对池莉的"人生三部曲"(即《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进行研究,从而分析解读其女性视角以及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通过对"人生三部曲"的解析,进而对池莉的小说有更为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不谈爱情》是池莉"人生三部曲"系列中其中一篇,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作品中扫去爱情理想的光芒,以日常化和世俗化的手法阐述自己对不可捉摸的爱情内涵,表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潘红桃 《文教资料》2010,(28):10-12
女作家池莉的女性观是循着缺乏诗意和爱情神话的婚姻场景中女性形象的成长.以及两性关系的变更得以体现的.并通过对两性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温和的审视,使女性观念逐渐明晰起来的。池莉通过其小说不停地变幻其女性意识的内涵与特质,显现出其探索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的文学论坛上,池莉的名字是与"新写实小说"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状况的形成和她的<烦恼人生>的多次获奖,与<太阳出世><不谈爱情>被人并称为人生三部曲而得到公众瞩目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 ,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 :两者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 :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丝绸般的 ;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的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8.
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两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绸般的;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一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在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有的学者认为,池莉的创作在于解构,而我认为她的作品更多的在于一种建构。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古典爱情的爱情模式。这种爱情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爱情经历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爱情的意味,了悟爱情的真谛。从而达到其重新建构爱情的目的。这种建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显然是与现代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解构过去的爱情婚恋观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池莉的作品看似毫无哲学可谈,却是浸润在哲理之中的,因为哲学来源于生活。本文从她的作品内容着笔,以爱情与婚姻为切入点,运用儒家的"仁学"、"中和"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与矛盾等理论,阐述新时期的爱情与婚姻将转向颇有复古味道的"中国式"现实爱情婚姻模式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池莉的“烦恼三部曲”以最普通的人在最普通的生活里发生的最普通的事为题材 ,向我们展示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揭示了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中的爱情 ,反映了真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 ,同时又让我们在烦恼中看到了希望。“三部曲”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还原和再现 ,又是对现实生活的创造和升华。它再现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现实 ,挖掘出了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池莉的成名作“烦恼三部曲”中,以印加厚为代表的男主人公在窘困的物质条件的压迫下,在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熏染下,消解了诗意的爱情神话,形成了“不谈爱情,只谈好好过日子”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3.
池莉是一位对中国当代城市普通市民生活的世俗情怀有着深刻感悟的新写实小说家。她热衷于讲述平民百姓的故事,关注他们平凡琐碎的人生欲望,因此,很多人从写实角度去解读池莉的"人生三部曲"。而当我们细心品味这三部作品时会感到,作品在透过日常生活琐碎的同时出现了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婚恋作为一项重要的个人生活事件与社会文化现象,建构着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维持着社会的文化秩序.被喻为"镜子作家"的池莉遵循"忠实于生活本真,贴近平民生活"的创作原则,通过二十多年来的创作历程,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期以来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图景及婚恋观念的变迁.时代在发展,池莉的婚恋观也在于时代的交织中发展、碰撞,呈现出忧伤的诗意化、爱情的世俗化、取舍的理性化等不同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5.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特视角,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对世俗生活进行着"零度叙述"。虽然她一直宣称"不谈爱情",但她仍然相信爱情的存在,只不过她认为只有物质和精神达到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爱情,否则爱情则将永不圆满,而后融于平常的生活当中,从而揭示爱情的真谛——平平淡淡。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文学与大众疏离的年代里,池莉是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知识分子启蒙立场而“平民化”的一位作家,她用自己敏感的心追逐着生活,警惕地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尽管池莉一再宣称,不谈爱情,可她的小说仍与爱情有关,她在解构中传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她的《不谈爱情》、《绿水长流》、《来来往往》等小说里,池莉一一化解了罩在爱情字眼上浓烈的虚幻色彩。使爱情走出浪漫,走出诗的氛围,回归到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池莉曾在一篇随笔中写到:“我的小说将以拆穿虚幻的爱情为主题之一。”说明她对爱情的探求过程实际成为了她解构爱情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高乃毅 《考试周刊》2013,(41):13-14
本文以池莉小说中的婚恋世界为视角,探讨池莉所描写的爱情婚姻的艺术多样性。在池莉笔下,爱情、婚姻成了"失落的伊甸园",她要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婚姻世界。小说中有关婚姻、爱情的平民意识,即是对有缺陷、很现实也很温馨的世俗婚姻的认同。池莉对各色理想爱情进行消解,并从认同和逃离两方面重构了不同形态的世俗婚姻,形成了新时期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从理想走向现实的物质至上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8.
池莉小说所呈现的有关"不谈爱情"一直是打动读者的一大亮点,她笔下的人物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总是说出或者表现出"不谈爱情"的意向,仿佛爱情总是与心、婚姻相游离的。但小说中看似"游离"下却包含了浓郁的脉脉温情,且持久不散。为此,从池莉的几部小说出发,就几位主要男女主角在爱情的抉择上面的表现,来分析其"不谈爱情"背后的满是爱情存在,以期让大众明白爱情始终存在于普通生活的每分每刻。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世俗文化的兴起,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随之变得愈来愈实际。与之相应,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也逐渐从对理论的追寻走向了对现实的确认。女性文学的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爱情婚姻观,人生价值观,男女两性关系,张洁与池莉是这一转变的两个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20.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她创作的"人生三部曲"系列小说(即《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中,以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冷峻的叙述角度,展现了更贴近生活的"原生态"的婚姻生活,构筑了一个真实的婚恋世界。与此同时,她让笔下的都市平凡男女在婚姻中成长起来,在"烦恼人生"中寻求解脱。由此启发读者思考生存的困境、体验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