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歌》吴语词汇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歌>是明末文人冯梦龙编定的苏州一带的民歌小调集.这部几乎失传的<山歌>从内容上来说,绝大多数是不可取的,但它在语言上却客观地保留了明末苏州一带的许多吴语词汇.本文主要对一些前辈学者没有注释的吴语词汇进行注释,并对一些有待商榷的已释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增加了<山歌>的可读性,对现在我们进行的对吴语的历史研究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语是中国第二大汉语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浙江省是吴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吴语内部分支众多,因作者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故本文主要探讨舟山方言的一些特点.因有关舟山方言的语音、词汇的研究较多,故本文不再赘述,主要分类浅谈舟山方言的一些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3.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海宁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海宁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7个,韵母有36个,声调有7个.对海宁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海宁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4.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湖州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33个,韵母有37个,声调有8类.对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湖州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5.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桐乡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桐乡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7个,韵母有38个,声调有8个.对桐乡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桐乡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面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6.
江苏海门市位于长江口北岸,海门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关于吴语的V快哉对应于通语的快V了,赵元任先生在其1928年出版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中便有提及①,后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是吴语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用吴语创作的白话小说、戏曲、民歌以及研究吴语的专著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明清吴语的宝贵资料。苏州话和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考察这两种方言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明清吴语的研究概貌。涉及明清苏沪方言的成果比较丰硕,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共时平面和历史演变研究都有所涉猎。不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方言材料使用过狭,方言文字较少有人涉及等。  相似文献   

8.
吴文化:"水-鱼文化" 吴地江河湖泊交织,吴文化与水关系密切,有人称吴文化为水文化.这有一定道理.但从深层心理分析,吴文化则是"水一鱼文化"."吴"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实为鱼状.吴王梦寿以前吴作"( 魚)",即"虞"."苏"字金文也写作活灵活现的鱼形.可见,吴即( 魚)即鱼也通苏,究其源,象鱼从鱼."鱼"字读音在吴语中为"ng",是吴语的"吴"音.  相似文献   

9.
平湖方言属吴语太湖片,是浙北吴语中的重要一支。平湖话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一样,可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类型,但结构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疑问句句式为框架,对平湖方言疑问句进行初步描写,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边缘,属浙江省嘉兴市管辖.北部与上海市金山、青浦、江苏省吴江等市县相连,南部与平湖市、嘉兴市相接.嘉善方言是现代吴语的一种次方言,属浙北吴语区,与苏沪吴语较为接近.嘉善县境内各乡镇之间,语音基本一致,但也有若干为本地人听得出来的零星差异;此外,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语音差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用嘉善方言写作的书报和描写、研究嘉善方言的专著,所以,它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待开发的方言.嘉善县的县城所在地是魏塘镇,魏塘镇城中地区的发音是嘉善方言的标准音.本文所记是魏塘镇城中的语音.  相似文献   

11.
福鼎方言是闽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方言,由于其地处闽浙交界地带,长期以来与闽语、吴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变体.福鼎方言表示程度的方式有前置式、后置式和特殊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闽南语及吴语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语·吴语》对于吴国史事的记载不如《左传》丰富,也有较多的歧义,与《越语》所载亦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在黄池之会主盟者、夫椒之战发动者、越王勾践战败后如何遣使求和等问题上,这些歧义和不同体现得更加突出.近年问世的与吴国史有关的出土文献印证了《吴语》所载近乎历史的本真.《吴语》虽非典型的“语”体文,但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从音节结构和音韵系统方面来讨论无锡市区老派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白异读字在无锡方言常用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这些字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无锡方言在语音上的特点和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体现出普通话对无锡方言的影响.因此,对无锡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汉语的演变过程,更有助于普通话在吴语区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德清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德清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8个,其中浊声母13个,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韵母有32个,没有撮口呼,复合元音多为后响复合元音,没有浙北吴语其它各县所有的韵母[ο];声调有8类,不计声调的基本音节392个。对德情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并与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作对比研究,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5.
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作,它最早由清华学校研究院印行出版。1956年,科学出版社重印。这部巨的问世在汉语方言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赵元任先生也因此蜚声海内外,成为公认的现代吴语研究的莫基人,堪称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16.
诸暨市为绍兴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浙江东部偏北,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东会稽山西麓、钱塘江流域中段.诸暨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见<中国语言地图集·吴语图>),诸暨市现辖27个乡镇街道.原城关镇暨阳街道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方言可以作为诸暨方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方言学界一般认为古吴语北至淮河流域。这个观点可以得到传世文献材料和现代方言材料两个方面证据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汉语方言的吴语在西晋才真正独立,严格说来,其北界应为长江,而不是淮河。从我们对各家观点的梳理来看,古吴语北界为淮河可能更准确。  相似文献   

18.
《九尾龟》是从1906年到1910年之间连续发表的、由张春帆(?—1935)著述的最晚的著作之一,在出版的时候,也是那些部分地用吴语方言撰写的晚清小说中最流行的一部。 在1890年左右中国出现的这些小说,通常被称为“吴语小说”。吴语方言的使用是同小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方言关系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吴语和闽语的关系成为焦点问题之一,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探析吴语和闽语的历史渊源、吴闽方言在语音上的联系、吴闽方言在词汇上的联系、吴语和闽语的地域接触、吴语和闽语的民族语底层,来揭示吴语和闽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中后期,吴地通俗文坛佳作迭出,在中国古代文学体系中别树一帜,独领风骚.本文以明传奇为例,从吴地地域特色、吴语成分和吴地妇女这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下吴地文化在明传奇中的观照及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