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浒》究竟是一部歌颂农民革命的教科书,还是一部反对农民革命、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只有真正弄清这个问题,才可能对作品中每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评论。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既然是构成与展示作品主题思想的主要手段,当然也是作家的社会理想和阶级倾向的重要标志。《水浒》适应封建地主阶级分化、瓦解农民革命战争的需要,通过刻画和歌颂主人公宋江为首的一系列投降派的形  相似文献   

2.
宗璞的《东藏记》塑造了孟樾、吕碧初、卫葑等人物形象,写出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的"亡国之痛、流离之苦、漂泊之难、生存之艰"及人格本相,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和不可战胜,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景仰、对物质主义或商贾主义的批判;语言清丽典雅,风格含蓄蕴藉、藏而不露,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行文手法多样灵活;但也存在着情节缺乏必要的戏剧性,不"很抓人"等缺憾。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作家曹禺的笔下出现了很多成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古典戏曲的影响很大,继承了古典戏曲剧情安排、人物设置等传统,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相似文献   

4.
人物美是作家的共同追求。《红楼梦》之成为不朽的文学名著,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曹雪芹借助映衬、对比等艺术手法,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对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的本质进行了无情批判,对以“人欲”为核心的民主思想做了大胆肯定,实现了文本人物交相辉映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创造了人。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其中,他或用西施、比干等人物的传说烘托、映衬人物外貌特征,达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或用饱含传统文化因子的古代典型文人如屈原、陶渊明等的品格、个性来丰富林黛玉的内在性格,使林黛玉的形象内涵丰厚,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性格化人物,常被用来形容某些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如伯乐、包公、林黛玉、猪八戒等常在文学作品和人民群众的口语中被引用来褒贬作品中的人物或讲话的对象,使人物形象更为活泼生动,从而达到较好的修辞效果。这些人物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长期流传,几乎家喻户晓,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古典小说往往比较重视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比较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刻画,而较少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鲁迅先生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了继续使用传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也更多地去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揭示人物当前的一种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8.
×××同学问:《花市》这篇小说塑造了老农民、小姑娘和年轻干部三个人物形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花市》这篇小说围绕买花、卖花这个中心事件,塑造了老农民、小姑娘和年轻干部三个人物形象。这三个人物,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老农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他生活的乡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苦地方。现在,他下决心拿出12块钱买一  相似文献   

9.
人物技法是小说人物塑造规律的整体归纳,《金瓶梅》评点者侧重文本细读,寻绎作者塑造人物的技法。他们就人物形象的传神效应、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和人物关系设置等命题的探究,发掘小说人物塑造相对自足的演变规律,凸显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艺术辩证法色彩。  相似文献   

10.
人物诗是中国古诗词中一束绚丽的花朵,其重要特点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思想、刻画现实生活。这些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形态各异,翻译人物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再现其中的人物形象,将这些别具风味的形象介绍给译文读者,促进古代诗词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多层面的结构存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和阐释,能够获得不同的评价,形成文本的不同意义。《黄河大合唱》经典地位的建构过程,实际上是来自政治、学界和海外的不同力量从《黄河大合唱》文本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和阐释,获得契合自己最高标准的层面意义,使其合法化并获得中心地位的过程。论文将对建构《黄河大合唱》经典地位的多种阐释力量进行考察,研究其经典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李仪祉在中国现代水利史特别是陕西现代水利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年以来,对李仪祉的水利建设成果、水利设施技术研究已经成果颇丰,然而对于其现代航运思想的探析,却鲜有人问津。鉴于此种状况,文章从黄河通航、渭河通航、汉江航运的沟通作用及多种交通协调发展4个方面对李仪祉的现代航运思想做述评,望引起学界重视,以此促进对李仪祉思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群玉诗多抒写其怀才不遇的悲愤 ,其写景诸作 ,展示秀丽多姿的江南风光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善于从日常举目可见的景物中 ,捕捉富于诗意的素材 ,借助想象和移情 ,塑造出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语言自然清纯而又精练含蓄 ,风格幽秀清远 ;是最早而有成就的湘籍诗人 ,在古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文化视角切入,首先从地域自然和地域习俗两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中原风俗民情,描绘了中原地区农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其次论述了作品的文化寻根价值取向,文化寻根视角的选择使作品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更接近于历史和生活本身;最后通过对中原农民形象的分析与把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即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的良好品格和爱家恋乡的家族观念。  相似文献   

15.
李塨是清初著名实学思想家,他对当时的水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他的水利思想主要包括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恢复海运。  相似文献   

16.
乌江流域是阳明文化在贵州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乌江中下游地区的阳明文化以李渭心学为核心内容,其传播具有突出的特点:一是传播范围广、影响面较大;二是传播内容新颖、特色鲜明;三是传播方式灵活、区域文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对海南岛太阳河流域南桥地区黎族丧葬习俗进行实地考查的基础上,全景式记录了南桥黎人丧葬的程序、禁忌、规约、祭祀方式、宗教礼仪等,并对其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论述。全文分上、下编,此为上编。  相似文献   

18.
在对桂林漓江旅游市场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国内旅游者的区域分布、层次结构、出游选择、旅游目的、旅游偏好、服务设施的需求以及对目的地的感知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分析的结果对漓江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在产品设计、游线拓展、旅游促销、旅游设施的提供和旅游者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朝鲜的化传承自中华化,在近两千年的传播和吸纳过程中,在朝鲜,早期的儒学逐渐衰败.朱熹理学渐居主导。在理学主导地位确立的过程中,朝鲜的大儒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李商隐所做的诗文和文献记载,利用地方史志,结合民间调查及考古资料,证实李商隐祖茔故里与墓地都在沁阳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