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不久前有人对北京市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课后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2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仅占5.59%。自上学期以来,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我校5个专业的近5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课后能向老师质疑的占40%,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讲的错误的不足5%。也许人们要问,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把教学内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人曾对北京市10所中学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后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215%,而课堂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是我们的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其实不然,青少年思维活跃,他们脑子中的疑问很多。问题在于在...  相似文献   

3.
何美红 《陕西教育》2006,(11):38-38
据报道,某教育部门在对辖区内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的学习问卷调查中发现:敢于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  相似文献   

4.
张维红 《考试周刊》2008,(51):111-111
本人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已有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敢于课堂和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在自己所带的班级里占的比例极少,在我区各中学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尤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善于培养学生质疑和鼓励学生质疑,才能让学生敢想、敢问、好问、善问。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课题开始质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教授新课后要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在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的学习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教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课堂向教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教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一位外籍教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  相似文献   

7.
提倡质疑     
“你敢指出老师的错误吗?”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据统计,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占68%,但仅有5%的人敢当面指出。为什么同学们不敢指出老师的错误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些同学不善于质疑,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现成知识,因而感到无问题和无疑问;二是有些同学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质疑,总害怕问错了会引起同学的讥笑,对质疑有后顾之忧;三是有的同学不懂得质疑方法与技巧,向老师质疑时直来直去,一些要面子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特别是有些老师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就不喜欢那些“打破砂锅问…  相似文献   

8.
这是三年前衡阳县教研室的一项调查。被调查的近千名学生中,敢于当堂向老师提问的占31.5%,敢于课后向老师提问的只占23.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仅占5.1%。当这项调查结果摆在衡阳县教育局局长曾顺美案头的时候,全县文科高考第一名、在某重点大学读书三月有余的女儿的来信也摆在了案头。女儿在信中说:爸爸,在“几张试卷定乾坤”的束缚下,我们的中学不开甚至砍掉了音、体、美、劳、科技等课程,学生终日苦对考试书,一心只读考试书,老师讲的是金玉之言,一切照办,没讲的,就不去想,不去做,也不敢做。长此以往,我…  相似文献   

9.
章金昌 《科学教育》2005,11(1):28-2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想方设法在课前、课中、课后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让学生养成不仅学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质疑,把质疑当作一项基本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苏娟 《文教资料》2011,(15):45-46
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到处充满所谓的质疑。随时听到学生探究后的解答,可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有琐碎、重复、边缘化等现象,探究价值不大,对此老师很无奈,自学质疑环节仍然由老师的问题在引领课堂,学生的自学质疑仍然是形式上的一个环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作者以为课堂上应从以下三点入手:创设民主氛围.有利于质疑创新;教给质疑方法,提升质疑质量;通过多途径释疑.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仅靠老师的“一言堂”式的教导是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培养质疑能力,只有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领悟知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程永雪 《成才之路》2014,(29):104-104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营造质疑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设计充满情趣的导语,创设质疑情景。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在预习中、课堂上及课后大胆质疑。引导质疑的方法,提示质疑范围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邵统亮 《云南教育》2007,(10Z):19-21
调查一:一家教研部门在对一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反映每个学科老师上课都出现过错误,甚至经常出现错误。当出现错误后老师一般的处理方法是:3砀选择“坚持”;21%选择在课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纠正错误;另有部分老师选择暂时搁置,在课后解决与学生的分歧。当问及面对老师出现错误你会怎么办时,16%的学生选择课上向老师提出;  相似文献   

14.
每位教师都会碰到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的不同形式的质疑.本文分析了学生质疑的原因及特点,指出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把学生质疑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万晓全 《考试周刊》2013,(92):26-26
所谓质疑式课堂是指学生对老师的讲课进行认真思考,提出质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老师,敢于提问,挖掘学生好奇、质疑的潜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民主氛围是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的土壤;没有这块土壤,学生质疑能力的形成只能是一句空话。民主氛围应该包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可以向老师质疑问难等。营造这种氛围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李春来 《物理教师》2005,26(6):20-20,23
对质能方程的理解和应用是“原子物理”一章的重点,从表面上看学生很容易掌握,然而通过对作业的分析发现并非如此.下面是一道课后作业题,发现全班44名学生中有34名在解答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只有22.73%的学生完全正确,而学生对于所出现的错误却浑然不知,当然也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笔者列出几种典型的错误解法或表达式,并对错误原因加以分析、指出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今年课堂上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生态”风,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学生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如今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了。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忽视,有意或无意地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质疑”便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质疑”能力需要培养,这已成共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但就目前而言,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仍极少有教师敢于让学生质疑.原因是很不好驾驭,弄不好会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失去了目标,打乱了教学节奏。有些老师虽比较胆大,但面对学生的质疑不敢深入,甚至不置可否,终了只做了课堂的点缀。将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后,如何进行引领,使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目标服务?如何点拨学生学会以疑促思?这应是我们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引导学生课前自学生疑,课上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地探究、合作、交流,课后带着问题继续深入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精神,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