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保护工程后浮游生物的生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调查了西溪湿地(Ⅰ~Ⅳ站)浮游植物和轮虫群落的属(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将水质理化参数与生物群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4个采样站共发现8门56个属藻类,年平均密度为1.110×108cell/L,优势属为小球藻属(Chlorella)和隐藻属(Cryptomonas).记录轮虫30种,平均生物量1.202 mg/L,优势属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和晶囊轮虫(As-planchna).湿地藻类密度对数与水体中的CODMn指数和电导率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湿地疏通工程后间隔一年,春季水质的CODMn指数和电导率显著下降,水体中藻类密度和轮虫生物量显著减少.并且影响藻类多样性指数的水体电导率因子不复存在,影响轮虫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也由水体电导率取代了高锰酸盐指数.藻类密度较低的Ⅱ站和Ⅲ站,能保持浮游生物内部群落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对合肥市13个景观水体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景观水体中浮游动物共52属119种,其中原生动物18属53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5%;轮虫23属48种,占40%;枝角类8属14种,占12%;桡足类3属4种,占3%.整体而言,小型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和轮虫是各景观水体浮游动物种类数的主体,大部分优势种为耐污性种类.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范围在1124~107524 ind· L-1,原生动物密度占浮游动物总密度的78.7%,是合肥市景观水体浮游动物密度的主体;生物量的变化范围在0.73~43.96 mg·L-1,轮虫生物量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64.4%,是合肥市景观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体.本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各景观水体均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3.
2017年4月对淮北采煤塌陷区3个小型湖泊(临涣湖、东湖和刘桥湖)轮虫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鉴定到轮虫13属21种,其中东湖11属16种,临涣湖8属14种,刘桥湖5属6种.3个湖泊轮虫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P0.001),临涣湖轮虫密度最高(1 630 ind./L),东湖轮虫密度(1 100 ind./L)次之,刘桥湖轮虫密度(430 ind./L)最低.东湖主要优势种为广布多肢轮虫和长肢多肢轮虫,临涣湖为螺形龟甲轮虫,刘桥湖为迈氏三肢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临涣湖、东湖和刘桥湖轮虫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3、1.69和1.27,Margalef指数在3个湖泊间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透明度和p H值对淮北采煤塌陷区小型湖泊轮虫的群落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北运河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于2016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北运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香农威纳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三个季节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物种95、78和57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72×107 cell/L、1.22×107 cell/L和0.52×107cell/L;香农威纳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69、2.83和2.50;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60、0.67和0.65.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春季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是高锰酸钾指数和总氮,夏季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氨氮和总氮,秋季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氨氮和总氮.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北运河水体整体质量一般.  相似文献   

5.
在温度为20士1℃、自然光照(光照强度约为301x,L : D=14 : 10)条件下,分别以浓度为0.25ind/ml、0.5ind/ml、1.0ind/ml、2.0ind/ml枝角类(Cladocemans)为食物及在1.0ind/ml食物浓度下,应用单个体培养法及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及低浓度镉离子(0mg/l(对照组)、0.01mg/l、0.05mg/1)对水螅种群动态的影响.实验表明,食物浓度对水螅种群增长有一定影响,在较高食物浓度下水螅的种群增长率、净增长率普遍提高,而镉子浓度对水螅种群增长有显著影响.在较高离子浓度下,水螅种群增长率、净增长率较大,而世代时间相对缩短.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1996年10月对遵义共青湖浮游植物初步调查的结果,共查明浮游植物96种,分隶6门、8纲、12目、20科、38属。浮游藻类生物量为入口处9402万个/升,优势种类为绿藻门,占总量的76.9%;湖心处10786万个/升,优势种类为绿藻门,占总量的81.4%;桥下处11169万个/升,优势种类为绿藻门,占总量的60.7%。根据污水生物指示法、藻类综合指数及生物多样性指示综合评价,共青湖的水质属富营养、重污染型。  相似文献   

7.
用TiO2光催化氧化将巢湖水体中各种化合物含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后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同时研究了各种光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氮的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00-0.35mg/L,检出限为2.55×10-3mg/L.  相似文献   

8.
以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为基础的生态健康评价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当前利用P-IBI进行的水库生态健康评价主要是简单地建立评价系统表征水体生态健康程度,聚焦于P-IBI评价体系反映富营养化程度的能力少见报道.以漳泽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开展了3次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调查,在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对漳泽水库开展了生态健康评价,分析与富营养化程度、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57属135种,7月以绿藻门、蓝藻门为优势门类,而10、11月以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占主要优势.水库的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轻度富营养化占比63.3%,中度、重度富营养化的比例分别为26.7%、10%,且沿着采样点方向,富营养化逐渐加重.水库所有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完整性评价中,库尾部分采样点评价结果较差,坝前生态健康程度较好.6.67%的采样点评价结果为健康,73.33%的采样点评价结果为中等,13.33%的采样点评价结果为一般,评价为差与极差的采样点均为3.33%.P-IBI分值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富营养化指数显著负相关,浮游植物完整性越差,富营养化越严重,P-IBI指标可作为反映水环境营养状态的标准.构建的P-IBI体系可反映漳泽水库的水生态状况,可为漳泽水库水生态的管理及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底栖动物在红树林区的分布不仅限于林下,通常许多软体动物还能附着或固着于红树植物的茎、叶等地上部分.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共四个季度对同安湾两片人工种植红树林进行了树上底栖动物的定量调查,共获得底栖动物8种,分别隶属于软体动物门2纲6科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均属暖水性种类.凤林树上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10.74 ind·m-2,生物量为2.89 g·m-2.优势种为黑口滨螺和粗糙滨螺,前者主要分布在树干和较粗的枝条上且其密度在向海林缘达到最大,后者是唯一在6个采样点均能采到的广分布种.山后亭树上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86.51 ind·m-2和113.37g·m-2,优势种代表为角巨牡蛎和白脊藤壶,主要分布在红树主干和枝条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草海湿地浮游动物群落现状,2014年7月对草海浮游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草海湿地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结果显示,草海浮游动物为114种,原生动物8科9属11种;轮虫类15科27属58种;枝角类5科18属32种;桡足类13种(含无节幼体和桡足幼虫),隶属于3科9属(不含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龟状笔纹溞和矩形尖额溞为习见种。各采样点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8.1006×103个/L,轮虫类占32.61%,桡足类占30.95%,枝角类占35.60%,原生动物占0.84%,浮游动物的密度以枝角类占优势。浮游动物的密度在(Ⅰ)喽啰山和(Ⅲ)白家咀较大,(Ⅵ)王家水井和(Ⅸ)羊关山最大;生物量在(Ⅲ)白家咀最高,桡足类占优势。根据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的分析,表明草海水体处于富营养无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