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评价了江蛰君《论水浒戏》一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肯定江辨明了两类水浒戏曲彼此间对立的政治倾向;理清了水浒戏曲、话本与《水浒传》小说产生的过程,赞扬了歌颂起义英雄的水浒戏,批判了丑化农民起义的水浒戏,并对金圣叹腰斩《水浒》持基本肯定态度;与此同时,本作还对43集电视剧《水浒》的主题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金圣叹对《水浒》《西厢记》的局部修改,探究金圣叹的小说叙事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武小新 《文教资料》2013,(9):7-8,42
金批《水浒》中有三个问题一直是《水浒》研究和金圣叹研究的焦点,那就是金圣叹对《水浒》创作动机认定的矛盾说法、对《水浒》人物令人费解的点评及对《水浒》文本的随意改动,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学界众说纷纭。但无定论。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金圣叹对《水浒》接受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金圣叹对《水浒》潜在的内涵进行了属于他的揭示和创造,金氏的才子个性在其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是评点派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深广的批评家。他写的三篇《水浒传》序言和《读第五才子书法》,以及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大量见解新颖独特的批语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推向了高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的出现,“使群星黯然失色”(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研究金圣叹和《水浒传》的著名学者张国光教授在《金圣叹学创论》一书中强调指出:“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反映在《第五才子书》(即他所批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序、批文中,而《读第五才子书法》,则是他小说理论的纲领,是我们打开尘封蠹蚀了许多年的金圣叹小说理论遗产的宝库之锁的钥匙。我们要深入地研究金本《水浒》并进行全面研究《水浒》的各种版本的历史演变,评论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艺术,也得首先读懂、讲通《读法》,并对它作出恰当的评价。”这里,张教授充分肯定了《读法》的理论价值,还提醒人们应对《读法》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小说理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选评的《水讲》溶融了他的许多小说理论,作者撷取了:小说与史传作品的关系;小说是“以文生事”的创作特点;小说的审美特征等三个方面来介绍金圣叹在批评小说《水浒》时所表达的理论观点。并分析了金圣叹这些理论产生的缘由及为何未能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代文艺美学的角度评析了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和《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的主要观点,较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了《读法》所提出的有关小说的艺术虚构、典型性格、创作手法,以及戏曲艺术的主要人物形象地位、“有无”等艺术辩证手法等文艺美学思想,充分肯定了金圣叹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对小说美学和戏曲美学理论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是明代小说思潮的集大成者。笔者在熟读金圣叹评点本《水浒》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圣叹的小说创作理论,并主要从构思和传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小说构思的“亲动心”理论和重视构思过程的联想能力;小说艺术传达的“灵感”理论及传达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一直是文艺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文章从金圣叹腰斩《水浒》的思想基础及金本与全本《水浒》思想内容到艺术成就的比较,认为金本所以几百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就在于它保留了《水浒传》的精华部分.金圣叹腰斩《水浒》不是有过而是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9.
自胡适和鲁迅认为金圣叹以八股文的作法评点小说后,这便成为一种定评。但从金圣叹本人学习举业以及其接触《水浒》的过程人手,再仔细探究金圣叹的自我表述,实际上,其不是以时文的眼光去评点《水浒》,而是试图以评点《水浒》的眼光去阅读时文。而《水浒》评点中时文作法的加入应是金圣叹应对新的读者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胡适和鲁迅对于金圣叹的论述都与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有关,并非严谨的学术观点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是针对《水浒》七十回本的评论著作,在话语形式上,张恨水的论赞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话语有着自觉的继承,在评论方法、评点理论以及某些观点上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均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是针对《水浒》七十回本的评论著作,在话语形式上,张恨水的论赞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话语有着自觉的继承,在评论方法、评点理论以及某些观点上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均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12.
金圣叹评《水浒》,对小说技法倾注了极大热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评点,使子弟“晓得许多文法”。他的技法评点,不仅构成了他小说理论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且影响到他以后几乎所有小说评点家,成为中国小说评点的一个重要持色。对金圣叹的技法理论,我们以前研究不够:有人或是因为金圣叹评点中使用了“选家评文”的术语,对之加以简单的否定;有人或是简单地抽出几则技法述评难以见其全貌;有人或是出于理论的偏见,认为技法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什么美学价值。其实,金圣叹不仅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技法,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具有美学价值的命题,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本文将对金圣叹的小说技法理论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13.
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主要形态,而小说评点中蕴涵的理论思想是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部分。金圣叹在《水浒传》的评点中体现的思想、形成的体例、创设的文法及别具一格的评点风格都对有清一代的评点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金圣叹小说评点对于后世产生的影响进行考察,这是正确评价金圣叹小说评点行为和深入阐释金圣叹小说理论的必要前提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评《水浒》,对小说技法倾注了极大热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评点,使子弟“晓得许多文法”。他的技法评点,不仅构成了他小说理论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且影响到他以后几乎所有小说评点家,成为中国小说评点的一个重要特色。对金圣叹的技法理论,我们以前研究不够:有人或是因为金圣叹评点中使用了“选家评文”的术语,对之加以简单的否定;有人或是简单地抽出几则技法述评难以见其全貌;有人或是出于理论的偏见,认为技法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什么美学价值。其实,金圣叹不仅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技法,而且还提  相似文献   

15.
张竹坡对《金瓶梅》的结构和章法有着深刻认识。就结构言,他指出《金瓶梅》不同于《水浒》《史记》,具备有机整体的艺术结构;就章法言,他在金圣叹之后加深认识,具体总结了《金瓶梅》的章法经验。这些认识对于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于金圣叹批改《水浒》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拙文《金圣叹批改〈水浒〉的思想立场》就是想对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行文之间不免涉及一些不同的看法,而不是专对某个同志的论点而发的。易名同志在《再谈金本〈水浒〉》一文中说我是针对他的文章《谈金本〈水浒〉》的,其实倒不完全如此。既然易名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与我有分歧的三个问题,即金圣叹反不反皇帝?同情还是反对农民起义?《水浒》对宋江的描写是理想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这三个问题都是评价金圣叹思想的关键问题,那么讨论一下,仍然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金圣叹毫无疑问是贡献最大的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对于戏剧《西厢记》,金圣叹也是作为小说、“案头书”来批评的,而不去涉及它的剧本、演出方面。对《西厢记》精到的批评,成为彰显和研究金圣叹思想、批评理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学术界已充分肯定了金圣叹在文学理论领域中的地位和贡献,但着眼研究的多是他的小说戏曲和诗歌理论,对于他的散文理论却还未作较系统的研究。而散文理论是他整个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感谢张国光先生校点出版了《金圣叹批才子古文》一书,为我们研究金氏散文理论提供了方便。这里,我们主要通过研究金圣叹对《才子古文》的批文,对他的散文理论加以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贽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金圣叹则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集成者。20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李贽小说理论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水浒》李贽评本的真伪问题;二是李贽的发愤著书说;三是李贽的小说本体观、功用观;四是李贽的小说创作观、批评观。纵观20世纪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初步成熟期(即世纪初到七十年代为前期)、辉煌成就期(即七十年代到世纪末为后期),并在20世纪初、中、末形成三次讨论高潮。描述李贽、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情况,会给今天的小说创作、小说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金圣叹毫无疑问是贡献最大的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对于戏剧《西厢记》,金圣叹也是作为小说、“案头书”来批评的,而不去涉及它的剧本、演出方面。对《西厢记》精到的批评,成为彰显和研究金圣叹思想、批评理论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