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沟桥的狮子》是义务教材“大修订版”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带来了学习理解上的困难,因而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建造特点和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等,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专题交流会,交流分享彼此的成果。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背景和情感基础时,老师开始了《卢沟桥的狮子》一课的教学。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片段。片段1师:这段话有一个长句子,注意到了吗?生(思考片刻):注意到了。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长,需要仔细琢磨琢磨。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  相似文献   

2.
一、激趣导题在北京西南 15公里 ,有一座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挂图 ,或投影片 ,或多媒体课件 ) ,这座桥就叫做卢沟桥。图中都有些什么 ?(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知道什么 ?二、信息交流对卢沟桥 ,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相互交流 )根据学生掌握信息的情况 ,老师做适当补充 :卢沟桥因横跨在卢沟河 (今名永定河 )上而得名。卢沟桥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造拱桥。它始建于金大定 2 9年 (公元 1189年 ) ,成于明昌三年 (公元 1192年 ) ,清朝康熙时毁于洪水 ,后又重修。桥东的…  相似文献   

3.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一般教法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去感受文中的语言文字,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但在教学中往往学生参与得少,用心体会得少。根据新课标精神,教师应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上下工夫,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多角度去体会卢沟桥的美,感受卢沟桥狮子的“数不清”。  相似文献   

4.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一般教法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去感受文中的语言文字,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但在教学中往往学生参与得少,用心体会得少。根据新课标精神,教师应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上下工夫,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多角度去体会卢沟桥的美,感受卢沟桥狮子“的数不清”。一、歌曲导入,整体感知卢沟桥播放歌曲《北京的桥》中的片段。同学们,蔡国庆叔叔用歌声为我们唱出了北京各式各样的桥。歌词中有一座桥特别有个性而且很有纪念意义,它的名字叫卢沟桥(。师相机板“书…  相似文献   

5.
我昨天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研讨课,内容是《卢沟桥烽火》。在引导学生理解品评敌我双方在卢沟桥上的战斗场面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师:同学们,请再看一看课文,看看哪一小节最能够突出我军的英勇顽强。(学生浏览课文后,纷纷指出是第五节)师:请大家默读这一节,看看哪些关键词句表现出我军  相似文献   

6.
笔者看了两盘教学光碟,一盘是有关作文的教学,一盘是有关课文的教学。两个教学案例都谈到了“谬问”问题,作文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训练题目是:《从男子汉穿裙子想到……》。男子汉穿裙子有悖于常理,似有荒谬。见到这一题目时,多数学生都“愕然”了,引起了心理上的强烈刺激,引发了思维的兴趣,接着,教师再用激将法引出了一个个独特的见解。课文教学中,老师就《中国石拱桥》设了这一“谬问”:中国石拱桥,有的像赵州桥,有的像卢沟桥,你们看这样的理解对吗?提出问题后,教师未作详细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最后,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材反映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和我们对它们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应当不断积累反映其发展情况的新材料,以便及时地补充讲课内容。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积累新材料,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积累报刊上的有关材料。报刊上一些材料,有时与语文教学内容有关,可以把它们摘录下来,作为讲课时的补充资料。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关于卢沟桥可补充两份材料。一份是去年3月份《北京日报》副刊《我们伟大的祖国》专栏(第24期)上一篇题为《卢沟桥的斩龙剑》的文  相似文献   

8.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拉开序幕。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本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方法外,还应重视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课《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内容主要介绍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以及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根据本课图文特点,笔者建议采用“图文结合,看、读、说、写”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求。一、看──了解图意,比较“狮子”的异同“看”就是观察插图。这篇看图学文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卢沟桥石栏的全景图,石栏的每根望柱上都雕着狮子。另两幅分别是望柱上狮子形状的特写图,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指导学生观察这三幅插图时…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说明] 《卢沟桥的狮子》中第2自然段对狮子形状的描写生动有趣,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列整齐、琅琅上口的句式,把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体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非凡的想象力。细细品读这段文字,学生不仅会有如临其境,如见其“狮”之感,而且唤起了他们的创造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贵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教学任务1 激发自读意识 ,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1 指名读文 ,回顾全文内容。2 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 ,理清文章脉络。二、析疑定向 ,自读探索(一)学生自读质疑 ,师生归纳析疑1 学生自由读课文 ,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 学生提出的问题 ,大致梳理归纳如下 :(1)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3)我不理解“联拱桥”“挑衅”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每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一天除了各种新闻媒体进行一番“纪念”之外 ,在平日里 ,还有几个人记得这个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日子呢?当今社会 ,爱国主义情感的淡薄乃至麻木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青年报》曾报道 ,每年去参观卢沟桥的中国人(其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仅数百人 ,而日本人却多达两三千。卢沟桥是使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日寇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历史见证。作为被侵略一方的中国 ,去参观卢沟桥的人数竟然远远比不上实施侵略的日本 ,我们怎能不为此汗颜!看看日本 ,不断有政要去…  相似文献   

13.
姜茹 《云南教育》2005,(19):55-56
教材分析:《卢沟桥的狮子》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配有三幅插图,一幅大图是卢沟桥的全景,两幅小图是两根望柱上的狮子的特写,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课文着重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从课文中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卢沟桥的狮子》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语文第七册第一组中的第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教师要采用以图导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借助图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唤起学生的视觉想象,把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卢...  相似文献   

15.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着重 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遵循"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程基本理念, 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一、自主研读,明确重点 课文的题目简单明了,可立足课题,组 织学生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切实认 识到课文的重点内容。 (1)研读题面。仔细读一读课题,想一 想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卢沟桥的狮子》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配有三幅插图,一幅大图是卢沟桥的全景,两幅小图是两根望柱上的狮子的特写,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课文着重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从课文中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根据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文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运用阅读、观察、想像相结合的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按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欣赏、观察评价的能力。教学目标:1郾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散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科。一、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前面教,学生在下面学,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回答。新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自己观察;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解放孩子的耳朵,让他们在网络天地中汲取营养。二、解放天性,自由表演教学《卢沟桥的狮子》,重点讲解第二段,卢沟桥的狮子不仅  相似文献   

18.
一、在认知阻滞处巧妙穿插阅读《长征》《卢沟桥烽火》等课文,为了拉近学乍与课文的距离,适时穿插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资料是不可缺少的。我教《长征》时,就准备了课件红军长征路线图和歌曲《长征》,让学生在生动的描述和雄壮的歌声中跟随红军越过千山万水,战胜艰难险阻,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五十周年,中国人民于1937年7月7日即在此爆发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今特对卢沟桥小史作一简介。卢沟桥中外闻名的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距北京城十多公里.卢沟桥一带,远在战国时期,就是燕蓟地区沿着太行山东麓,通往华北平原的要津。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渡口,也是军事要地。在石桥未建成前,这里曾建置过木桥和浮桥。1135年,金主完颜亮定都中都(今北京)后,卢沟桥一带的地位益显重要,交通更加频繁。于是,金统冶者决定修建一座永久性的石桥。据  相似文献   

20.
一、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一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同一主题这一特点,站在单元的角度来处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单元的角度出发去搜集资料。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字"时,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数字的资料。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限制搜集资料的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搜集资料的类型。如,有关数字的"故事""谜语""儿歌""科学知识",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