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都有"工笔画"那样美的意境。朱自清在山水的描绘中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及情趣美,善于通过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绘,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把景物细腻传神地表现出来,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好像亲历其地,亲见其景一样。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三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师。他的写景散文丈中有画,画中有诗,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这些散文大都篇幅短小精悍,构思独具匠心,精美缜密,追求朴素平实、雅俗共赏的文风。本文从“意境的美”、“构思的美”、“语言的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先生写景散文的艺术特色,并探索了先生写景散文艺术成就的特定依据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极力追求一种语言的外在美,他试图力求无论是在外在穿着上还是内在精神上都达到一种美的谐和,而这谐和点来源于他独特的审美理想———阴柔之美,而这阴柔之美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便体现在女子形象的描绘上。阴柔之美是美学上的一个概念,与阳刚之美相比较而言。古人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姚鼐的比喻是就自然界的物而言,若就人比来,传统的审美标准,无疑地,女子便是这种阴柔之美的最好体现者,一如男子要体现阳刚之美一样。在《绿》中,作者…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女人》的开头写到:"我是个喜欢女人的人。"因此,他在作品中非常喜欢描写女性。他笔下的女性都是美的化身、美的感情体现,都表现了艺术的美。这不仅表现于他在记人散文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美女子形象,还体现在他为数不少的写景散文中。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优美生动,描绘细腻,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叠音的运用极为广泛,它对写景状物、摹声绘色及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叠音主要的形式有AA式、...  相似文献   

6.
上课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我满怀激情地去上课.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在近现代散文作品中,这的确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多少年来很多人都被朱自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美景陶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喜用比喻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在他的散文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点,达到了“与众不同的趣味”,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比喻的运用使他的散文在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等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从人情美、音乐美、形象美对朱自清散文的比喻美作些探讨,以进一步挖掘其散文中的深沉美感。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本文从其散文写景、抒情的特色出发,探讨了朱自清散文情景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的散文内容丰富,尤其是他的叙事抒情写景散文呈现出语词的阴性美,为什么具有这种阴性美:是朱自清内心所具有的女性气质促使他不自觉地运用阴性语词来写作;他的女性气质的创作心理与他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阴性语词的运用是他的女性气质的外化,正是女性气质的激情促使他创作出富于女性的阴性美的散文。  相似文献   

10.
黄国君 《教师》2011,(2):51-51
一、借"文本"的修辞手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和联想的余地,抓住其中的契机,可以让学生兴趣大增。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的散文以艺术构思严谨,抒情写景委婉细腻,语言格调清新秀丽而享誉文坛。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隐含着一种独特的的美:朦胧飘逸的景致,暗伤暗喜的情绪,如烟似梦的意境,可以说每一篇都充盈着诗情画意。正如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全>散文二集·导言》中说的:"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者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那么这种独特的美从何而来,或言之朱自清在抒情散文的创作中是什么驱动着他产生如此独特的审美意向?深入地探讨它无疑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抒情散文创作的深层心理,以提高对其散文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朱自清先生的游记《威尼斯》,是一篇介绍意大利名城威尼斯水城风光和文化艺术的优秀散文,在写景状物上颇具特色。一、从游人的感受描绘景物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写景不从景物自身落笔,不作客观的描绘。而是从游人的主观感受着眼,通过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来选择景物,写出了意境,写出了风格。全文  相似文献   

13.
张小玲 《甘肃教育》2011,(22):67-67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试图从朴素美、韵律美、修饰美三个方面论析,为学习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提升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借鉴。一、口语化的朴素美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朱自清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散文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朱自清擅长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朴素简洁、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是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尤其是其写景手法,可谓独村一帜。以中学课本中入选的其作品为例,分析指出其散文写景之技巧。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记游类散文、说理类散文都是各类散文中的典范,他的散文所呈现出的“真”、“美”、“散”的审美特征可以映照出中国现代散文整体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应该追求一点诗意的。我这样认为,也做了一点尝试。下面是我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的一个教学片段。师: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下面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8.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作品。作者分析了这一典范作品在艺术方面的独特的美——语言美、技法美、层次美。  相似文献   

19.
写景散文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朱自清的《春》;咏物散文是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中,借助联想表达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相似文献   

20.
陈立娟 《学语文》2004,(3):6-56,48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写得很美,尤以写景散文最为突出,《荷塘月色》之所以把无边的荷香月色写得如诗如画,一部分也得益于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格。通感便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