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赤壁赋》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历来以哲理、诗情、画意相互融合见称。深入欣赏这样的名篇,必须对其思想内容准确把握。本文从苏轼的人生哲学层面来分析《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
《前赤壁赋》是苏轼赋作名篇,赋作并未用力于景物的客观描摹,而是着力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体现了苏轼宝贵的生态思想,因而《前赤壁赋》又具有除文学价值外生态意识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家,他的《前赤壁赋》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它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愉悦的反映。本文将从审美体验的三境层即是悦目、赏心和感悟这三个审美的阶段对《前赤壁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纵情山水,吟诗作赋,留下许多名篇,《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这两篇都是典型的文赋,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为一体,曲折地表露了作者内心的不平苦闷以及他的超然思想和旷达胸怀.但两赋在景物特点、起兴游程、表达方式、作者心境上还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5.
《前赤壁赋》的叙事结构呈现为一种圆形时间结构,这种圆形时间结构显示“出圆道”的思想及其原型性象征意涵“。圆道”的意象图式既建构了《前赤壁赋》的叙述程式,也建构了《前赤壁赋》的意义内涵。从“圆道”的原型性象征意涵来看,“死而复活”的生命仪式是《前赤壁赋》的神话主题,而拯救心灵、享受欢乐则是其宗教价值意涵。  相似文献   

6.
一、赋题应为“前赤壁赋”。从时间看苏轼谪黄州两游赤壁作两赋,如不用前、后加以区分,使人误解只写了一篇赋。《历代文选》等诸多古文选注本赋题用《前赤壁赋》;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为《前赤壁赋》,注“他(指苏轼)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去游览,写了两篇赋,这里选的是前一篇”。《大学语文》(华东师大1984年版)题是《前赤壁赋》,注“苏轼曾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此为《前赤壁赋》”。《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第五卷,上海古籍1980年版)目录、总题为《前后赤壁赋》,分题为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赤壁赋》包括《前、后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两文均以"赋"记游,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则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初秋江上夜景,后赋描写孟冬时节江岸上的活动。赤壁景色相似,都具诗情画意,但意境不同。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生动地描绘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给人以自然壮阔之美。《赤壁赋》千古传颂,至今仍令读者获得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和人生领悟。本文试从异同角度对两赋进行艺术特色的鉴赏。  相似文献   

8.
《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流放黄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在政治上失意彷徨,行动上不自由,精神上孤独苦闷的时期。然而苏东坡毕竟胸怀旷达,他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在老庄佛禅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在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富有哲理,凝聚着非常深沉和丰富的人生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草书前后赤壁赋》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祝允明,号"枝山"。祝枝山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他的草书长卷,往往一气呵成,有"骤雨旋风"之势,因此又被称为明代"草书第一人"。祝枝山的《草书前后赤壁赋》,长达10米,是他的狂草代表作,内容书写的是大文豪苏轼的名篇《前后赤壁赋》,用笔犹如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中锋聚攒之处力透纸背,笔端轻带之处细若游丝,侧锋取势之时若含兵器之利……  相似文献   

10.
散文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前赤壁赋》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作者苏轼是北宋中叶的文坛巨擘,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也是佼佼者。继欧阳修之后,苏轼的诗、词、散文均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成就。苏轼的作品,笔力纵横,挥洒自如,抒情咏物之间,又每每表现出傲岸不驯,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前赤壁赋”就是作家这种创作风格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是苏轼谪居黄州时初游赤壁之后所写的第一篇赋。江汉之间,以赤壁取名者有三处,苏轼所游的是赤壁矶,并非周  相似文献   

11.
《赤壁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一篇著名文赋。作者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了与《后赤壁赋》相区别,后人便在《赤壁赋》前冠一"前"字,因此《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相似文献   

12.
《赤壁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一篇著名文赋。作者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了与《后赤壁赋》相区别,后人便在《赤壁赋》前冠一"前"字,因此《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相似文献   

13.
主题是作者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题材的处理和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从读者角度看,正确无误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是正确理解作品、乃至正确认识作者的重要手段。苏轼的《前赤壁赋》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尤以“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前赤壁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影响为最大。这种“随遇而安”说,曲解了《前赤壁赋》所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千古奇文,历来为人所称道。这篇文章中作者悲喜交融的情绪变化,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哲学观、儒释道杂糅的复杂思想。本文通过对《前赤壁赋》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结合相关背景资料,深入对这篇文章反映出的苏轼的情感变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马斌 《江苏教育》2022,(85):26-27
<正>【作品概况】《前赤壁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同年十月,苏轼再次泛游赤壁,写下了第二篇以赤壁为题的赋,为《后赤壁赋》。两赋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书作《前赤壁赋》为苏轼行楷书。长卷,纸本,纵23.9厘米,横2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似文献   

16.
《后赤壁赋》和《前赤壁赋》虽被誉为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但《后赤壁赋》较前赤壁赋写得是更是朦胧虚幻。它同样是写悲愁,但高明的诗人却将悲愁之情淡化于美景之中,显化于登高之中,强化于长啸之中。如果真是"人生如梦",那么,这悲愁就如笼在梦中的一层轻纱,让这梦更加朦胧虚幻,空灵飘动。  相似文献   

17.
都说苏轼的《前赤壁赋》千古闻名:语言美、意境美、思想也美。前二者倒容易体会:清风明月,泛舟赤壁,挚友二三,饮酒赋诗,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令人神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古代散文名篇,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众多的文选、教材所收录,但对其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句,各家的注释不尽相同。我们先列出较有影响的选本、教材上的注释: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前赤壁赋》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在《前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尽管教师可以理性地分析此文的诸多艺术特色.如: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情感经历乐——悲——乐的转变;语言优美、流转如珠,等等。这些要素固然是《前赤壁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恐怕也是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的必备要素。《前赤壁赋》的个性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读过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也许有人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在赋和词中所描绘的赤壁江景截然不同?词中说赤壁的江景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