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青年诗人徐钺荣获2013年度"《诗刊》发现"新锐奖和"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本期我们选读其获奖作品《另一种低语》和组诗《永恒》。《另一种低语》开篇便点明时光主题,迷茫的青年在时光的引导下走出对未来的梦幻与困惑。阳光尚未升起,年轻的我们用口语交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惊悚。我希望寻求一种朴实生活的泥土和创造生活的坚实态度,也在反思青年沉溺忧郁的生活状  相似文献   

2.
非亚,原名谢建华,1965年4月25日生于广西梧州市,18岁以前随母亲在苍梧县生活,1983年考入湖南大学建筑系,大学期间受朋友影响开始诗歌写作,1987年大学毕业后返回广西,1990年曾编印《现代诗》,1991年与麦子、杨克创办诗歌民刊《自行车》,并主办至今,1997年受邀参加《诗歌报》第二届“金秋诗会”,2001年获《诗歌月刊》首届“探索诗大赛”特等奖,2003年获得《广西文学》首届青年文学奖,2004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诗集《非亚卷》(广西当代作家丛书),2005年在武汉获第二届“或者”年度诗人奖,2006年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007年自印个人诗选《青年时光》,2006年和2008年策划过两次“切片·广西青年诗歌邀请展”,2010年和伍迁一起主编《广西现代诗选1990。20lO~。2011年获《诗探索》年度诗人奖。职业为建筑师。  相似文献   

3.
金铃子,本名蒋信琳,籍贯重庆,诗人,画家.198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歌,参加过第24届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第17届高研班,诗文多在《人民文学》 《诗刊》 《中国作家》 《星星诗刊》《山花》等刊物面世,著有《奢华倾城》 《曲有误》 《越人歌》《金铃子诗书画集》等,曾获2008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七届台湾薛林青年诗歌奖、 《诗刊》2012青年诗人奖等文学奖项.金铃子的诗富于主观性,充满激情和极具穿透力的想象,诗中恣肆诡异、陡峭精微的表达,高烈度的情感,强烈真挚的语言,造就一种令人炫目战栗的美.[1]  相似文献   

4.
胡弦,1966年生,做过教师、记者,现任《扬子江诗刊》编辑。1990年代开始写作,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诗文,有诗集《十年灯》、散文集《菜蔬小语》,曾获中国诗歌学会、《人民文学》、《散文诗》等杂志诗歌奖,2009年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授予"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称号。组诗《春风斩》是他新近重组发表的一首诗作。  相似文献   

5.
《文艺报》消息,诗刊社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联合举办的三个年度诗歌奖项日前评出。大解以组诗《更深的天空》、柯健君以组诗《沾满海腥味的歌唱》、刘福君以组诗《韶山书》获2010年度诗人奖,陈人杰以组诗《仰望星空》、泉子以组诗《秘密的执行者》、敕勒川以组诗《草叶上的海》获2010年度青年诗人奖,周啸天以《玉树》(外二首)、涂运桥以《鹧鸪天·洛阳烈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谙熟《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见到《诗经》与《楚辞》语典之身影。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的接受极其认真、普遍而广泛,犹如江海,不胜尽勺。仅举《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之部分语典,粗窥唐代诗人对其接受之概况,以收管窥见豹之效。  相似文献   

7.
心远地自偏     
衡成荣 《辅导员》2010,(13):17-18
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迈进了暑假。假期生活丰富多彩,愿同学们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本期的"古韵华章"我们想送给同学们一首诗,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与同学们共勉。(作品见"开卷语")  相似文献   

8.
"向诗而在"与"向死而在"是存在主义生命哲学中关系到人的个体生存选择的大问题。作为张爱玲寻找生趣与诗意的存在方式,它们也为共同在世的其他世内存在者提供了一种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模式。从张爱玲《落叶的爱》与诗人里尔克的《秋》的相互比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更多的生存况味。  相似文献   

9.
《驶向拜占庭》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晚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刻画了两种鸟的形象,一只是"赞美成孕﹑出生和死亡的一切"的凡尘之鸟,另一只是歌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金鸟,象征了肉体与灵魂,青春与老年,此生和永生的二元对立,诠释了晚年的诗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娜夜,女,满族。祖籍辽宁兴城,长于西北,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新闻媒体工作,主编过民刊《大西北诗刊》,任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198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写作,出版有诗集《回味爱情》《冰唇》《娜夜诗选》《娜夜的诗》《起风了》《睡前书》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天问诗人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等。2005年《娜夜诗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本期我们评读她的新作组诗《倾听之手》。  相似文献   

11.
在2010年第五期的《当代职校生》杂志中,我们推荐了由作者DTT创作的一本青春题材的小说——《时光机》。这本小说面世之后,便赢得了青少年追捧和喜爱。与小说《时光机》一起面市的,还有中国首部电影书——《时光机:我在未来等你》。有人评价说:《时光机》富有浪漫、青春的特色,将两者概念结合,在大艺术装置中予以体现,可以给珍惜时光、不想错失人生美妙时刻的人们一个很好的体验。作者DTT首创"体验式"青春小说,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将一份穿越时光的爱恋,慢递寄送给未来的自己……这一期,我们邀请到《时光机》作者DTT作为封面模特儿,并与她一起畅谈《时光机》的创作故事。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创作《野草》时是其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是他对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刻最严酷的解剖。在那个暗淡无光的旧世界,鲁迅在一次次的思想斗争中交织着绝望与希望。《希望》中鲁迅就把希望与绝望的矛盾起伏展现在我们面前。关于《希望》的创作主题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实际上,鲁迅在新的一年到来时写下的这篇《希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对青年消沉的不满和批评,而蕴含了更深远的思想和心境。  相似文献   

13.
对巴拉克·奥巴马来说,尽管拯救美国经济前途未卜,不过其在文学道路上已迈出坚实一步。日前,其1995年出版的传记《我父亲的梦想》获得英国银河图书奖年度传记奖。在之前的提名名单中,奥巴马凭借《无畏的希望》和《我父亲的梦想》分别入围英国银河文学奖年度最佳作家和年度传记奖。虽然最终的结果,奥巴马遗慷地败给去年布克奖得主印度作家亚拉文·阿迪戈和他的《白虎》。未能获年度最佳作家,不过能获得年度传记奖也算是给奥巴马文学梦的一个最好鼓励。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6,(12)
岁末回眸,岁末回眸,过去的一年是那样的匆匆。一年的努力、一年的疲惫、一年的梦想、一年的收获,都在眼前慢慢清晰明朗起来,又悄然在时光的隧道中渐行渐远。一年的时光承载了多少欢笑和希望,你们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而我们所有的努力和探索都因你们的关注而变得有效和有意义。你们给我们带来行动的热情和力量,并监督着我们对你们的承诺。希望这个小小的颁奖典礼,能够为你们带来一点欣慰和快乐!年度非常风采奖!!授奖辞:属于《新作文》与新作文的一场“秀”。·(045200)山西省平定县平定师范学校高中文科(1)班苏彦…  相似文献   

15.
陈文艳 《江苏教育》2014,(10):69-70
如果我们说教育代表着一种希望与未来的话,那么这种"希望与未来"就在于我们对当下的任何自我局限的超越,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到灯塔去》中为我们展示出的在混沌世界中自我建立秩序以及超越时间羁绊而到达永恒的努力。我们同样相信,总有一盏灯火会在教育世界中长久地明亮,也总有一座灯塔让我们可以永恒地深情远望。对一个校长而言,我们不仅要引领教师向着那光辉熠熠的灯塔走去,更重要的是,自身要成为一座灯塔,一座能够点亮教育未来的灯塔。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青年问题,始终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江泽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针对青年的自我教育提出"四个统一""五个成为""六个希望"。"四个统一"是青年自我教育的原则,"五个成为"是青年自我教育的目标,"六个希望"是青年自我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这一青年自我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青年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7.
[策划人语]倾听新年的钟声,我们一起成长。2009年,《湖南教育》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副全新面孔。也许,你又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事物的变迁。是的,发展变化是世界的常态,不变的是我对你们的期待与关注。这一期的话题——青年校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神道设教这一叙事传统,曹雪芹将大观园写成了花柳世界,赋予大观园群钗以花柳的特质,赋予贾宝玉以花主、诗人和哲人的秉性,将贾宝玉那近似"花痴"的意淫行为写成了一种诗意的行动,目的在于呈现一种生命意识,即对青春和美丽的欣赏、体贴和眷恋,《红楼梦》的叙事因此呈现出诗性叙事的特质。根据叙事传统去把握作品可以达到对作品的还原解读,而二十世纪的《红楼梦》研究基本上属于文化建构甚至是意识形态建构,是一种"别有动机"的误读。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1,(13):79-79
雷平阳.1966年生于云南昭通.现居于昆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职于云南省文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雷平阳诗逊》《风中的群山》《云南黄昏的秩序》《画卷》等。曾获诗刊社华文青年诗人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华语文学盛典2006年年度诗人奖等。其以诗集《云南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相似文献   

20.
申艳最为关注的是那些卑微存在。在诗歌中,她让卑微灵魂自由翱翔,同时也使诗歌本身有了来自生活的基石。在申艳的诗歌中,更多的时候,这种卑微的存在就是主体自身,诗作表现出一种内向"建构"而不是激切的"命名"的转向,透露出的是理想主义的高贵与女性自我拯救的另一种可能。正因为主体自身的卑微,面对具有同样价值诉求的生命存在,诗人不再矜持于人类的崇高与伟大,而是谦逊地俯下身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自然万物做着物我无间的灵魂交流。申艳以女性的细腻与温情为那些卑微存在刻画生命群像。在生命意识的烛照下,申艳的诗歌折射出的是卑微存在的灵魂之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