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学生来说,从小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交往,要与家长、与同学、与老师、与朋友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儿童学会人际交往呢?首先,要让孩子"走出去","请进来",学会做小客人、小主人。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邻居、亲朋好友家串门,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常带孩子出席公共场所举办的各种有益活动,在社会交往中,培养孩子健康、文明的交往心理,使孩子懂礼貌,守规矩,洒脱谦让。还可以邀请客人来家玩,允许孩子邀请小伙伴来家作客。家长可以帮助布置游艺场所,接待孩子的朋友,为其出谋划策,提供咨询,…  相似文献   

2.
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而怎样疼爱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的甚至步入了亲情之爱的误区。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树立科学、正确的爱子观念,本刊特请胡东芳教授做指导。  相似文献   

3.
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而怎样疼爱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清醒的认识,有的甚至步入了亲情之爱的误区。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树立科学、正确的爱子观念,本刊特请胡东芳教授做指导。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孩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学,同时我自己的班上也有很多寄宿的学生.通过对孩子及学生寄宿制学习生活的了解,有一些想法,期望能与有共同处境的家长朋友一同分享.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寄宿制学校成为家长首选.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就是为了省心、放心.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地这样想,很难预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家长,如何使寄宿的孩子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而健康地成长,是每个家长朋友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令孩子没有自主的空间,多数孩子都是按家长设计的路线成长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孩子自由和尊重,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在活动中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每一天孩子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学习活动是正常的教学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每次的学习活动大多是要求孩子坐在自己的小椅子  相似文献   

6.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平平,在校没有什么特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等待开发。关键是看父母怎么给孩子创造机会。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位家长的女儿在读小学时,他总会抓住各种机会,向教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某些特长。  相似文献   

7.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文明的孩子,可是有些孩子还是时不时地冒出一些脏话,而且屡禁不止,这令家长十分不悦和头疼。面对孩子说脏话.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是一件令许多家长都感到头疼和茫然的事情,往往花了时间却看不到效果。以下是一组幼儿家长的育儿心得,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到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态和实际做法,其中所提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愿广大家长朋友站在同感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孩子比较"怕生",见到父母的同事或朋友会本能地躲到家长身后;有些孩子则比较"人来疯",只要家  相似文献   

10.
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是一件令许多家长都感到头疼和茫然的事情,往往花了时间却看不到效果。以下是一组幼儿家长的育儿心得,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到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态和实际做法,其中所提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愿广大家长朋友站在同感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1.
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是一件令许多家长都感到头疼和茫然的事情,往往花了时间却看不到效果。以下是一组幼儿家长的育儿心得,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到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态和实际做法,其中所提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愿广大家长朋友站在同感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一切教育执行切入点都在于"攻心为上"。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比任何成绩和成功都更重要,这也是给孩子生命成长最优质礼物。是师者"得生心者,得师道也"。1鼓励孩子相信自己1.1赏识优点,唤醒孩子潜意识的自信知识型的家长,很有先见之明,给予孩子赏识教育和建设性的建议。乡村家庭教育意识薄弱,一些家长忙于工作。许多孩子的心理是否处于健康是不被关注的,更不用说被生活所累的家  相似文献   

13.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与"性"有关的各种问题.对此,很多家长显得嘴笨舌拙,尴尬窘迫,于是各种错误的信息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那么,面对孩子与"性"有关的各种疑问,家长应该如何科学而正确地回答呢?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日前,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刊文提醒家长,应正确认识孩子发烧这个现象。因为按照美国儿科医生协会出版的最新手册所说,发烧有时是孩子的朋友,会让他们更健康,千万不要一见孩子体温升高就害怕。孩子轻微发烧的时候,父母只要仔细观察,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后,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尽量感觉舒服一些。  相似文献   

15.
问孩子平时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孩子十有八九会回答喜欢看动画片。应该说,看动画片对孩子来说益处多多,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所以,很多家长都放心地让孩子独自去享受那些夸张的人物和滑稽有趣的情节所带来的乐趣。殊不知,即使是动画片,也有一些是"儿童不宜"的。在孩子看动画片之前,家长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出适合自家孩子看的"健康精神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2012,(35):26
时下,一些年轻家长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灌输下,把孩子早期教育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0~3岁是培养孩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早教口号让许多年轻家长们怦然心动,各种"早教机构"、"亲子园"、"儿童潜能开发中心"等机构应运而生。不少含着安抚奶嘴,尚在牙牙学语甚至还兜着尿不湿的孩子,都成了早教中心的  相似文献   

17.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而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健康保障。助力孩子免疫系统的发育,让孩子的免疫系统逐渐强大并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需要做的事情还不少。免疫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很重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者"。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很好地发挥作用,随时与病原体开战,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疾病往往与性别年龄有关。这是因为不同性别年龄,其生理特点、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易患的疾病也不同。在儿童时期,家长的某些错误看法,不但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而且与孩子成年后一些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关联。儿童保健是一项综合工程,任何偏废或疏忽都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但是生活中不少家长在儿童保健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9.
袁坚 《父母必读》2020,(3):26-27
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方式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我们要和孩子做朋友,但是什么叫和孩子做朋友呢?可能很多家长并没有非常透彻地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反而我看到了一些变形的做法,比如,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有些家长嘴上说着“和孩子做朋友”,却在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时,仍然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这最多不过是在“迁就”孩子,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和孩子做朋友。  相似文献   

20.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多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仅凭借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的经验来施教,使得教育不尽人意,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教育,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思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真正地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