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法律语篇是一种非常正式的书面语,其一个重要特征是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这种权力的体现手段之一就是情态词汇的准确运用。法律语篇不同于普通语篇,它对情态动词的选择和运用有着严格的要求。本论文就Palmer的研究模式对法律语篇中不同情态动词的细微情态意义进行分析,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解释其中蕴含的权力,企图探讨情态动词的运用和法律语言权力体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实现有的国内法律语言研究。  相似文献   

2.
情态动词是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政治演讲语篇包含丰富的人际意义。各类情态语义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表明,运用具有认识、道义、动力等不同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有助于演讲者调节与听者关系并说服听者,从而实现演讲语篇所具有的“求取”等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理论框架,以11篇不同题材的商务合同为语料,探讨核心情态动词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使用特点,发现核心情态动词中的中值情态动词shall和will在商务合同语篇中出现频率最高,并揭示出其背后所隐含的语篇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4.
“情态”是一个跨语言普遍存在的语义范畴,情态在世界各地的语言中都有表现,并且由于各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各自情态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有可能不一样。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情态都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情态动词、语气附加语、评论附加语、情态隐喻、人称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5.
“情态”概括地说就是指说话人对于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的主观态度。在语言系统中情态意义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情态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都是情态动词。文章以情态理论和情态意义为基础,对英语的情态动词“can”和汉语的情态动词“能”所表达的情态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讨英汉情态动词在情态意义上的异同,以及语意对应程度,并考虑其受语言形式的制约程度。  相似文献   

6.
“情态”概括地说就是指说话人对于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的主观态度。在语言系统中情态意义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情态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都是情态动词。文章以情态理论和情态意义为基础,对英语的情态动词“can”和汉语的情态动词“能”所表达的情态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讨英汉情态动词在情态意义上的异同,以及语意对应程度,并考虑其受语言形式的制约程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及物性和情态分析成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文本分析层面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有助于批评性语篇分析者从整体上了解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可能产生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阐释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0年布什总统胜选演说为语料,通过对语料文本语言层面的及物性和情态动词分析来探究布什在演说过程中隐含在语篇间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静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3):137-139
人际功能是韩礼德提出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法范畴中的情态仅限于情态动词,逻辑学中对于情态也有一定的探讨。本文通过追溯情态意义的研究历程,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借鉴了各家所长,在此基础之上,扩展了情态意义的研究范围,这对研究语篇的人际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法框架是进行语篇分析的最好手段,而情态手段是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分析情态手段的使用情况也可以了解语篇。文章拟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英语科技语篇和新闻语篇中的情态手段使用情况,并且解释了造成两种不同语篇类型中使用情态动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为情态动词等中介语研究提供了两个考察视角,即中介语视角和相应的学习者母语视角。以情态动词“must”为例,从中介语视角考察,通过检索自建的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使用情态动词“must”的义务情态意义及其序列,认识情态意义及其序列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少且错误较多。从学习者母语视角考察既包括分析与情态动词“must”相对应的汉语部分,也包括检索汉语“必须”这一情态表达的相应英语。调查发现,双语转换时母语思维对英语情态动词“must”的习得有影响,但并不显著,对相关情态动词或情态性的运用掌握不足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调查展示了学习者英汉平行语料库对中介语研究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1.
情态动词作为情态的主要体现形式,历来受到不同学者的研究与探讨。虽然对情态动词的研究数不胜数,并且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情态动词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情态动词意义不确定性的研究却很少。Coates把情态动词分为推测性和非推测性情态动词两大类别,并且极为重视对情态动词意义不确定性的研究,她把不确定性划分为渐近、歧义和重合三种类型。文章根据这一划分,从语义学角度探讨英语情态动词意义的不确定性,以促进语义学、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情态副词的功能地位相当于汉语的语气副词。文章通过对英汉情态(语气)副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类别上同为意义、作用多样而又有较多共同意义的类;分布上都具有灵活性、主要分布位置相似性、位置及组合制约的相似性等特点;功能上都具有高位和低位表述功能、评价功能和强调、聚焦功能。相异之处主要在于:英语情态副词的意义主要还是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方面,而汉语的语气副词则意义多样而广泛;在与句中其他副词的排序上,共性之中有差异;在表达功能上,汉语语气副词的表达功能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语的情态动词与汉语的能愿动词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混用等偏误。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能愿动词中的意愿类进行划分,从形式、语义、语用等方面对英语国家学生在使用这类词时出现的混用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中外教育学学术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在情态表达的使用上有共同点,但其差异更为显著.二者在使用的情态表达频率总体相近的情况下,情态操作词和情态附加语都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而情态隐喻都是被使用次数最少的情态表达.但中文期刊偏好使用情态操作词、情态形容词和高值情态操作词,而外文期刊则更倾向使用情态附加语、情态动词和低值情态操作词.研究对增强学生关于情态的感知,提高学术论文作者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下生成并发展起来的,情态从逻辑学进入语言学之后成为了一个公认的重要而复杂的范畴,通过对情态以及语境概念的界定,阐述情态动词的特征、语境的分类及相关研究,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分析语境在情态动词使用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英语情态动词的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丰富的语气副词是句子、语篇和语境情态高度词汇化的表现,其篇章、预设和推理功能使表达更为简洁。而与汉语语气副词相应的英语表达并不局限于词汇形式,英语另有重音、语法隐喻、情态名物化、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特殊句式、篇章逻辑等多种形式。由此可知,汉语表现情态义的词汇比英语更丰富,而英语表现情态义的非词汇形式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英文社论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晶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0):123-125
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情态系统中的三个方面对六篇英文社论语篇进行了人际功能分析,揭示了该语体人际意义的特点。大量运用情态动词和带主观色彩的评论附加语、语气附加语和褒贬词语,体现了社论的语旨,即体现某种立场、观点,评述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话中模糊限制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方面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与英语本族语者对比后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话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明显地高于本族语者,最为频繁使用的是情态动词、动词和副词,而较少使用形容词和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