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各类题材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画面的拍摄,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有客观的拍摄对象存在;二是摄像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摄像师主观审美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对客观拍摄对象的选择,最终会影响到电视画面的美感。因此摄像师对自身的主观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韩爽 《青年记者》2016,(9):71-72
一 目前,大量对年轻受众有着极强吸引力的电视剧、综艺类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投放,很多年轻受众纷纷热捧.年轻受众群体的特点是消费需求多元化,而且个性化程度高,在收视的选择上,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类电视形态上,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的受众及传播模式.以网络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具备传统电视的一切表现形式和特点,同时也有传统电视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对电视节目而言,网络有着更广阔的播放平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元电视作品通过网络途径往往可以更便捷地传递给观众.这为受众提供了比传统电视更自由、更快捷的选择,也带来了共享更迅畅、广告时间更少的影像观看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随着电视节目播出模式的变化,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收视行为、收视需求和互动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文章在受众分化和媒介融合两个维度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电视受众的流变,提出电视媒体应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促使电视受众的回流,产生实际观看行为,并以网络平台优势,融合更多的视频用户,完成其传统观众经营方式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电视这一新的环境因素对儿童有着两方面的作用,有喜有忧,关键在于儿童收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和如何收看电视节目。本文尝试从儿童受众的心理特征出发确定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并以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在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儿童电视节目制作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如今只要你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最抢眼的是头版的新闻照片。一幅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照片往往是一张报纸的一个很好卖点。而对于地方党报而言,“读图时代”的节奏似乎滞后了一点,抢独家新闻照片的意识也似乎慢了半拍。笔者以为,党报新闻照片要有更大的作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创新上要实现五个转变。一、报社内人人树立“读图时代”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6.
对于能够同时满足受众听觉和视觉需求的公共媒介电视来说,声音和画面是缺一不可的。这是电视不同于报纸和广播这些传统媒介的优势,可是有时也是它的劣势。正是电视需要声、画两条腿走路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在某些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采访声音和画面的特殊情况下,“暗访偷拍”也就是电视节目隐性采访行为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如今只要你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最抢眼的是头版的新闻照片.一幅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照片往往是一张报纸的一个很好卖点.而对于地方党报而言,"读图时代"的节奏似乎滞后了一点,抢独家新闻照片的意识也似乎慢了半拍.笔者以为,党报新闻照片要有更大的作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创新上要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8.
电视画面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形象、声音、氛围、环境、表情、动作等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的信息场。电视画面兼负多种信息渠道,具有很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 从视觉感知的心理特征上看,电视画面是人的视觉的延伸,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多视角的形象画面,不仅让观众看到新闻事件本身,由于视觉的联想作用,而且可以看到画面以外的"隐信息"。电视画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再现潜能。这是电视媒体的强项或长处。  相似文献   

9.
谢寒梅 《报刊之友》2014,(3):115-116
电视具有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的独特优势,在农村它尤其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1]。农民喜欢看电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电视节目,新闻、专题、娱乐和农业科技,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收视需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的信息资源与受众资源更加丰富,电视传媒应该以喜闻乐见且具有创造性地节目来吸引受众,积极主动地开拓并占领农村这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市级广播电视台办好对农节目,要明确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与要求,针对群体,以“三贴近”为原则,抓住意义深刻的主题宣传报道,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做出好听好看的节目来。  相似文献   

10.
胡斌 《新闻前哨》2005,(2):81-81
电视画面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形象、声音、氛围、环境、表情、动作等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的信息场。电视画面兼负多种信息渠道,具有很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从视觉感知的心理特征上看,电视画面是人的视觉的延伸,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多视角的形象画面,不仅让观众看到新闻事件本身,由于视觉的联想作用,而且可以看到画面以外的“隐信息”。电视画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再现潜能。这是电视媒体的强项或长处。  相似文献   

11.
刘新荣 《现代传播》2008,(2):161-162
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实际上是一种收视欲望的唤起,电视机构需要刺激受众的选择行为,让受众成为电视节目的忠诚者.本文将重点研究影响受众收视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对选择的类型和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杜德印 《记者摇篮》2009,(5):91-91,16
一部电视片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解说词和摄像,当然后期制作亦不能忽视,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与电视屏幕效果的好坏、受众的视觉反应和思维接收息息相关的。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的表现手段不是单纯的文字语言,而是由动态画面和有声语言有机结合组成的电视视听复合语言。它把声音和画面有机结合在一起,诉诸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将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真实、形象地层现在观众的面前,声画并茂,使受众极易产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现场感。这便是电视复合语言的优势,而形成这一优势的关键便是画面与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因此,要充分发挥电视复合语言的优势,就必须正确处理画面与有声语言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在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就会大大削弱甚至湮没电视复合语言的优势。例如:  相似文献   

14.
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应有好的文字说明。但一些摄影记者往往只注重如何构图和画面剪裁等,至于照片说明则常常不被重视。其实,新闻照片文字说明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大提升照片的阅读率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我国电视摄像的具体工作内容来看,在此过程中避免不了要对拍摄事物进行瞬时拍摄,这就需要摄像师具有良好的画面捕捉能力,才能为受众呈现出优质的镜头。本文主要阐述画面捕捉能力对电视摄像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摄像师开展画面捕捉工作的因素,最后详细分析了提高电视摄像工作中画面捕捉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我国电视摄像工作有序开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个电视媒介不仅要创造优质的电视节目,它还应把电视节目的优点告诉观众,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电视产品的形象。将电视节目的宣传、包装与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等心理学知识相结合,让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宣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较大地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在电视节目的包装、宣传中应用心理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制造悬念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视行业特别是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现已不局限于电视荧屏这一"大屏",电脑屏幕"中屏"、手机等移动媒体"小屏"终端分散着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的受众,单一以电视终端为收视调查的手段,已难以准确反映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结果,重建收视率调查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节目拍摄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各种类型的拍摄互相配合,例如即兴拍摄、瞬时拍摄等等,因此这就对电视台摄像师的画面捕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具备综合的素养以及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对画面捕捉的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捕捉到的画面的质量。本文主要对画面捕捉的概念、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电视台摄像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找到提高他们画面捕捉能力的方法,为电视艺术的进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王文利 《新闻知识》2000,(11):39-40
新闻照片要想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拍出新意。新闻照片的新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新,一是形式的新。在新闻摄影界人们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凡是对着新闻事实拍摄下来的照片,都是新闻照片,其实不然,并非所有的瞬间都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内容的新表现在必须是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形式的新指的是对截取的新闻事实瞬间形象的表现要新,即瞬间的画面组合──构图要新颖独特,能够赋予新闻照片更深的内涵和视觉愉悦。新闻照片主要靠形象说话,要拍出有新意的新闻照片,首先要善于捕捉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朱向东 《视听界》2000,(3):34-34
我们通常会在一些新闻性电视节目里看到这样一些画面:如果去掉声音,你将完全不懂它的意图。这样的画面有不如无,更谈不上表现力了。要发挥电视的优势,画面的单义性追求成为必要。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点呢?我认为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电视画面的造型手段,并有效运用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