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还有一个成语"心灵手巧",原意是"心灵+手巧",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心灵才能手巧",还可以理解成"手巧更能心灵".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脑,从生理学角度看,手指与大脑相连的神经最多,通过运动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脑,延缓脑细胞死亡时间.陶行知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  相似文献   

2.
<正>"向学生心灵更深处"是指走进教育对象心灵的深处,这是一个为人师者必须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因为人的根本在心灵,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真正走进人的心灵深处;还因为教育就是一件雕刻心灵的工作,当一位班主任把对学生心灵的雕琢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时,他就走进了一个伟大的境  相似文献   

3.
孔子"命"的思想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必然性,同时又强调人要尽自己所能来做一切事情,不应消极悲观,做到"尽人事,听天命",而非"听天由命"。孔子的"命"观启迪人们应该有君子的智慧,居易以俟命,而非小人的行险以徼幸,应该做到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可以这样说,没有情商的教育即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培养学生情商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是活泼开朗的生命,活生生的人儿,他们不是冷冰冰的机器零件,他们有最热烈最纯真但却往往最脆弱最稚嫩的感情。成长中的他们,需要老师尽一切所能耐心培养,尽一切所能倾心爱护。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代心灵哲学及神经科学的最新成就,章用自我意识的概念来分析、论述脑死亡问题。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动物,人的所有精神事件都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放电活动来实现的。随着大脑的死亡所带来的神经元永久性损伤,大脑重新实现精神事件和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随着记忆的消失,主体的自我认同也随之消失。章不认为关于脑死亡的判断是一个价值判断;脑死亡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支稳定、负责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的基石,也是减轻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的确,要想实现集体的这种作用,成为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致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作保障,并由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团结和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前进,去实现班级中制定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教师应该喜欢读书,做到以书为伴、晨昏相亲、形影不离。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教师读书有什么好处呢?我想,大概有六大好处——第一,净化心灵。有人说:"书是灵魂的粮食,不读书灵魂就会饿死。"教师要改造、净化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虽然植物是没有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物,但它们并非只是静静地待在原地,它们之间也能相互交流。那么,植物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空中私语:植物之间有秘密"语言"植物们不能举行聚会,或是相约外出看电影,但它们同样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随着定时拍摄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间隔相同时间拍摄到的影像记录观察到,在茂  相似文献   

9.
读心为魂     
<正>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话说得确实精辟,但我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的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  相似文献   

10.
正以爱为圆心"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是李镇西老师的精彩感悟。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良好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之上,良好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能做班主任的老师,必须是充满爱与关怀的老师。心中有爱,才会亲近学生,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痛学生之所痛,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平等的朋友式关系。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乐于接受教育,班级存在的隐性问题和学生心理问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念好"四心"经。一、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教育者,爱胜过一切。"这句话让我深知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的重要性。这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这么长久地支持《阅读与作文》,新的学期开始了,祝大家一切顺心!新的学期,我们将《阅读与作文》的栏目设置做了一下调整,力求使其风格更贴近广大师生,使其真正做到"与课堂相伴""与成长相随""与心灵相通"。下面我就把主要栏目向您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夜里独自在海滩,当老母亲唱着沙哑的歌,一面来回地轻摇,当我观望着晶亮的星星,我想起宇宙和未来的音谱上的一个记号。一种巨大的类似联锁着一切,一切星球,长成了的和未长成的,小的和大的。太阳,月亮,行星,一切的空间距离,不计远近,一切的时间距离,一切无生命的形态,一切灵魂,一切活的躯体,尽管它们永远是这样不同,或者在不同的世界中,一切气态的、液态的、植物和矿物的历程,鱼类,兽类,一切的民族,肤色,语言,野蛮,文明,一切在这个地球或别的星球上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实体,一切生命与死亡,所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种种,这种巨大的类似维…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场合许多媒体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等美好赞誉.然而,这种理想化、完美化的职业标尺与教师的现实生活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有心人只要去基层调研一下,就不难发现:要教师做一个纯粹的"春蚕"、"蜡烛"、"人梯",要教师把自己人性中的一切"私欲"、"利欲"统统抽排干净,乃至一切行为都交给所谓的崇高目标来支配,并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理解和认同,甚至让他们非常反感.  相似文献   

15.
自然有多大,心灵就能包容多大.正所谓"干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心灵能容纳百川,正是有了这"百川",才会做到有容乃大.自然与心灵是息息相通的,当你还身处闹市时,不妨让心灵休息一下,为心灵找个家.红日、明月、星空、大地、山水都将是你心灵的按摩师.放心把心灵交给它们吧,让它们洗涤你的心境,净化你的灵魂,使你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得到最美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为人师时,我们或曾在誓词中说:"以灵魂唤醒灵魂;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慰藉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引智者,是引导学生心智日趋完善的人生导师。古语也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解决心中的诸多疑惑,做孩子的心灵煲汤师,对于"特异学生"尤要如此。为何要称"特异学生"呢?当代"90后"、"95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往往是自我、叛逆、个性、非主流、不独立……他们个  相似文献   

17.
<正>很喜欢《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的这样一段话:"人的成长需要灵魂与智慧和谐发展,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功利的技术和专业等方面的学习,更应该关注灵魂、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这段话很有力量,它说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那就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气象万千的人,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成长的光明。李志欣老师的《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启示。李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特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学校管理中既有机会又有平台、既能自主又有扶持的校长,理应有广阔的胸怀、新颖的视野,尽己所能地朝着名校长、教育专家、教育家的方向迈进.有理想的校长应做一个"三心"校长. 做有善心的校长 教育是最神圣纯洁的事业,校园是最美好安全的场所,一校之长首当其冲地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以善良之心对待教师、对待学生,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业发展负责.卢梭说: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学校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培育师生的道德情操,磨练师生的意志品质,就在于让师生拥有美好的品德,善良则是一切美好品德中最绚烂的一朵.  相似文献   

19.
从工作那天起,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能教师做不到像医生拯救病人的生命那样去真正的拯救人的灵魂,但是,能做到的就是要做一名关爱学生的老师,让爱的光芒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也能传递这种爱.  相似文献   

20.
高川流水账     
清晨 5:45。伴着闹钟刺耳的音乐声,我的大脑有了新一天的第一感觉。我的大脑与我的躯体总是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大脑里装的是学习,躯体上盖的是休息。末了,沉重的大脑像往常一样驯服了疲惫的身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