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碎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为品牌碎片化传播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品牌碎片化传播以信息自传播为基本方式,其关键是要有效引导分散传播者、发挥碎片化内容的驱动作用、创设品牌负面传播防范机制。社会化媒体传播价值、受众微化体验需求、内容传播力、"扩散—整合"互动机制对品牌碎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传播策略包括:平台信息整合传播、沟通元驱动、传播纠偏的互动导向。  相似文献   

2.
刘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75-76
后现代主义中的碎片化的理念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认知,为了满足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速食"需求,短视频创作者将网络影视作品整体分解成部分,以碎片化传播模式满足了受众的自主需求.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分析和挖掘网络影视的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以及优劣势,并且指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表现,探索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优化、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展开新的图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作为传播视域中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网络语言亦不例外。文章探讨了语言碎片化给网络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胡琼华  张敏 《编辑之友》2017,(12):38-43
在信息过载、受众碎片化以及受众信息接触习惯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出版社在认识到微信平台具有的社交价值与媒介价值的前提下,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纷纷开展微信营销传播.为解决出版社微信营销传播存在的问题,文章建议从明确定位与传播路径、设立差异化识别系统、丰富内容主题与实行多样化表达、建立综合性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策略优化.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在为网民带来丰富的应用服务的同时,也使网民零散地分布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表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的特征。而广告活动要想顺利地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则必须对"碎片化"的目标受众加以整合。基于此,文章在系统总结网民群体"碎片化"特征的基础上,从传播技术、传播方法、传播内容与传播模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广告活动的整合策略,由此为当前的网络广告营销活动提供必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奕繁  杨丽英 《今传媒》2023,(5):144-147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信息传播主体碎片化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碎片化三个方面。为有效适应信息碎片化传播,本文结合“微观叙事”与“宏观指导”,提出了要强调个性化“分众”施教,以“感”“理”思维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旨在为信息碎片化传播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正 《声屏世界》2013,(3):47-48
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百花齐放,对于快消品行业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消费者的信息碎片化及全媒体传播的媒介碎片化,如何抓住消费群的眼球?我个人认为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坚持线上线下整合传播策略。我们品牌处于起始阶段,未来3-5年将逐步在全国建立品牌知名度,主流媒体的选择必不可少,然而,该如何合理有效传播?首先要根据营销战略和市场  相似文献   

8.
张培 《传媒》2021,(3):77-78,80
移动媒体时代,文化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等成为文化传播新的关键词,如何快速转变思维,实现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当前国际传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实践,重点分析了移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契机与策略,以期为优化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碎片化传播如何作用于短视频谣言。研究发现,碎片化传播深入到短视频谣言的产生、扩散、生存及监管等诸多环节并产生重要影响:碎片化内容的任意拼接致使信息变异;受众的碎片化参与进一步引发“众声喧哗”;碎片化消费为短视频谣言提供了新的市场生存环境;碎片化传播加大了短视频谣言的鉴别难度。  相似文献   

10.
侯沁奕 《新闻世界》2011,(9):127-128
本文通过分析碎片化传播背景之下,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及其编辑特点,以新华手机报(四川)为例,提出手机报编辑过程中突围的策略,以期对手机报的编辑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用户时间日益碎片化的趋势正在迫使传媒业重新思考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策略。2016年,内容生产与开发者的产品设计无不对应用户时间碎片化这一趋势,并且不得不为适应用户使用场景重新调整内容生产策略。由于智能手机大面积普及、网络覆盖率提高、移动社交热潮的冲击与用户时间碎片化的趋势等原因,短视频被视为新的投资风口,各类平台重金支持下,新闻类短视频也大举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1,(11):119
策略是广告运动的灵魂在媒体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做媒体策略越来越难,可媒体策略却越来越重要。策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传播效果。如何去推广?费用如何花?如何花在刀刃上?刘亚松谈起媒介策略,两个小时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3.
从Twitter看网络传播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twitter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工具与以往传播工具的不同。并以Twitter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后现代网络传播模式中,用户参与信息传播、信息传递"碎片化"导致的内容"碎片化"和受众结构"碎片化",并分析了信源可信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新闻知识》2012,(9):50-51,42
公共关系、文化消费、媒介传播的碎片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碎片化"的显性表征;在诵读传播中,"碎片化"的指向则是必须有一个能满足相对狭窄传播的媒体碎片微观承接,从而具有不可再分性、具体指向性、自由选择性等特征的"诵读传播载具"。传统诵读创作具有了"碎片化"基本元素,进而使阅听人接收诵读传播更具"碎片化"导向性。同时,以阅听人为导向,进而对碎片化受众进行微观承接、对应传播,则需有效地对阅听人诵读体验心理进行研究,有效建立"诵读文化体验中心"。  相似文献   

15.
靳凯 《新闻世界》2014,(7):285-286
微电影是web2.0时代的产物,它的盛行集中体现了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在网络上可以引起很大反响,产生连锁式的传播效果,这与它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而微电影的叙事特质也深受碎片化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质。本文借助微电影这一传播工具,试从信息传播碎片化这一现象入手,分析微电影碎片化的成因、表现和问题所在,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发展轨迹和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6.
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多元化的一个体现,因此也可以将碎片化理解为多元化。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使社会碎片化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社会碎片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由于文化程度与职业的不同,人们对媒介所需的内容也不同,从而造成了社会角色的碎片化。社会角色的碎片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受众所需信息的碎片化,就如同栏目专业化一样,中央电视台有十四套,分别对应不同的受众。大众媒体逐渐细分并形成了众多的小众媒体,本文将谷阿莫讲故事系列作为小众媒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谷阿莫的X分钟看电影系列的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受众类型等,以期得出小众媒体的生存之道以及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受众理念、媒介资源、宣传模式等发生了一定的革新与改变,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来临给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如何提升编辑理念,进而提供受市场欢迎、受受众关注的出版物等方面,对媒体和出版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碎片化时代的特征,探究编辑如何革新理念,适应碎片化时代的高传播速率、高信息容量、多样化信息需求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焦若薇 《当代传播》2012,(2):79-80,86
在对外传播综合系统中,由于技术的进步,中国大众传媒已具备一定影响力,逐渐构筑起国际传播现代构架。然而,在非大众传播领域,中国却相对有些滞后。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对外传播中承担了重要职责,但由于我国传统传播机制、传播策略存在偏差,致使新疆地区对外传播活动存在渠道单一、缺乏体系、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现象,影响了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欢 《出版广角》2015,(17):158-159
碎片化一度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弊端,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逐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我们应站在传播模式变革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它的价值。碎片化传播打破传统的传播秩序,正悄然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魏艳君  彭熙  朱德东 《编辑学报》2016,28(4):378-380
在全民“碎片化”阅读时代,学术期刊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进行碎片化传播.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应具有话题新颖、内容实用、特色鲜明、互动性强等特点,传播内容不是纸质期刊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而是自身内容的再创造和范武革新.学术期刊需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确定传播类型、选择合适传播平台以进行碎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