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何春奎 《师道》2006,(3):33-33
教学《陈涉世家》,两课时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我留给学生朗读、理解。在一片琅琅书声中,我看到一个学生拿着书指指点点,与周围的同学讨论,看似愈来愈激烈。我便叫起他,问什么问题,说来大家听听。“我不同意书上对‘苟富贵,无相忘’的注释。”我一愣,不会吧?但转念一想,让同学们来讨论讨论,也可增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便对他说:“谈谈你的看法吧。”“书上的翻译为‘如果今后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我觉得应该这样翻译: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大伙的。”“对,应该是这样。”刚才与他讨论的几个同学也在下面附和着,当…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订阅了《小学青年教师》。事实证明,它不但没让我失望,相反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离不开它,我成了《小学青年教师》的一名忠实读者。在林林总总的小学教育杂志中,《小学青年教师》是一本最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刊物。编辑老师们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几乎每一个栏目我都喜欢:“卷首语”文字优美,理论性与指导性并存;“讨论吧”中涉及的都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见仁见智的讨论中,有利于思维的互相启迪;“教育文稿写作辅导”指导性很强,我就是从这里迈入了教育文稿写作的殿堂。刊物贴近教学,与课改同步,是…  相似文献   

3.
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探讨了启导-自学、讨论-总结、练习-纠错“三步曲”课堂教学法。教学实践证明,“三步曲”课堂教学法的运用使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韩愈《马说》有这样一句话“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对其中的第二个“有”字几乎所有注本都不去探究其为何意 ,大概以为不注自明吧 !人们一般都按“世上有了伯乐 ,然后才有千里马”去理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便译为“世上 (或‘世间’)有了伯乐 ,然后才 (或‘才会’)有千里马”。这样解释 ,在字面上似乎没有问题 ,但从情理上分析并不是没有问题。因为依此解 ,则有“世上没有伯乐 ,就没有千里马”。这样解显然于理不合。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 ,并非从属于伯乐而存在。有伯乐时有之 ,无伯乐时亦有之。下文“千里…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发展学生这个主体,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强烈,教学的效果就越好。但是,有少数教学观念陈旧的老师往往给学生设计“圈套”,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答案,上课喜欢听异口同声的“是”、“对”。这其中有不少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者,少数肯动脑筋、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如果有异样的答案,可能引来别人的哄堂大笑,有时还会得到老师“你坐吧”的“恩惠”;课下做练习或作业,有不少的喜欢抄袭作业、给别人对答案者,如果有不同别人答案的或做题思路“古怪”的,有时也会得到老师的“重抄”…  相似文献   

6.
王福明 《现代语文》2007,(5):102-102
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之一是对大问题的讨论、深究过多,而对最基础的字、词、句教学却有所忽视。有一位教师上《背影》,上课就欣赏歌曲《懂你》,接着让学生学唱、谈感受,下课前几分钟还让学生齐唱。围绕“唱歌”的时间达二十分钟之多,这是语文课吗?这是歌曲欣赏、歌曲学唱课。比如教《陈情表》,不去学习作者的“陈情”艺术,却带领学生来讨论“忠孝对今天的人来说有什么启发”。  相似文献   

7.
王慧芳 《考试周刊》2013,(81):39-40
语文阅读教学呼唤高效课堂.课堂的高效。源于教师的高效提问:摒弃一问一答的满堂问.以“主话题”引领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使课堂提问呈现简约美。“主问题”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提问的简约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理解、交流、提升空间。设计提纲挈领的“主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感悟,可以使师生从繁琐的“你答我问”、“一问一答”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围绕《孔乙己》的教学谈谈主问题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来,听了一些课,撷取两个教学片段来谈谈对课堂有效性的评判。片段一:《风筝》中“放风筝”一段的教学师:“幸福鸟”做好了,让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飞我们的“幸福鸟”吧。(生读写“放风筝”的这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陈涉世家》,两课时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我留给学生朗读、理解。在一片琅琅书声中,我看到一生拿着书指指点点,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似乎愈来愈激烈。我叫起他,问什么问题,说来大家听听。生1:我不同意书上对“苟富贵,无相忘”的注释。我当时一愣,不会吧,转念一想,让  相似文献   

10.
汪振德 《教书育人》2005,(10):56-56
据《扬子晚报》2004年8月5日报道:南京首家“发泄吧”近日在丹凤街开业。该发泄吧设有一个密封的房间,里面布置着音响及一些人和动物的充气模型,还有一个仿真橡皮人,发泄者可以拳打脚踢或砸摔模型及道具,音响同时模仿出求饶或痛苦的声音。“发泄吧”开业3天来,已有不少人来这里“发泄”。  相似文献   

11.
纠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纠错课是数学教学的常见课型。传统的纠错课是教师针对学生作业或考试中的解题错误,错在哪里就在哪里纠正,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对纠错课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瞄准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知识缺陷和能力缺陷,进行针对性训练。我选编和设计了一定数量的“易错题”和“陷阱题”,借以充分暴露大多数学生的解题错误。通过学生进行系统的练习之后,发动学生自己找错,自己纠错,进而从根本上克服错误,实现学生在解题能力上的“跃迁”。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初语课本选人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的注释是:“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这个注释将“得无”理解为“怎能不”,表示反问。可是《教学参考书》中这样解释:“‘得无……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表示推测的语气,意思是‘可能……吧’、‘或许……吧’。”两种解释意思有差别,语气截然不同,究竟哪种理解更贴切呢?  相似文献   

13.
所谓“磨课”,即年级备课组确定课题,探究课案,或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每当执教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就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素养、整体效果”五方面展开热烈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最佳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然后再由同一教师或另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如此“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的过程就是磨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快乐读书吧”中有关“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内容存在“似读非读”的情况。对此,教师可尝试基于“陌生化”理念加强导读指导,通过找准阅读指导的陌生处、生发阅读指导的兴奋处、搭建阅读指导的生长处、寻觅阅读指导的探究处等策略,让学生对原著经历从接受到理解、从“无意”阅读到理性阅读,在感悟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5.
寇阳 《广西教育》2013,(45):40-41
“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诗句真实地反映了现今学生的写作状态。“愁”是学生作文的写照,“新词”如何赋,“说”又如何打开束缚的枷锁?笔者认为,这需要给写作一定的自由度。传统的作文教学受应试理念、工具性的限制,大多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或拘泥课本、脱离生活、毫无新意,或从句式到篇章结构千人一面。这不但助长了假、大、空的文风,而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给予作文教学一定的自由度及生长空间,不仅能够解放作文教学,而且也是作文教学追求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维鼎 《湖南教育》2005,(10):26-27
陈璐的《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湖南教育》2004年第22期,以下简称《缺失》)指出语文教学中不可让“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只是一个例子,可能是篇幅有限,没有较为充分地展开。但我们不能低估其对语文教学“立言“”立人”功能发挥的现实意义。本想就着说几句,凑个热闹(编者在“编后”中也“欢迎发表看法”),后又听说不准备讨论,便放下了。近看杨莹在《湖南教育》2005年第5期上的文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历史的产物》简称《历史的产物》),以“历史的产物”为“理由”反驳陈璐的观点,便觉得还是说几句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讨论式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那么,什么是“讨论”呢?《辞海》解释为“探讨寻究,议论得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而讨论式教学就是在系列问题导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妈妈,对不起     
邱季  李炼 《广西教育》2007,(11C):13-13
“糟了,要迟到了!”我“噌”地从床上蹦下来。“吃完早餐再走吧,还来得及。”妈妈慢条斯理地说,“我来帮你梳头。”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犯较多错误,其中很多错误较为典型,教师通过“纠错”教学,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分析与理解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研究如何合理运用有效“纠错”的教学策略,以此帮助学生正确认知错误,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完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纠错”的意义,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纠错”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纠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活动,加强纠错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让纠错目标由“除错而发展”转变到“因错而发展”,让纠错素材由注重“预设”转变到关注“生成”,让纠错环节由“定”转变到“变”,因需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