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竞赛或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抱怨实验繁杂、时间不足,结果演示慌忙。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特设计了一套进行过氧化钠性质实验的微型化装置,它不仅适合于教师演示,而且也适合于学生实验。整个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效果良好,只需3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验证过氧化钠的全部化学性质。1 自制实验仪器材料5mL、10mL塑料针筒各一个,用干的圆珠笔2~3根,用红墨水润湿过的布条一段,墨水瓶一个,双孔塞一个,小青霉素瓶一个,火柴,木条。2 实验装置图(图1)在B装置的墨水瓶中铺上一层玻璃丝,上面铺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多功能喷泉实验装置的制作过程及应用,阐述了该套装置的优点。它不仅能够快速制备氨气、收集氨气、检验氨气性质,而且能引发氨气的喷泉实验、喷烟实验、倒吸实验,同时还能利用此装置继续完成其他气体的喷泉实验。装置连接简单、控制灵活、简单便捷、现象明显、耗时短、实用性强、能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没有氨气泄漏、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适合于教师演示,也适合学生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3.
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大连理科大学附中邢晓梅一、原理1.连通器原理。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二、特点与用途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时,教师必须手不离玻璃管,影响了教师讲课及板书;水银蒸气不利师生的身体健康,本实验装置旨在尽可能减少水银的...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和第五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按书上的仪器装置实验时,教师需事先制取氯气。教师在制取氯气的过程中以及在做上述实验时,都会有一定量的氯气扩散到实验室或教室里。由于氯气有刺激性气味,是有毒气体,因此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由于教室里氯气的气味很长时间不会消失,不仅污染空气也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这两个演示实验的装置做了改进,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取一支T型管(口径合适),用一支细玻璃管在酒…  相似文献   

5.
该教具是为无机化学原电池教学设计的课堂演示装置,见下图。其特点是可挂在墙上直接在教具挂板上进行原电池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教师的演示操作。该演示教具优于经典原电池实验之处是利用纸上点滴的方法进行原电池实验,因此节省了药品和仪器,同时操...  相似文献   

6.
1 Na2O2与CO2反应的演示实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化学(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在讲解有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只给出了化学原理,没有演示实验,讲解时缺乏说服力。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将原课本中氯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进行了全方面的创新,通过改进实验装置让教师更加安全方便地用于课堂演示,也让学生更清晰直接地观察到各种奇妙的化学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改进氯气的制取和性质演示实验装置,成功设计了两个绿色简便的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9.
化学演示实验无毒害装置初探郑代明(福建省邵武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操作,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一种实验,做好教材中的每个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生动的感性材料.同时可帮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使概念,原理更容易理解.在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行教材做电泳演示实验往往实验时间长,且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笔者通过反复实验,设计了一套全波整流装置,该装置利用照明电压全波整流,得到电压155V左右,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时间只需2min,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设计制作了臭氧气体的制取和表现其强氧化性的简易实验装置,填补了再前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个空白,它让学生能够真实观察到臭氧的存在,直观感知臭氧的性质,是一种简便易用效果很好的课堂演示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学化学有关气体性质演示实验的需要,以及目前城镇、农村中学教师制气、贮气和进行演示实验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这一贮气装置。  相似文献   

13.
势能演示实验的改进韦建明(广西天峨县中学547300)初中物理第一册188页8—11图弹簧具有势能演示装置的缺点是:不易找到合适的材料,操作不方便,演示时间长.木人用实验室原有的器材对这个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效果很好.取一支28mm×28mm的试管和一...  相似文献   

14.
用高一教科书上制取氯气的装置来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性质的实验弊病较多: 1.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的性质实验时,需收集好几瓶氯气才能完成演示实验,每当换瓶时氯气会扩散出来,污染空气,对师生的健康危害极大。 2.用MnO_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温度稍高时制出的氯气便不纯,有氯化氢气体混入,影响实验效果。 3.在演示次氯酸使色布褪色的实验时,还要把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搬到教室,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5.
高一化学课本介绍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只安排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没有安排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实验。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这一反应现象,我根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的反应原理和初中课本上讲的适当的温度和足量的氧气是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设计了一个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氧气和放出热量使脱脂棉燃烧的实验。并利用塑料洗发液瓶、一次性输液器导管及其调速夹、圆珠笔芯及其铁皮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运动的合成演示实验在演示时存在以下缺点:①由于是手动,移动玻璃管时不能保证匀速;②演示时连贯性、对比性差;③蜡块运动径迹不能显示。为此,很多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大都采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实验,显然这样做是不可取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实验要求,较完美地制作出运动的合成演示仪。该演示仪器操作方便,演示效果理想。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改进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二化学课本《必修》52页《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课堂演示实验前,教师要事先制取CO,并且收集在贮气瓶里。上课时,把整套装置搬上讲台,实在太麻烦。这个实验.我做如下改进.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简单易懂的气体热胀冷缩演示实验四川井研县电教站雷安良小学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为气体是一种看不见的物体,如不通过实验,学生对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不易理解,达不到教学目地。笔者采用了下面的实验装置进...  相似文献   

19.
硝酸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演示实验,教材安排了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但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会造成有毒气体泄漏,实验现象不太理想,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且产生的NO、NO2没有综合利用等。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铜与浓硝酸反应演示器,经使用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超重、失重演示实验的再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重和失重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必修)的学习内容。 对于中学生而亩,这些概念,不易理解,若在新授课中,配上适当的演示实验,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而一般中学的实验室又没有专门的器材来演示超重和失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利用身边物品来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设计该演示实验的关键在于怎样把超重、失重过程的瞬间效果定格显现出来。以前很多教师采用如图1的装置,手突然向上或向下加速运动时,让学生观察测力计读数,并与静止时的读数相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