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荀赋     
荀卿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赋"命名其作品的文学家。奠定荀子在赋史中地位的是他的两篇作品——《赋》及《成相》。《赋》今存其书中,刘向《叙录》本编在最后一篇,即第三十二篇,杨惊《注》本列在第二十六篇;《成相》亦存书中,刘本在第八篇,杨本在第二十五篇。杨于《成相》篇题下注目:"《汉书·艺文志》谓之‘成相杂辞’,盖亦赋之流也。"杨认为《成相》亦赋作,所以,荀赋存世者有此二篇。二篇赋作存在的问题相当多,本文摘要讨论之。  相似文献   

2.
火攻"三篇     
《今传媒》1998,(2)
「火攻」三篇【编者按】民藏《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手抄本中有《火攻》篇,武经七书本和银雀山汉墓竹简本也有《火攻》篇。现将三篇《火攻》一并刊出,供读者相参考辨一、张藏本《孙武兵法》第六十四篇《火攻》【孙武兵法·第六十四篇火攻】见敌难服,动火也。故火攻有五:...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7日是我国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戴文葆逝世四周年,宋木文先生写了三篇怀念戴文葆的文章。前两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编辑》和《出版发行研究》,本刊特发表其中第三篇和邵益文先生的文章,以缅怀这位编辑出版先行者。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9,(2)
兹“笺理”一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对《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研究本》的若干篇文从文理内容上予以分析综合的阐述,下篇除对余下的第六十四篇《火攻》和第六十七篇《八阵》两篇予以阐述外,还对《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研究本》在录印校中的讹误予以校理。书籍文字讹误,古已有...  相似文献   

5.
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标注有目无文的《士习》一篇,其实并未逸失。《士习》篇最早由周作人从十万卷楼抄本《实斋全集》中发现,并刊布在《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1943年第2卷第5期的开卷第一篇。由于时值日本侵华,且《馆刊》流通不广,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十万卷楼抄本《实斋全集》今藏国家图书馆,经查阅,《士习》篇确实保存在第5册之中。《士习》并非如周作人跋语所说是《文史通义》内篇《知难》的初稿,而是《感遇》篇的初稿。通过《感遇》与《士习》16则歧异文句的文本比勘,可微观考察章学诚对著述删润写定的不同形式,并进而体察章氏学术思想与行止心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最近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论述部分的《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的第一部分,《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中,提及范长江的两篇通讯。这两篇通讯发表在1942年9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本刊现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电文和范长江的两篇通讯刊登如下,以供读者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7.
去年《首都经济信息报》发表的《关于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连续报道》,在今年北京市第八届好新闻评选和全国经济信息报刊第四届好稿评选中均获得了一等奖,并博得了最高选票。我是这一报道的组织者,为了提倡记者和通讯员敢于触及“热点”同题报道,我把粗浅体会概述如下。这组连续报道共五篇。第一篇是《不可阻挡的浪潮》,主要介绍了北京房改的概貌;第二篇是《破旧立新的使命》,介绍房改的意义和面临的艰巨任务;第三篇是《独具特色的模式》,介绍了北京在房改中采取了不同于外地的独特做法;第四篇是《冲击开拓的旋律》,介绍了北京市干部群众在房  相似文献   

8.
《汉志·诗赋略》把赋分为四类,其中第四类是"杂赋"。"杂赋"共12家:《客主赋》十八篇,《杂行出及颂德赋》二十四篇,《杂四夷及兵赋》二十篇,《杂中贤失意赋》十二篇,《杂思慕悲哀死赋》十六篇,  相似文献   

9.
《曾子》十篇,第1篇论君子的“学道”;第2、3、4、5篇论家族的“孝道”;第6、7、8篇论执政的“王道”;第9篇论君子的“士道”;第10篇论圣人的“天道”。它比《论语》章法进了一大步,总体上展现了人生发展的自然历程,知行统一地概述了“宗圣公”的“五道”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字之差     
一九六三年八月六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劳动和革命》,今年一月三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将军和儿子》。这两篇通讯都是人民日报转载别的报纸的。前一篇的原  相似文献   

11.
1989年5月,日本筑摩书房出版了《塞上行》的日译本,改名为《西安事变前后》。译本依据大公报馆1937年11月第1版第6次印刷本译出,另补入新华出版社1980年重版时沈谱同志所撰序文一篇。原本上篇中的5篇短文,在译本中除第1篇仍置正文之前作为全书提示外,余4篇分別放在下篇《行纪》第2、3、4、6章文末,用作本章评论。(新华本删去了《陕变后之绥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著录《说苑》二十卷,其提要部分须辨误有几处,隋、唐志并不皆同;"十五篇"当是"十三篇","与旧为二十篇"当是"与旧为十八篇";"阳嘉"误,当是"鸿嘉","阙第二十卷"误,当是"阙第十三卷";曾巩所整理的《说苑》乃十八卷,阙第十三、第二十(《反质》)两卷。《四库全书总目》所言"曾子固所得之二十篇"有误,曾巩并未得二十篇,乃是十八卷,且"疑者阙之"。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征文中,我省提交的7篇档案学术论文,经组委会专家组评审,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其中一等奖获得者韩峰、雷稚蔷受邀大会发言。韩峰以《论"档案记忆"对"社会记忆建构"的作用》为题,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详细讨论了"档案记忆"对"社会记忆建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雷稚蔷以《档案馆组织创新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感录”是《新青年》评论社会和时事的一个栏目。最初见之于该刊一九一八年四月第四卷第四号。刊载时每期三五篇不等。开始时各篇没有单独标题,从第五十六篇起才在“随感录”的总题下有各篇的题目。在整个《新青年》的出版中,一共发了一百三十三篇“随感录”。鲁迅为该栏撰文始于一九一八年九月份第五卷第三号,即“随感录”第二十五篇。起止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第六卷“随感录”第  相似文献   

15.
《按价值规律办事的关键——正确对待农业,平等对待农民》是一篇记者述评,发表在1988年4月12日的《农民日报》一版这是我们农民日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组织的四篇记者述评系列报道中的最后一篇。在此之前发表的三篇是:《不按价值规律办事的背后——决策的城市倾向》;《要把农业放在被保护地位》:《不讲价值规律农民岂肯下本——谈农产品波动与农业投资减少的原因》。这四篇报道都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以记者述评形式,对我国农村前进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有益探索,是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纪事     
自治区第四届好新闻评选揭晓自治区新闻学会主办的全疆第四届好新闻评选(报纸系统),历时7天于4月2日在乌鲁木齐揭晓。维、汉、哈、蒙、锡5种文字报纸共评出1988年度好新闻作品150件,其中包括:特别奖一篇(汉文版《新疆日报》评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特等奖1篇(维文版《新疆日报》通讯《团结的盛会》),一等奖作品20篇(汉文7篇,维文8篇,哈文3篇,蒙文2篇),自治区首次设立的舆论监督奖2篇。有41家报社参加了这届评选活动。经过基层单  相似文献   

17.
《文史知识》2002年第8期第91页刊登了一篇题为《用错“家书”》的文章。该文开头云:“吴小如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在北大时曾得亲炙受业的机会,成为他的入室弟子。”笔者以  相似文献   

18.
几点读后感     
一篇好的文字,能使人激发情趣,振奋精神,开拓思路,引起联想。近读《新闻战线》第十一期许实同志的《<街谈巷议>浮想篇》,即有此感。这篇文字,全是真情实感,经验之谈,给同行以启迪。启迪之一:“少食多餐”。读者看报,喜欢生动活泼的短文。新闻工  相似文献   

19.
《史传》     
《文心雕龙》里第十六篇《史传》,第十七篇《诸子》,是讲先秦两汉的散文的。我国先秦散文,就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汉的散文虽然有了发展,不限于这两类,可是最主要的还是这两类。因此,在这两篇里我们可以看到刘勰对先秦两汉散文的看法。《史传》篇里前面的部分是讲历史著作的演变的,跟写作的关系不大,这里就略去了。后面的部分是讲历史散文的写作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北京档案史料》2009年第2辑特推出专辑《档案中的五四》以为纪念.该专辑收录的史料包括曾经公布的史料5篇,在原有史料基础上增补史料3篇,新公布史料5篇,共计1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