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江西理工大学坚持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课程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同度和对课程的满意度,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促进具有江西理工大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某院一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公共基础课。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如何深挖思政元素,做到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情怀、敢于争先、勇于创新、忠诚担当等思政育人元素润物无声地浸润到课程各项教学内容中,将成人育才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对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教学实施、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存在问题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究。  相似文献   

3.
“形势与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又带有权利的政治色彩。在新历史条件下,“形势与政策”教学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学机制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培养大学生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4.
戴初  陈瑞生 《广西教育》2014,(47):185-186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好“三引”工作,改革课程设置,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协同社会和市场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校“两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两课”教育势必要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进行机制创新。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 ,“两课”机制创新可以网络课程为突破口 ,进行“两课”网络课程建设 ,以实现“两课”的整体改革 ,真正达到“两课”教育的目的。一、“两课”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两课”是对青年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公共基本课程 ,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学习的政治理论课。“两课”开设以来 ,为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加强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近年来,各高校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本科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全体师生的共识,高校通过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教育体系、夯实校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各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工作,开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高校应立足优势学科,依托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好项层设计,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开展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陕西“双一流”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Probit逐步回归法,深入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满意度提升路径。结果发现:创新创业培养环节中课程设置、实践建设、服务系统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满意度都存在着显著正向影响,而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却不显著;课程设置、实践建设、服务系统和教师教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吸收水平都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知识吸收水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满意度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知识吸收水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满意度有中介效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应立足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差异化,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吸收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大思政”格局和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以“互联网+”大赛为例,在充分解析“互联网+”大赛核心评审指标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从“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模块构建、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反馈等四个方面,建立“互联网+”大赛促进思政育人实现途径闭环体系,并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以及“互联网+”大赛赛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充实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工程理论视角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模式,有助于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系统工程理论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全程化培养、全员化参与和层次化教育.由此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新的高校共青团创新创业“3234”人才培养模式.“3”就是抓好一个主线、建好一个学生会职业发展部和举办一年一届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节,“2”就是上好两门就业类课程和建设两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3”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软件外包服务设计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大赛事,“4”就是加强学院与通过四年学习走上社会的毕业生的交流,让毕业生和企业意见回归.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而“大学语文”课程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思维方式.文章试从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化转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三方面探究“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创新的可行性,深化“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好“三引”工作,改革课程设置,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协同社会和市场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师乐  胡平 《职教通讯》2023,(5):65-71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既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育人改革的基本需要,更是指导高职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通过厘清“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耦合,剖析“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统一性,构建“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师资保障体系,以期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从而助推构建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以必修和选修课的形式计入学分管理。但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现状来说,重理论而轻实践是广泛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核心来构建“教、学、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学生存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色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坚持“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百花齐放、协同创新”原则,整合学校资源,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色平台”,完善“特色平台”实践创新教育资源,制定相关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群,实施“点-线-面-体”的课程群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国家、社会培养大批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体制机制、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还面临困境,与新时期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存在明显差距。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训练等关键领域改革,构筑“多元协同”机制,搭建多维度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全覆盖的双创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敏坚 《职教论坛》2006,(5X):23-2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枝参与挑战杯比赛。从高职院枝“挑战杯”工作情况着眼,总结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创新教育和指导创新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资源短缺,导致缺乏系统的课程规划和设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探索一种融合传统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个课程模块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系统性,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增强了专业教育的实际应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跨专业融合中存在的课程设置静态化、师资培养难度大、平台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跨专业动态融合的必然要求。面向学科竞赛,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跨专业融合存在的工程与管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矛盾,提出了跨专业动态融合机制构建的三个基本问题,包括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测评为出发点,围绕商业模式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构建虚拟教学团队、建设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库三个层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 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高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情况,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0.
电类专业低年级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电类低年级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电类专业低年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引导,应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思想原则,“软硬并重”;应对低年级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育,开设实践性课程,对学生选择实践项目、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及培养工程素质等方面进行引导;应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培养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