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朝三暮四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成语解释原比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物。后来比喻反复无常。◆成语故事战国时候,宋国有一个老人,非常喜欢猴子。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左邻右舍都称他为“狙公”(狙,古代指猴子)。日子一久,狙公和猴子居然能沟通了。狙公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几年之后,他的手头越来越不宽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他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还是照例给你们四颗橡子,而晚上给你们三颗橡子,不知你们同意不同意?”猴子们听…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宋国有位狙公[狙(ju):猕猴,狙公:养猕猴的人,]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早晨给猴子4支橡子(一种猴子的食物),猴子十分高兴地吃了,到了晚上,再给它3支,猴子就大吵大闹,可他每天也只有这几支橡子,于是他改为早上给3支,晚上给4支.  相似文献   

3.
成语"朝三暮四"有一个典故:宋朝有个人养了一大群猴子。他对猴子们很好,猴子们生活得也很快乐。可是,天长日久,喂猴子的粮食就不够了,于是这个宋朝人便向猴子们宣布:"以后给你们吃的橡子,早上三粒,  相似文献   

4.
一鼓作气     
《小学语文教学》2005,(11):51-51
春秋时代,宁国有一个人,养了一大群猴子。这些猴子能够听懂主人的说话,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家里穷了,想限制一下猴子每天吃的粮食,于是对猴子说:“每天给你们吃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猴子们听了,部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主人又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吗?”猴子们听了,都趴在地上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5.
孙薇 《四川教育》2014,(11):24-24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分橡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很高兴.桃子的总数没有改变,只是分法做了调整,猴子们的情绪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
朝三暮四     
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这则庄子寓言讲的是,养猕猴的老翁给猴子们分发橡子,老翁说:“早上发三个,晚上发四个。”猴子们听了都非常愤怒。老翁便说:“那就早上发四个,晚上发三个吧。”猴子们又都高兴起来。  相似文献   

7.
庄子曾经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养猴子的老人,拿着栗子去喂猴子们,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可以吗?”猴子们非常生气;聪明的老人就改口说:“那么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怎么样?”猴子们全都高兴地跳起来。  相似文献   

8.
从前,在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他非常喜欢猴子,所以养了许多。他很了解猴子,猴子们也能够懂得他的意思。为了让猴子们吃饱,他减少了家里的粮食。不久,他家的粮食不够吃的了,他就想减少给猴子们的食物。但他怕猴子们不会听他的。于是,他先哄骗它们“:如果早上我给你们三个栗子,  相似文献   

9.
庄子曾经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养猴子的老人,拿着栗子去喂猴子们,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可以吗?”猴子们非常生气;聪明的老人就改口说:“那么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怎么样?”猴子们全都高兴地跳起来。这个故事很具讽刺性。“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实质上都一样七个,只是形式上玩了点花样而已。或许最先进入眼睛、耳朵的印象,往往最容易引起你不经大脑的情绪反应。猴子之所以对“朝三暮四”生气,是因为第一个印象只有“三个”,太少了。而对“朝四暮三”的第一个印象却是“四个”,比较多,当然高兴起来。至于三个加四个,与四个加三个…  相似文献   

10.
<正>“我读的故事是《朝三暮四》。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很喜欢猴子。老人宁可减少自己和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他决定限定猴子的食物数量。但是,他又怕猴子不同意,就说:‘以后,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实吃,晚上四颗,可以吗?’猴子们一听都十分恼怒地站了起来。老人想了想,又说:‘那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总可以了吧?’猴子们一听,高兴得在地上打起滚儿来。”蛋蛋磕磕巴巴地读完,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11.
朝三暮四     
从前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他每天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作早餐,四颗栗子作晚餐。经过一段时间,老人再也负担不起了。于是他问猴子:“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给你们四颗栗子,可以吗?”猴子们听了很不高兴,它们生气地跳来跳去。“那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怎么样啊?”老人问道。猴子们见能得到四颗栗子作早餐都很高兴。但是它们有意识到晚上只能得到三颗栗子,它们被欺骗了。AT DUSKTherewasanoldmanwhokeptagroupofmonkeys.Everydayhefedeachmonkeyfourchestnuts(栗子)forbreakfastandanotherfourforsupper.anymore.Soheaskedthemonkeys,“canI…  相似文献   

12.
朝三暮四     
春秋时,宋国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人们叫他狙公。猴子越养越多,食物就成了问题。狙公打算减少它们每天的食物,把每天的栗子由8颗改为7颗,又怕它们不顺从自己,因此想了一个办法。一天,狙公对猴子们说:“以后,我每天给你们吃栗子,早上3颗,晚上4颗,够吗?”猴子们听了,顿时又跳又叫地吵闹不体。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在呈现矛盾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冲突,通过认知上的不平衡,激发探究欲望。实践证明:对于一波三折的知识矛盾,学生很有兴致迎难挑战;对于平淡乏味的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动力。例如在教“加法交换律”时,我在知识引入处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猴子,他对猴子说:“我早上给你们3个桃子,晚上给你们4个桃子。”猴子都不高兴,  相似文献   

14.
特别的礼物     
<正>猴子从朋友的聚会上回来时,天已经黑了。他走到家门口,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猴子进屋打开灯一看,原来是一只鞋子。嘿,这不是自己早上扔到门前池塘里的那只破鞋子吗?怎么又回来了?真是奇怪!猴子捡起鞋子,又把它扔到池塘里去了。第二天早上,猴子打开门,咦?真是怪事,那只鞋子又水淋淋地躺在门口。"这是谁干的啊?"猴子生气地说。他拿着鞋子左看看,右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4)
有这样一群聪明的猴子,它们为晚上吃的栗子是四颗而早上却只有三颗而气忿,于是主人一狠心,一跺脚,说:“以后给你们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儿们心里却乐开了花。自以为聪明的猴子们哪里知道,早上多出的那颗栗子,是从晚上那四颗中“挪”出来的,它们连半颗栗子都没多得到。  相似文献   

16.
正当大家拿不出主意的时候,猴子从树上跳了下来,说:“小狼王出题考咱们,咱们难道不会出道题考考他。”“啊!这个主意非常好!”小熊两只熊掌用力一拍说:“猴子,出道题考考这贪婪的小狼王吧!”“我出道老山羊分桃的题目给他做!”猴子眨了眨眼睛说:“老山羊给三群猴子分桃子,如果只分给第一群,每只猴子可得12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二群,每只猴子可得15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三群,每只猴子可得20个桃。那么把桃同时分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可得多少个桃”?“老山羊分桃,好题目!我把这道题写在纸上贴出去。”小熊忙着找纸又…  相似文献   

17.
正大灰狼改吃素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不相信。他到玉米地里找吃的,吓得正在摘玉米棒子的猴子跳上树枝;他到萝卜地里找吃的,吓得正在拔萝卜的大白兔飞奔逃走;他到橡树林里摇橡子,  相似文献   

18.
这里是胡子伯伯的椰树林,今年的椰子长得又多又好,可是椰子长在高高的树顶上,请谁把它们摘下来呢?有两只猴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跑来对胡子伯伯说:“胡子伯伯,别发愁,我们是爬树的能手,我们来帮您摘椰子吧。你每天只要给我们吃点香蕉就行了。”这是两只非常勤劳的猴子,干起活来又快又好。胡子伯伯看着满筐的椰子,高兴得合不上嘴。他每天都拿最大最甜的香蕉送给猴子吃。有一天早上,胡子伯伯起得特别早,他走进椰树林,看见椰子树下有一堆一堆的椰子壳,那两只猴子还在树下呼呼大睡。胡子伯伯叫醒了两只猴子,对它们发了一通脾气。“…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猴子们终于明白自己被耍弄了--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他们到手的橡子都只有七个!于是,他们群起而闹之.……  相似文献   

20.
几百只猴子,生活在日本某天然公园小山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年春天,小山上会长出许多竹笋,淘气的猴子就要掰折竹笋玩耍或啃吃。为了保护竹子,管理人员只好选个固定的地方,每天早上给猴子放足食物,让它们吃好吃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