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网络已成为最主要的大众传播途径,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新闻反转造成了伦理失范现象产生,主要表现为利益与道德、隐私与权利、盲从与理性等伦理冲突问题.对这些反转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由于技术层面、媒体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原因诱发这些伦理失范现象.针对这些伦理失范现象,可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把握以及后果应对等三个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媒体出现了一系列医疗报道失范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媒体违背新闻伦理而造成的。本文对医疗报道失范现象背后所体现的新闻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医疗报道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红旭 《今传媒》2011,(8):56-57
新闻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型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诸如揭露隐私、乱加评价、报道失当等伦理失范现象也是数见不鲜,本文拟将揭露这些伦理失范现象并提出一些宝贵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国慧 《新闻界》2012,(16):59-63
本文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我国媒体关系活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将媒体作为研究主体,从媒体关系的概念入手,窥视当今我国媒体关系活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及媒体在媒体关系运作过程中的非伦理、非道德手段,对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基于媒体角度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甘露 《东南传播》2014,(4):134-135
"李某某案"自2013年2月初被报道以来,由于涉事人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性侵案的特殊性质,持续成为新闻中的热点事件。案件相关情况及家庭情况被各方媒体翻了个底朝天,纵观报道的整个过程,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时,已经明显出现了媒介伦理的失范现象。热点新闻更需要理性报道,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舆论定位、报道内容、报道角度需要自我审视。本文以"李某某案"为例,分析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行为的表现,以期对热点新闻的报道中如何坚持理性报道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赵男 《新闻世界》2014,(12):179-181
郭美美事件前后持续发酵近三年,作为网络红人的她不断地制造舆论泡沫,今年8月全国各大媒体“起底郭美美”的报道使她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对于这次媒体统一口径的海量报道,明显出现媒体伦理失范的现象,引发不少质疑与批评。本文以“起底郭美美”报道为例,阐明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行为的表现,探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规避媒体伦理失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支纪强 《新闻世界》2010,(5):131-132
近年来,家庭暴力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众媒体对家庭暴力的报道已经从遮遮掩掩转变为大胆披露,希望以此来震慑施暴者。但这种过度追求真实和震慑力的做法,也暴露了媒体报道中存在的失范行为。如何规避媒体报道伦理失范现象,更好发挥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应成为业界人士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冯博 《传媒》2019,(9):89-91
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过度传播负面、娱乐、低俗化的内容,致使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愈演愈烈。这一方面损害了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也误导了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认知与判断,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通过合理的路径构建应对网络新闻标题失范现象的对策势在必行,这既要求网络媒体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能力,也要求进一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有理性、会思考的受众。  相似文献   

9.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中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其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影响.如今,网络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大大增强,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也日益增多.本文基于网络新闻目前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构建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实际途径,为网络背景下新闻伦理与法规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标题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标题党”是新闻标题失范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受众有着很强的误导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本文从现实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网络新闻标题失范行为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对“标题党”现象的全面审视,分析新闻标题失范现象的来龙去脉,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与原因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1.信息内容的失真。在"争夺眼球"的竞争中,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片面追求商业利益,提高访问量,制造轰动效应,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上网,误导  相似文献   

13.
论非正式媒体关系活动导致的媒体伦理失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关人员开展的非正式媒体关系活动会导致特定媒体伦理失范现象发生。媒体关系领域的研究者以公关人员与媒体人员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对相关现象进行了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试图对非正式媒体关系活动及其导致的媒体伦理失范现象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黄诗涵 《今传媒》2023,(3):18-20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成为了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公众快速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媒介伦理失范问题,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为减少自媒体的伦理失范现象,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新媒体发展环境,本文以自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并结合案例,探究了自媒体媒介伦理失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从媒体、受众、技术监管和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敏 《今传媒》2020,28(5):16-18
当前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对新闻伦理失范的关注点很少触及以传播正能量为目的的"暖新闻"。因此,本文结合"新冠"肺炎期间具有争议的"暖新闻",发现其存在缺乏人文关怀、过度消费女性及忽视公众情绪的问题,这可能引发负面传播效应、报道框架僵化和假新闻泛滥等问题。"暖新闻"的伦理失范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伦理困境,本文则为学界和业界的新闻伦理构建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6.
王睿 《报刊之友》2010,(12):190-19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新型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诸如揭露隐私、乱加评价、报道失当等伦理失范现象已是屡见不鲜,本文拟将揭露这些新闻播报过程中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乔春霖 《今传媒》2023,(2):12-14
随着5G网络技术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平台越来越多,但是,部分自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不高,容易导致新闻伦理失范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东航空难事件报道中出现的获取流量、借机营销;消遣灾难、缺乏人文关怀;缺乏素养、虚构内容等新闻伦理失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加强自媒体平台的管理体制,自媒体用户在灾难报道中要遵守职业伦理与道德准则、减小伤害原则、人文精神伦理准则等倡议。  相似文献   

18.
媒介伦理是关于职业传播者在他们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的指导方针或者道德规则[1],主要围绕着准确性或真实、公平与处置责任、以及媒体主体的隐私.2008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媒体在此起彼伏的重大事件中逐渐成熟,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作为媒介从业者行为和价值取向的典范,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在传播实践和媒介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互动中不断面临着"失范"和"例外",众多传播学者试图在理论和操作层面对中国当前主流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进行调整与界定.  相似文献   

19.
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考验着媒体的应对能力,报道不当将导致伦理失范,甚至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尤其近几年来,严重的灾难事故频发,备受各界关注。良好的信息沟通,对于消除隔阂、获得进步是有益无害的,本文主要分析灾难事故中媒体对遇难者报道的伦理失范问题,并在借鉴国外伦理规范的基础上,为合理报道灾难新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冀榕  陈维超 《青年记者》2022,(4):101-102
算法技术反向价值负荷带来诸多伦理失范现象,如算法技术越位造成的"信息偏食"、算法对数据的获取侵犯用户隐私、主体边界模糊性带来的责任缺失等.对此,可以基于透明、追责、尊重的伦理原则,探索算法新闻伦理主体重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