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是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的基础和难点之一,为使学生迅速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发展各项物理能力,笔者认为应从楞次定律的新课教学模式、楞次定律及其应用的基本教学内容、拓展楞次定律的阻碍含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相符合; (3)会用楞次定律解答简单的有关问题; (4)揭示电磁感应的"来拒去留"特性.  相似文献   

3.
韩波 《考试周刊》2007,(20):105-106
电磁学中“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握住这个难点分析“阻碍”的确切含义,从“阻碍”的几个行为表现去剖析,以使学生全面理解楞次定律的内涵,突破难点,领会楞次定律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4.
楞次定律揭示了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理解楞次定律的关键就是理解其核心--"阻碍"这两个字,"阻碍"二字可以这样理解: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它总要通过运动或形变来改变磁感线穿过它的有效面积,或通过位置的改变来调节它的磁场的强弱来"阻碍"这种变化,当闭合回路被固定着时,运动或形变虽不可能实现,但这种趋势仍存在.  相似文献   

5.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楞次定律"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楞次定律中描述到的"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从导体和磁体间相对运动的角度去分析(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同时,辅以实验去说明.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师生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 ] 。本文以“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为例 ,介绍作者如何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 ,使磁场、电流形象化 ,物理过程动态化 ,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思考 ,达到突破难点的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通过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模拟 ,帮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使学生明确楞次定律是判断感电流方向的有效方法。(2 )利用多媒体手段 ,帮助学生运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3)培养学生在…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六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材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讲授的楞次定律,是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它与上节课讲述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感应电流大小的定律并重,是本章主要讲述的两个内容,是在学生接受了由磁生电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为随后要讲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应用起到铺垫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式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探究过程中,培养他…  相似文献   

8.
透彻理解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是理解楞次定律的关键所在。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1834年物理学家楞次提出了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利用楞次定律可以分析两类电磁感应问题:一是磁场不变,导体回路相对磁场运动;二是导体回路不动,磁场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B[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六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一、新课引导如图所示的实验,有没有产生感应电流?方向能不能判断呢?指出解决问题:楞次定律.提问:楞次定律的内涵是什么?和学生一起导出:原磁场——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磁场,在线圈中有二个磁场.楞次定律就是研究这两个磁场的方向关系.以上环节要明确电流方向与指针偏向的关系以及线圈绕向与线圈中电流磁场方向的关系.二、分组实验,探索研究1.首先查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电流方向、线圈绕向、线圈中…  相似文献   

11.
正楞次定律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的表述简明扼要,高度概括.那么,如何理解呢?一、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一)明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其他电流一样,也会产生磁场,即感应电流的磁场.这样,电路中存在两个磁场,即原磁场(产生感应电  相似文献   

12.
一、理解楞次定律解决物理问题对于楞次定律,最重要的是理解定律的内容和掌握应用定律的方法这两个方面,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楞次定律揭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其核心思想是"阻碍"。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需要在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基础上,灵活选用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一、对楞次定律的理解1.因果关系: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是结果。2."阻碍"的含义:(1)谁在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  相似文献   

14.
毛小平 《物理教师》2011,(10):49-49
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阻碍"的解释之上.至于为什么要阻碍?大多数教师都不太注意,从而导致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相当困难.其实楞次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用能量守恒来探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74):153-154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关键在于对"阻碍"的理解及推广应用。在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中,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角度理解"阻碍",应用楞次定律的几个推论分析问题,会使解题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6.
楞次定律是一条重要的电磁学定律.其中关键在于"阻碍"一词的理解及引申应用.在实际运用楞次定律分析问题时,可抓住感应电流的各种阻碍磁通量变化的方式,进行直接分析,这样比直接运用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综合分析更为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7.
楞次定律确定了感应电流的方向,由于感应电流的产生又引发了一些机械效果.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它引起的机械效果便成为了学生又一重要任务.要用楞次定律解决问题,首先要正确的理解它.楞次定律的内容是这样的:"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句话比较长,其实他就是说了"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至于"即"后面的内容都是对"这样的方向"的解释.而这一解释的重点就是"阻碍"一词.那  相似文献   

18.
“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是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的基础和难点之一 ,为使学生迅速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 ,发展各项物理能力 ,笔者认为应从楞次定律的新课教学模式、楞次定律及其应用的基本教学内容、拓展楞次定律的阻碍含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究。1 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媒体改进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生比较难于接受,无论老师怎样讲解,很多学生还是不能深入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必须使用实验仪器演示,才能更好的说明问题.目前使用的铝环楞次定律演示器,演示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能更好的演示楞次定律实验,我们设计了一个新型楞次定律演示器.它制作简单,实验演示现象明显直观,便于老师讲解,让同学们学习楞次定律时,使深奥难懂的物理规律变得形象化,从而使同学们对物理产生深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这一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探讨《楞次定律》的教法,很有必要,本文仅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在应用楞次定律解题过程中避免常犯的错误,介绍一点做法。一、承上启下,引出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