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对影响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量的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图书馆流通量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作为神经网络权值全局搜索算法,BP算法作为局部搜索算法。结合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预测图书馆流通量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黄燕 《科教文汇》2012,(22):207-20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许多图书馆开始应用图书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还书系统在图书馆工作中增加了图书馆借还书时间、馆藏文献流通量,使图书馆工作重心转向深层次的服务上,为培养学科馆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该系统也存在很多问题:价格昂贵,错借、漏借图书,对图书加工要求较高,容易造成拒借率上升等。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让图书馆成为第二课堂,因此图书馆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购不同类型的图书,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图书馆使用常识教育,排架合理,检索工具完备,方便学生借阅,设置新书介绍栏,对学生进行流通量和阅读兴趣的调查作为采购图书的依据。图书馆要利用二次文献和内部刊物帮助老师了解国内外的前沿知识。为学校的各项活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2009年~2013年间中文文学类纸本图书的借阅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应从馆藏、管理、构建理想文学阅读生态、开展文学阅读导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文文学类纸本图书流通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开架借阅过程中出现的图书乱架、图书污损、图书丢失、图书错借漏还等问题,深入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设立流动书车、书架专人负责制、建立记分卡制度、以义务劳动代替罚款、设立新书书架和使用彩色书标等管理新办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借阅管理秩序,提高图书文献的流通量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流通部的馆藏借阅情况开展了统计和分析,针对分类学科图书的流通量、院系读者的阅读倾向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了体育院校读者使用文献资源的实际现状,提出了改善读者借阅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出无偏灰色GM(1,1)模型,并用此模型对九江学院图书馆2001~2009年的新旧图书丢失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精度较高,可为图书馆图书丢失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BP神经网络方法用于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量的预测研究,设计出用于预测图书借阅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用2008年的图书借阅量数据进行网络学习和训练,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王静  李丕仕 《现代情报》2009,29(9):7-10
运用混沌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数据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行为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混沌特征。针对图书借阅流量在不同时间粒度各时期中的波动特点,构建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混沌预测模型。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的验证表明,混沌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优化ESI学科图书的资源结构、提高图书利用率,为学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为资源建设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过程]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2015-2018年各项流通数据为依据,从资金投入、馆藏占比、流通量和利用率等方面,分析ESI前1%学科图书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现状以及新书采访的效果。[结果/结论]S类图书的投入大于Q类图书,但Q类图书的利用率高于S类图书;ESI图书的流通占比有逆势上扬趋势;ESI图书资源建设的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唐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就读者队伍结构,图书流通及读者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剖析,并预测了唐山图书馆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开滨 《情报探索》2014,(12):91-93
以山东女子学院图书馆为例,利用灰色GM(1,1)理论,将2009-2013年该馆8类图书的采购量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建立了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型,经过后验差检验该模型精确度符合要求。然后利用该模型对2013年及未来3年8类图书的采购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学校学科结构控制会影响图书采购量;学校重点学科及新上本科专业相关图书应加大采购。  相似文献   

14.
图书修补工作可以延长图书使用寿命,恢复其价值;节约经费,保护藏书的整体性,保持合理的复本量和流通量,防止图书断代;可以保持图书内容的完整性,不打破原藏书建设原则;可以培养馆员们勤俭节约、爱惜公物的品质。修补破损图书既美化了图书,又延长了图书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H315与H319两类图书馆藏量模型,预测出后两年馆藏,实验表明所拟合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根据预测结果,图书馆合理安排图书架位,从而能减少图书倒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蛟  孟志强 《情报科学》2022,40(11):133-138
【目的/意义】图书借阅数据的预测对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精准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收集了 中国东北地区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十年的借阅数据,并分别按图书类别、借阅者所属学院分类,对未来的 借阅趋势进行了预测。【方法/过程】本文使用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混合预测模型进行图书借阅数量的预测,其中混 合预测是一元时间序列预测与多元时间序列预测的结合。【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算法用于高校图书 馆借阅数据预测,2008 年到 2017 年借书数量由 300 左右增加到近 4000,2018 年到 2021 年 C、D、G、J、S、U、I类图书 中,D类、S类图书的借阅数量下降幅度最大,U类图书借阅数量下降幅度最小,T类、E类借阅量的上升幅度最大,Q 类、X类的误差率较大,研究结论供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参考。【创新/局限】学界上针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和服务 创新研究较多,但以一元时间序列与多元时间序列预测角度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弥补了此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孙雷 《情报探索》2012,(4):24-26
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算法,并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语言类图书为实例,提出了运用神经网络预测下一年度图书借阅量和图书采购量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的读者借阅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SPSS Clementine挖掘工具对预处理后的借阅数据,实施序列模式挖掘,分析读者借阅书目间的序列关系,为图书馆预测读者借书需求、合理安排图书采购和对用户进行图书推荐提供建议,为数据挖掘实践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图书破损的原因,探讨了破损图书修补的必要性及意义,寻求高校图书馆破损图书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分析方法,考察三十年来图书馆营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基于对大量文献的查阅分析,认为目前图书馆营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图书管理人员营销研究不够,并预测专门化图书馆营销将成为未来图书馆营销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