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做中学教师的朋友,送了我一本他最近的著作《用思想点燃课堂》,洋洋30万字。我花3天时间一口气读完、掩卷,然后就进入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之中,久久不能自拔。这不算一本了不起的学术巨著,似乎也没有严密的论述逻辑和  相似文献   

2.
读懂父亲     
父亲是一本著作,读懂了他,便读懂了全世界。我本不愿意去读他的,认为他是一本讲老生常谈的书,但任凭我飞得怎样高,总有一根线连接着我,那便是父亲。我曾经抱怨过他,为什么我跌倒时,只有母亲的声音:为什么我  相似文献   

3.
唐代兴是我所熟悉的一位学者,他的每本著作,总体现出新的视域,给予读者一种充满活力的敏锐、一种发前人所未发之深思卓见。所以,读他的著作,总能唤醒一种激动,一种深刻意义上的思想的颖悟。面对其书其思,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真正的学术、真正的思想和智慧是怎样得来的?唐代兴的思想探索总是充满思的新意,总要向作者呈现不断拓展的智慧张力,这之于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最近读他的新著《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古人所讲的“修辞立其诚”。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想出版一本自己的教育著作,几年来,已积累了20万字。2012年,我要让这本著作问世。  相似文献   

5.
感谢世明教授给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为了不占用大家时间,我就谈两个感想。第一个是我觉得世明教授的这部书开启了经济法学研究的一个先河。因为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他另外的两本书,一本是他翻译过来的费肯杰教授的著作,另一本是经济法学说演变那本。在读的时候我就觉得,他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阅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本著作,记录下他的教育名言。常有朋友问我,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这么多,而且他的理论体系也不很系统,你是怎样进行系统阅读的?如何读苏霍姆林斯基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7.
张康之的新著《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30.5万字。以下简称《寻找》)放在我的案头多日了,我不时地拿起来翻阅,久久不忍放回书架。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心情。张康之是我的学生,每一次学生有高品质的新作问世,我都会有这种心情,比看到自己的著作出版还要高兴,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师生之情。《寻找》是一本行政学著作,但是,我从中读到了哲学。它所蕴含着的思维方式、学术阐释逻辑、发现问题的能力……,都体现出哲学的睿智,是一本有一定哲学素养的人才能写出的著作。在人的生活内容表面…  相似文献   

8.
怎样引导学生控制不良情绪孙玲有一次,我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多数学生部听得津津有味,然而,我班语文课代表竟然迷迷瞪瞪,无精打采。下课后他告诉我:本周六他要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中学生化学比赛,一星期来,他一直处在兴奋和担忧之中,紧张地准备着,有时...  相似文献   

9.
在监狱里学毛选委内瑞拉青年戈麦斯曾经讲他们怎样在监狱中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故事。他说:“在我被捕以前,曾从阿根廷买到两本毛主席著作(一、二卷),当我被捕以后,我告诉家里人将毛主席著作秘密送进监狱。我们得到毛主席著作后,因为书少人多,就失成若干小组,每组五人,轮流阅读和讨论。当敌人来查时,我们就假装在拉家常。有的难友为了让别人能在白天读毛主席著作,他就晚上不睡觉,借着微弱的灯光看毛主席著作。我出狱时,这两卷毛主席著作根据难友们的要求,便留刘狱中了。”  相似文献   

10.
<正>能够拜读《教育漫话》这本著作说来也是巧合。我原本以为《教育漫话》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漫话,直到拿上手才发现是自己理解错误了,索性就将错就错地读了下来,读完才发现自己无意间拾到了一本好书。通读全书,我觉得《教育漫话》是一本形散而神不散的著作。它的语言浅显朴实,内容也不晦涩难懂。《教育漫话》出自英国作家、思想家的洛克,他将自己关于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等教育问题的一些思想精髓以及他  相似文献   

11.
怀着欣喜,怀着好奇,我翻开了一本厚厚的书──《儒林外史》。纸页有些发黄,可还能闻到一股书香。可能是从没看过这么厚的书吧,拿在手上怪重的。书中的故事是真实的描写,是社会的重现,还没读到一半,便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感慨之中,怀着这样的心情我继续看了下去。 看完这本书,我才觉得它不只外面沉重,在里面也充满着一种强烈的不可抵抗的感情──爱憎分明,作者在他自己认识的范围内,肯定了他认为好的,批判了他认为丑恶的。读完这本书,使我感觉到当时的那样一个腐朽透顶的封建社会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如果说那时的人想过我们现在的…  相似文献   

12.
去年的十一月,我和王毅武教授一同参加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的第六届年会。他把他主编的《国际贸易学》赠送给我,并让我很好地看一看,给提点意见。我发现,这的确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具有着深厚经济理论含量的一部著作,是一本值得阅读和研究的重要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本以人为主题折射管理、人生、社会的有趣读物。“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彼得·德鲁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旁观者》。这不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是他对”人”的观察、描画和体悟。我们可以随时拿  相似文献   

14.
对牛汉这位诗人及其诗作,我虽心仪已久,但一直未能集中地拜读他的作品.今年春天,我的恩师老诗人玛金,在病中决定将他珍藏的众多诗人赠他的签名本诗集和其它我所喜爱的著作转赠给我时,他还特意从中抽出一本《牛汉抒情诗选》,用他已经沙哑的声音嘱咐我:“这本书值得你细读,读后最好能写点什么!”……于是面对这本仅有300页的诗卷,我产生一种厚重感.  相似文献   

15.
晓苏的小说我是经常看的,但像《文学写作系统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著作却是第一次读到。令人惊讶的是,读他的著作几乎与读他的小说一样有趣。当然,作为一本教材,这本书有自己的逻辑体系,而且体例、构思、见解都很独特。应该说,这不只是一部教材,而且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我与晓苏既是师生和同事,又是很好的朋友。他是一位有独特生活体验与审美领悟,很注重语言风格、文体形式创造的优秀作家,又长期从事有关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研究刊物的编辑工作。他作为一位教授,撰写有关文学写作方面的著作,必然贯穿…  相似文献   

16.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世明教授:上午好!我和世明教授首次见面,是两个月之前在兰州举办的一次甘肃籍法学者的聚会上。在那次会议上,我发现当别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时,他却拉着你站立在酒桌旁,很投入地谈论学术问题。也是在那一次,他告诉我,将有一部五卷本的著作出版,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就收到他所呈赠的皇皇五卷本著作:《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拿到书,我既感慨,也感动,当然还浮想联翩,有许多感想。今天,我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这位中国最受争议的商人宣布正式退休。退休前,他出版了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公开著作《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含金量不言而喻。"我在这一代人的位置未来可以看到。"这是史玉柱2008年对媒体撂下的一句狠话。此人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但显然后者的比重更大。今年,这位中国最受争议的商人宣布正式退休。退休前,他出版了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公开著作《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含金量不言而喻。此书由读客图书、优米网共同推出,我和优米  相似文献   

18.
“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彼得&;#183;德鲁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旁观者》。这不是彼得&;#183;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是他对“人”的观察、描画和体悟。我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然后再随时拿起这本书,每个轻松精彩的短篇都由一个或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构成。  相似文献   

19.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自以为是的我一度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近年来新课改势在必行,我重新阅读了许多名家的教学著作,特别是学习了于漪老师的有关教学的经验,开始探索作文批改新方法,对我帮助最大的莫过于祁忠华老师,从他那里我学会了赏  相似文献   

20.
张旗鼓 《今日教育》2007,(3S):56-57
晚辅导时.我随手拿起学生的语文书翻了翻.有两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篇是《数学与文化》,另一篇是《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前一篇我没有读过原著.后一篇是我曾读过的一本同一题目的翻译著作中选编的文章。《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是上世纪80年代初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本哲学名著.这本著作用了物理学中一个很难懂的概念“熵”和物理学的重要规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这个概念在大学普通物理的很多教材中都没有讲: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也只有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