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正勇  邓博夫 《科研管理》2018,39(5):94-102
摘要:本文以我国2004-2013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Tobit回归方法,从货币政策环境视角实证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社会责任表现较差的企业而言,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能取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当货币政策由宽松期转向紧缩期时,尽管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显著降低,但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仍能取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在进一步控制相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从企业面临宏观货币政策波动时而采取的主动行为视角,拓展和深化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关系的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商业信用的替代性融资假说。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107家创投机构210份问卷的调研数据,以风险企业的政治和商业关系为视角,探讨创投机构对风险企业的信任特征对风险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信任、计算性信任、了解性信任和认同性信任4个信任特征维度与风险企业成长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考虑社会网络的影响,发现风险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初始信任、计算性信任与风险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对了解性信任、认同性信任与成长绩效的关系无调节效应;商业关系对信任特征与风险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无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风险企业的政治关系弱化了创投机构的低等级信任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政治关系对低等级信任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对帮助风险企业发展而言,政治关系比商业关系作用更显著,可靠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熊世权  易树平  郭峻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901-1911
以重庆地区汽车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汽车供应商关系、组织学习和供应商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汽车供应商关系显著影响供应商产品创新绩效,组织学习在关系沟通影响供应商产品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关系信任或柔性影响供应商产品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的则是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李林红 《软科学》2014,(3):65-68
以2007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投资视角剖析商业信用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研究商业信用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的使用促进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投资支出的增加;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更多,但国有上市公司并没有因此提高商业信用的投资行为,而民营上市公司其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对投资支出。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5):55-58
以中国2010~2016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信任对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调节作用,并通过社会责任的延续性划分验证社会信任在不同公司策略情况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小;地区的社会信任会加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社会信任对社会责任和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只存在于非延续性社会责任策略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杨伟  潘佳  周茵  张钰  高宇 《软科学》2017,(7):34-38
基于社会信任理论,提出了分销商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竞争强度和供应商突变创新的理论模型.基于225对来自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双边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善意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能力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对突变创新具有互补作用;竞争强度减弱了分销商善意信任的倒U型影响,加强了分销商能力信任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信用结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证券信用)对企业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探讨提高企业绩效的新途径。商业信用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效应的观点得到验证。实证研究也得出与我国学者结论不一致的结果:银行信用对企业绩效具有负面效应;证券信用对企业市场绩效具有正面效应,但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企业绩效与银行信用的期限结构有关,长期银行信用对企业的绩效具有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信任、感知风险和创新开放度理论为基础,构建影响中小企业科技服务购买意愿的概念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予以论证。以324家宁波中小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信任(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对企业科技服务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对企业科技服务购买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供应商信任与科技服务感知风险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且情感信任维度相关性更高;创新开放度对供应商情感信任、感知风险与企业科技服务购买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2010-2018年面板数据,同时从客户和供应商集中程度两个方面检验集中程度对核心企业商业信用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竞争理论,客户企业集中程度越高,核心企业为客户企业提供越多的商业信用,供应商企业集中程度越高,核心企业占用的供应商企业的商业信用越少。供应链企业存在商业信用转移,客户企业集中程度会显著提高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商业信用的占用程度。本研究丰富了商业信用的研究内容,同时为企业更有效的利用供应链商业信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阳镇  凌鸿程  陈劲 《科研管理》2021,42(5):143-15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如何驱动企业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行为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信任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润滑剂”,对企业的市场行为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外部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忽视了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驱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外部正式制度与企业内部高管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工具竞争逻辑主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价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产权、披露环境以及行业追随等方面存在异质性;(2)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倍增效应;(3)企业内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呈现出企业内激励制度与企业外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替代效应;(4)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即Porter和Kramer(2006)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竞争工具效应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基于“内外结合”的视角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拓展了社会信任作用与企业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企业重新审视社会信任的价值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责任的竞争工具效应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贞洁 《科研管理》2016,37(10):9-17
选取了2007-2011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对象,以"信贷歧视"背景下债务融资成本和技术创新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我国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歧视"降低了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低成本的债务资源流向部分技术创新动力匮乏的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民营上市公司和小规模公司却苦于承担着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而缩减技术创新投资规模;而近些年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于科技类行业的政策倾斜,强化了信贷市场的便利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赵刚  许德惠 《科研管理》2017,38(2):135-143
本文利用在中国制造企业调研获取的176份有效数据,借助基于PLS的结构方程建模技术,研究企业资源(信息技术、高层支持与战略采购)对供应商整合(供应商关注、供应商参与与供应商交流)及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关注同时得到三种内部资源的支持,供应商参与得到信息技术和高层支持的支持,而供应商交流仅得到战略采购的支持;供应商关注和供应商交流对财务绩效有边际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红玉  陆智强  姚海鑫 《软科学》2009,23(10):133-137
通过对Wood模型的扩展,从契约关系、利益一致性两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指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搭建社会关系网络、产生社会信任、生成社会资本,而获得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绩效。最后从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和认知性出发,给出了企业针对各类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来获得社会资本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凌鸿程  孙怡龙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912-1920
社会信任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2008-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社会信任是否有助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说明社会信任可以通过企业创新影响经济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在于,社会信任不仅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还可以弥补正式制度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该研究对于理解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乃至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婷婷  郭岩 《科研管理》2006,41(2):210-219
基于公司发展休戚相关的人情与金钱视角,以大数据上市公司的大数据业务规模、创新投入、无形资产为契入点,实证探究关系文化、信贷资源配置影响下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环境越好,大数据公司的发展越繁荣。地区民众对“人脉”等关系文化的崇尚藐视了公平正义,形成负面舆情,阻碍了科技创新对大数据公司发展的提振效应。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的地区,大数据公司的融资约束越轻,科技创新对大数据公司发展的推动效应越凸显。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对接、国外技术引进、纯洁科技环境的建立以及顺畅的融资渠道是助力大数据公司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信任与创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资本是信任的源泉,创业者在与资金供给方往复交往过程中建立个人信任。产业集群不仅优化创业者社会资本,而且使企业间信任机制由个人信任向制度信任转移。个人信任通过重复博弈使创业资金供需达成合作,制度信任通过增加欺诈成本迫使创业者履行承诺。政府应通过构建银企沟通平台、建立诚信档案、加强法规建设与支持行业协会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等措施,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信用信息情报的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信用交易形式在各种交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与此相伴随的信用风险也应运而生,这主要是由于信用信息情报收集和公开的缺乏。随着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日益深入,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收集和整理各种企业与个人的相关信用信息情报,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报告,以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信贷市场的发展,是我国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