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研发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对其工作态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某IT企业317名研发人员的调查发现,已婚已育子女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单身员工;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家庭-工作冲突;在控制员工人口统计变量后,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对工作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正向影响;家庭-工作冲突负向影响组织承诺,而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陈红  侯聪美  庄贞贞 《情报科学》2017,35(5):132-136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员工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的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掌握员工 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分布特征,改善组织信息参与管理及员工管理提供了借鉴。【方法/过程】基于367 份员工样本数据,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员工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的结构维度、行为特 征及其在人口统计变量和组织/工作变量上的差异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微信信息参与行为由获取行为、分享 行为、互动行为和内化行为四个维度构成,且微信信息参与行为及其各维度在部分人口统计变量与组织/工作变量 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4,(2):87-90
探讨了团队层次变量变革型领导、多元化氛围与个体层次变量员工感知差异对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617份IT行业跨国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跨层次分析表明:感知差异与员工工作投入显著负相关,与员工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变革型领导能够促进积极多元化氛围的形成,从而跨层次提升员工工作投入、降低员工工作倦怠;多元化氛围在感知差异与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关系中起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我概念视角,引入家庭支持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评价路径(组织自尊)与认知路径(内部人身份感知),构建了相应的链式中介模型。为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和集合关系,采用多项式回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对314份与178份员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以后,家庭支持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组织自尊以及内部人身份感知都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支持型领导能通过组织自尊与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3条路径——组织自尊单独的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单独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自尊—内部人身份感知的链式中介作用;(3)家庭支持型领导与组织自尊同时较高或较低时都能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且较高比较低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工作特征不仅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内在动机,而且也会影响到组织的效能和整体竞争力。通过对179名商业银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员工工作特征的均值较低,其中以技能多样性和任务完整性两个维度最低,工作特征的部分维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必要增加工作本身给员工带来的满足,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为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使用自行编制的"潮州市陶瓷行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潮州市陶瓷行业的220名员工进行测量.从工作回报、公司状况、公司领导、工作本身等4个维度来调研分析该行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状况,探讨了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变量的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及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的企业规模、企业类型对工作满意度的不同维度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62家企业的管理者和直接下属进行1〖DK(〗∶〖DK)〗3配对,在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领导风格对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家导向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易型领导对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行为也都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在变革型领导和工作投入之间,以及交易型领导和工作投入之间都起到增强变量性质的调节作用;企业家导向在变革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以及交易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都起到补充变量性质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领导权变理论和组织战略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日本在华跨国公司的238名中国员工和195名日本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中日两国员工对组织公正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感知差异以及组织公正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员工在程序公正、分配公正、领导公正和解释公正的感知上存在差异,同时,中日两国员工的程序公正感和领导公正感都能够显著的正向影响中日两国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及社会嵌入理论,文中从组织情境中的外在资源和员工个体所具备的内在资源2个角度,以工作双元压力作为自变量,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以员工创新力作为结果变量构建文中的研究模型.从组织情境特征中选取领导授权赋能和组织支持感作为工作繁荣之间的调节变量,为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寻找新的边界.通过对352个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分析了双元压力对员工创新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力有积极效应;阻断性压力对影响员工创新力有消极效应;领导授权赋能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负向调节阻断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工作繁荣对双元压力和员工创新力有中介关系.本研究深化了个体和情境因素对员工创新力的影响机理,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共享能力是组织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隐形知识共享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知识工作者能否被适当地激励,以及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分享其隐性知识。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组织呈现以"领导"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可能会弥漫着领导不一致对待的差序氛围。拟用跨层次分析方法 (HLM)探讨差序氛围如何影响组织支持感知、积极情绪与隐性知识共享。结果发现,个体层次上,组织支持感知与积极情绪呈正向相关,组织支持感知、积极情绪与隐性知识共享呈正向相关,积极情绪部分中介组织支持感知与隐性知识共享之关系;跨层次上,差序氛围与组织支持感知、积极情绪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之间呈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江茹 《软科学》2010,24(4):109-111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通过446套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特别是工作满意对于两者关系的中间作用。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企业要重视对知识型员工的组织支持,构建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这些将有利于提高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2.
李宗波  王明辉 《软科学》2012,26(8):104-108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3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职业生涯韧性对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自评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上司支持感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职业生涯韧性对工作不安全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上司支持感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并且能够显著调节职业生涯韧性与工作绩效、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广平  陈雨昂 《科研管理》2022,43(1):184-191
    以相对剥夺理论、人-岗匹配理论等为基础,以523名90后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对资质过剩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Bootstrap法检验了离职倾向和工作卷入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资质过剩感对90后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离职倾向及工作卷入在其中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厘清资质过剩感对90后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更好发挥其创新效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相似文献   

14.
When trying to attain the benefit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proprietary closed source software (PCSS) firms are struggling to adopt this radically different practice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We approach these adoption challenges as a problem of gaining support for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a mixed-method research design consisting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a survey of employees of a large telecommunications firm, we find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o commercially engage in OSS has different impacts on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dimensions of different job roles. Accordingly, individuals enacting different job roles are—on average—more or less well aligned with the OSS practice and OSS processes per se. We find that individual-level attributes can counterbalance the job role changes that weaken support for adopting OSS, whil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as no effect. Suggestions for PCSS firms are presented and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杨慧秀  张亚莉  徐祎飞 《软科学》2011,(10):91-93,100
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50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分层回归的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对职业倦怠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的优势分析表明,预测职业倦怠时,工作支持的贡献更大,占已知方差的55.5%。  相似文献   

16.
闫艳玲  张军伟  张洪 《科研管理》2019,40(6):254-264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63个团队的288套主管–员工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自我决定视角考察了中国组织情境下积极领导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以及需求满足和主动性人格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积极领导对员工敬业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积极领导通过员工需求满足的中介效应影响员工敬业度;员工主动性人格对积极领导与员工需求满足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对需求满足和敬业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在需求满足对积极领导–员工敬业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中也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周明建  叶文琴 《软科学》2006,20(3):119-121,128
在919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建立起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的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既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也有利于培养员工的组织忠诚感;但工作满意感并不能让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从事其他的对组织有利的行为;2.提高员工的组织忠诚感,可以让员工愿意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从事其他的对组织有利的行为,但这种忠诚感并不能保证他们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3.要同时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让他们愿意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从事其他的对组织有利的行为的目的,企业就应该让员工充分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知识治理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制度保障,是在制度层面上对知识行为的引导、激励和约束,进而维护知识活动各方的利益平衡、促进知识活动效益的最优化。知识共享行为是一种组织制度安排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过程,受到知识治理的影响。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很多的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和因素有限,结论不稳定。另外,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影响的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究。最后,从研究方法上,知识治理是组织层面的变量,个体知识共享是个体层面的变量,现有文献较少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来整合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剖析知识治理机制对个人层次知识共享的影响,因而研究结论有待验证。因此,基于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本文探索性地引入中介变量组织支持感来分析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关系。依据已有的文献成果,本文提出以下8个假设:(1)正式知识治理对非正式知识治理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2)正式知识治理对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非正式知识治理对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正式知识治理对于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非正式知识治理对于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组织支持感对个体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组织支持感中介了正式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8)组织支持感中介了非正式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的有效性,本研究以中国华北地区140家企业621名员工为被试对象,其中男性占53.62%,本科以上员工占89.05%,工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占76.97%,基层和一线工人占87.76%。对于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中成熟量表进行测量。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测量参考了Cao等(2012)对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测量量表,组织支持感使用Eisenberger编制的问卷,知识共享行为采用Yi开发了一套有效可靠的知识共享行为量表。所有变量在本文样本中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都达到标准。在确保问卷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基础上,本文利用跨层次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知识管理领域中,员工组织支持感是链接组织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桥梁。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活动一方面通过正式的知识治理对于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更重要是要通过对于员工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来间接的作用员工知识共享行为。(2)组织知识活动对于员工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是多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过程复杂。组织层面的正式知识治理通过三条途径作用员工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直接作用、通过非正式知识治理影响组织支持感的间接作用以及通过组织支持感的间接作用。非正式知识治理是间接的通过组织支持感的单途径来影响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进一步打开了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黑箱",丰富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此外,本文结论对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要有效创建完善的知识治理机制,二是要重视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的提升。本文虽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样本收集的数据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第二,对于知识治理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中介变量、作用路径和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上三点问题将是今后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柳士顺  凌文辁 《软科学》2012,26(4):96-100
以37个企业部门中的501位员工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使用多层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组群特性进行了检验,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奉献、离职意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的工作奉献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员工的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群体组织公民行为能够调节主管支持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但不足以调节主管支持与离职意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