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噪音转换器     
城市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快,噪音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为此,我发明了"噪音转换器",具有吸收、转换和播放声音功能。把它们安装在马路边、工地上、高楼中……噪音瞬间就会被吸收,然后经过机器里特制的"噪音过滤器"的处理,被分成高、中、低音。再经过电脑程序编排,变成各种优美、动听的音乐被播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未来世界     
2046年的一天,我一觉醒来,就听见马雯燕通过声波透过墙壁对我说:“告诉你个天大的好消息,王敏发明了一种‘噪音转换器’,你得去看看。”据马雯燕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噪音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健康。这台机器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具有输入、吸收、转换输出三种功能程序。只要把它安装在有噪音的地方,噪音就能经过特制的“声音过滤器”过滤分解,再通过特定电脑程序合成为美妙的音乐。各种“轰隆隆”、“砰砰砰”、“咚咚咚”的噪音很快就会变成旋律优美、悦耳动听的乐曲。听她这么一说,我决定马上起床去王敏家看看这神奇的…  相似文献   

3.
“笃笃笃,笃笃笃……”马路上又传来一阵阵挖马路的机器声音。不仅学校门口在挖,而且别处的马路也老是在挖。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难听的声音,什么时候能不挖马路呢?我想:这马路今天修下水道,挖一条大沟;明天埋电缆,挖一条小沟;后天修煤气管道,种好的树也被连根拔起,弄  相似文献   

4.
自动取款机     
我和9岁的儿子去买东西。在一台自动取款机旁,我停下来,想用新办的ATM卡取钱。由于担心安全,我对儿子说:“我要从机器里取钱,要确保没有人看着我。”  相似文献   

5.
一次,我们邻居的三岁孩子丹丹被爸爸打了,哭得很伤心。我问丹丹的爸爸:“您为什么要这样打孩子呢?”他告诉我:“你看这孩子,刚才我告诉他不要到马路那边玩,他答应得好好的,说一定不到那里玩,可是没过十分钟又跑去了。这么小就学会了撒谎欺骗大人,长大了就更不得了。”当时我劝了他几句,并告诉他这是错怪了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孩  相似文献   

6.
转变师生关系.看似一个具体而单一的问题.但只要往深一步分析.其实不然,因为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体系诸多关系中最能体现教育者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它与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相生相随,适应并融合在某种教育模式之中。这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它是因这台机器的需要而被制造.因而也只适合于这台机器.现在要对机器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这颗螺丝钉也必将随机器的改造而被革新,.但教育的改革远比一台机器的改造复杂得多.师生关系的变革也将伴随教育改革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是“惊险的一跃”,而是曲折的、渐进的、艰难的过程,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我天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非常宽的柏油马路。有一天,我偶然发现在马路的拐弯处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马路一边高一边低。在公路其它的拐弯处也都是这样。为什么直的路面是平的,到了拐弯处却是一边高一边低呢?我怎么也想不出来,放学回到家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第二天,我来到学校迫不及待地找到上科学课的王老师。“老师,公路拐弯处的路面为什么一边高一边低呢?”王老师高兴地夸我说:“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然后王老师给我讲解了公路在拐弯处这样设计的原因:一个物体沿圆周运动,有向心力维持平衡,一旦向心力遭到破坏,这个物体必…  相似文献   

8.
佛链     
把这个戴上,这是从菩萨那里求来的。外婆一边认真地说着,一边将那条简单而粗糙的佛链挂在我的脖子上。那其实是一个异常简单的塑料佛链,但它却被久食人间烟火的现代僧人说成是天佑之物。对于这种寺庙里经常使用的骗钱伎俩,外婆仿佛并不知晓,在去忙她的农活前还叮嘱我:戴着,不要乱放啊。外婆像一台机器,还是一台忘了安装关机按钮的机器。每次回到  相似文献   

9.
写作机器     
听说奥涅尔要发明一台写作机器。我在去南极考察之前,去向他告别,并随口说道:“你已经把那台机器搞成啦?”他笑容满面地答道:“是的,我成功啦!这是一台能写出名家杰作的机器。只要向它下达指令,立刻就能出来作品,我特别为它的快速而自豪!”“它到底有多快?”“只需25分钟就能得到一部具有大仲马风格的长篇小说,10秒钟就能写出一首模拟拉封丹的十四行诗。”“奥涅尔,这太不可思议了!”“这全靠神奇的电子技术。在匣子的右边有排按钮,每个按钮都对应一种文章体裁,比如小说、诗歌等。左边有个麦克风,按下按钮,对准麦克风报出作家姓名,比如司崇…  相似文献   

10.
失去与寻找     
爸爸被宝义公司解雇后 , 他发明了这台失物搜寻机。 “试试看 ,”爸爸对妈妈说 ,“让它帮你找一件什么东西。” 妈妈望着这个奇怪的家伙,想了想问:“我的车钥匙在哪儿 ?” 机器嗡嗡地响了一会儿 , 然后用绿色的大写字母显示出答案:“前门边的篮子里。” “妈妈 ,问它一个难一点的问题。”我说。 “我的钻石耳钉在哪儿 ?”她问道。 爸爸皱起了眉头。显然 , 妈妈还没有 告诉他她弄丢了最近的一件结婚纪念日礼 物。搜寻机回答 :“书房小桌下面。” 妈妈摇了摇手指 :“错 …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这个名词是被误解了。它所以被误解的缘故,是因为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混在里面, 令人看不清楚。这理论告诉我们说: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得把社会里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随着这个理论而来的几个口号是: “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这好比一个笼子里面囚着几只小鸟,养鸟者  相似文献   

12.
日记两则     
2003年6月14日星期六晴今天,我家路边的几棵树全被砍掉了,就连那棵很大很大的李子树也逃不脱要被砍掉的命运,上面还有好多青青的果子呢,太可惜了!我哭着喊:“不要砍,不要砍。”妈妈把我拉进家门说:“国家要把马路加宽,我们大家都要配合。”虽然我不是很懂这些道理,但是我没有办法,只好站在旁边掉眼泪。2003年9月12日星期五晴门前的马路修好了,比原来宽了好多。车子在路上跑,快多啦!我每天没事的时候,就站在家门口看来来往往的汽车。我又想起了那棵被砍掉的李子树。要是当时不砍树,马路能有这么宽吗?也不会这么方便呀!但是,我还是有点舍不得…  相似文献   

13.
当前“智力测验”被一些“有识之士”从高等学府和研究所的殿堂请到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来,“智力测验”被当成一种商品在一些人嘴里吆喝着、摆弄着。马路边设摊,公园里设点,只需一张测试纸和一支笔或一台小型家用电脑和一张软盘,买卖就开张了。中国儿童之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之心切,保证了测源达“三江”,真是一  相似文献   

14.
每天接儿子回来,必经过一家银行的门口,那儿总有一两个乞丐在乞讨,其中一个老人颇令人同情。经过他跟前,若口袋里有两三毛零钱,我就会叫儿子扔在他的破瓷缸里,觉得这也是一种善的教育。儿子乐此不疲。那天,看到电视里“人小鬼大”栏目中,光头孙国庆正在问几个小孩子:“长大了干什么?”我觉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时机到了,于是,我故作漫不经心地问:“振子,你长大了干什么?”儿子正在玩奥特曼机器,头不抬,眼不睁,响亮地回答:“要饭!”我几乎窒息了,风度全无地大吼一声:“没出息!”儿子被我跑了音儿的一嗓子吓住了,愣愣地望着我,喃喃道:“要饭可以要…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真的好起来了!我走在田地里,只见一个司机熟练地操控着一台机器。我好奇地问农民伯伯那是什么,其中一位告诉我:“这是插苗机,把苗装进去,机器就可以把苗插好。”  相似文献   

16.
我长大了     
今天早上,妈妈说要送我到学校。我说:“不用!今天我要自己上学去。”妈妈说:“那你过马路要当心。”我说:“过马路我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走斑马线;第二种是跟大人一块走。”妈妈说我真能干,然后就让我自己一个人上学去了。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里,“be todo”结构可用来表示将来时间,它的具体用法如下:1.表示“按计划、安排(要做某事)”。例如:Wearetomeetattheschoolgate.(我们将在校门口碰头。)TheyaretogotravellinginAugust.(他们计划八月份去旅游。)2.表示“命令”。例如:Youaretobebackbeforefiveoclock.(你须在5点钟以前回来。)Theroomistobelocked.(这个房间要上锁。)3.表示“职责”。例如:IamtoinformyouthatthemeetingwillbeheldinWuhan.(我谨通知你会议将在武汉召开。)Heistodesignanewmachine.(他将设计一台新机器。)4.表示“目的”。例如:Theprizewastohono…  相似文献   

18.
惊险时刻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便去A博士家玩。最近,A博士研制出一种“时光机器”,能让人回到过去,也能让人走进未来。真幸运,A博士今天正好在家休息。我扑进博士的怀里,甜甜地问:“A博士,您能操纵‘时光机器’,把我送到侏罗纪吗?”A博士高兴地说:“能啊!我发明这个‘时光机器’,就是要让你们这些小朋友了解几亿年前发生的事情。”半小时过去,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带着A博士发明的“颠三倒四液”、“防身剂”、“昏迷十五分”和“时代手机”登上了“时光机器板”。不一会儿,我便到了侏罗纪。A博士把我送到了一棵很隐蔽的大树后面。哎呀,糟了…  相似文献   

19.
从“好玩好玩”里推门出来的是一个姑娘,她好像朝马路对面的我们望了一眼。雀灵马上紧张起来,差点扔掉望远镜就跑。那笨家伙把她的脖颈都要挂弯了,在胸口一摇三晃。“雀斑,家里被垫还晒在外头呢,我要赶快回去收被子!”“太阳下班早呢。”我指指明晃晃  相似文献   

20.
一、课前絮语:为什么“1+1可以等于1”这几年,我们的城市随时随处可以看到拆迁和废墟。然而过了一年半载,再去这些地方时,看到的却是漂亮宽阔的马路、巍峨高耸的楼群。我又情不自禁赞叹起来:“旧的拆了就是好!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新气象?”这时候,我明白了:拆和建,旧和新,是在转化着的,奇迹似乎就在破坏中诞生出来了!这个想法使我很兴奋。恰好,今天有快乐作文课,交流的最佳时机到了。开始上作文课了。我先请大家看这个算术题:“1+1=?”别以为我在发烧!我希望大家想想,除了“1+1等于2”,还可能有多少答案?先听我说:“1+1=1,指的是1(里)+1(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