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国际上来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包括设立专门机构保障信息发布、完善的法律保障危机信息公开、充分利用网络促进信息公开等.这些经验对我国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又可称为政务公开,其目的在于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从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从世界各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发展概况和趋势来看,信息公开的立法趋势是加强政府运作的透明度、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导入司法审查机制等。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按照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建设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的当下,公共危机事件呈现高发态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显著作用。政府作为危机信息公开的主体本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开危机事件相关信息,以维护社会稳定秩序,但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公开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认识的误区、法律制度不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信息公开方式不规范等。为有效治理公共危机,政府部门应从加强观念转变和制度建设、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扩大信息公开渠道、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方面对政府危机信息公开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公开其政务运行过程的相关信息,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查询、复制、下载、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基础是公众知情权。在宪法中确立知情权的基本人权地位,借鉴其他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来构建我国特色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5.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使用公共资金,以招标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经常性行为,它具有公共性、公量性、公开性、集中性等特征。政府采购法律主体,包括作为交易行为实施人的供应商和政府,以及作为交易行为管理者的政府。政府采购立法应明确“人”的模型设计和定位,其价值在于对政府采购法林主体种种需要的满足和实现,迥异于民商法、行政法和劳动法,而具有综合性特征。竞争、公开、公平体现了政府采购法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应为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公共危机信息发布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举措,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学界还没有认识到这个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事实上,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发布制度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积极意义。具体体现在:顺应民主政治进程,保障民主权利;把握形势,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政府形象;接轨世界,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积极解决问题,化解公共危机。建立并积极落实这个制度,可以使我国依法治国战略得以实现,人民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更好地管理公共危机,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2022年11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的问世,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人们对于技术带来挑战的忧思。就公共管理而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为其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ChatGPT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可以极大促进政府组织间信息流通和合作,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为数字政府建设带来发展的契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如智能化政民互动、智能化公共服务、科学化政府决策等,甚至引发政府的深层次改革。同时,ChatGPT的双刃效应也给公共管理带来巨大冲击和风险,让人们开始关注ChatGPT时代的制度重构与风险规制,思考如何合理管控ChatGPT的应用边界。在传统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框架下,ChatGPT的运用面临公共价值失灵风险,对此有必要重构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价值失灵判断标准,针对其潜在风险提出对策。人类自身的道德问题、人类对高智能体的矛盾心态、公共生活的复杂性,也使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面临道德性夭折的风险,对此应秉持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的再加工,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自由使用和市场化,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再利用.当前,我国法律对政府信息公开再利用没有明确规定,而一些政府部门却垄断信息,使之不能为公众和社会利用,使信息无法增值.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实现政府信息再加工,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公开、透明的政府,用法律制度、市场机制保证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及利用中的公平.  相似文献   

9.
财政透明是公共受托责任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国家善治具有重要意义,而政府审计是实现公共财政透明的必要手段。但我国公共财政透明度不高,与国际规范存在较大差距:在政府信息公开层面,信息披露避重就轻,公开范围有限,内容粗糙;在法律层面,缺乏专门法律对财政透明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进行约束。财政透明化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它不能仅局限于财政,也不能囿于传统政府审计职能。因此,政府审计应拓展其原有职能和变革审计组织形式,实现公共财政透明化,从而达到国家善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2014,(24):80-80
2014年以来,北京市工商朝阳分局充分运用12315申诉举报网络收集处理的23025件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信息,打造多种数据产品,有效服务辖区良好市场环境建设。一是服务企业信用监管。根据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安排部署,梳理提取企业相关信用信息,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二是服务消费风险防范。将12315申诉举报网络数据信息与消费教育引导有机结合,通过新闻媒体,采取公示、披露、警示和提示等方式向社会发布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主动防范消费风险,提升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消费者健康、科学消费提供导向服务。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以“合法权益”受侵害为逻辑起点,对于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告资格,无论是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还是依申请公开的信息,都需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过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而对于与自身信息相关的原告资格,则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直接相关,或者政府的信息公开行为侵犯了其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12.
孙涛 《林区教学》2010,(12):64-65
近年来,我国在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针对现行文件开放有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公共档案馆参与现行文件开放实践也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但是即便如此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政府信息公开与现行文件开放的关系入手,以对公共档案馆现行文件开放实践的分析作为切入点,将其置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地位上,阐明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对策。使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树立我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形象。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完善、公开不主动、公开内容限制较多、公开手段落后等问题,我们要不断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机制、发布机制、监督机制、问责机制,以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审计署网站发布了2013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对于日渐增长的政府性债务,应如何加强管理以防止财政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问题1.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规模。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其举借主体主要是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其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BT和发行债券。第二类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第三类是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根据审计署的公告,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额为108859.17亿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的巨大的社会破坏性要求为之设计健全的公开机制,把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公开纳入法制化的范畴,但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立法实践上的障碍等因素,使公共危机中的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进程非常缓慢。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的重要价值,借鉴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加速我国公共危机中行政信息公开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或有权益理论,在收集和整编多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简化的地方政府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资产价值变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影响,并对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展开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地方政府资产价值显著负相关,与债务规模正相关,但并不显著;当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且资产价值不断缩减时,债务风险状况会加速恶化,甚至很有可能出现违约。为此,在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且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同时,评估债务所形成的资产规模,厘清地方政府可变现的偿债资产,增强偿债能力,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公开,也称之为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将其所掌握的信息通过有效媒体对行政相对人公开,其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行政手段和信息手段,在行政机关与老百姓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来达到促进行政的民主化、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的最终目的。现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积极构建法治政府,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为支撑,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并对任何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而给法律关系的主体带来的利益受限或受损的可能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法律风险已成为人们事业的潜在威胁。成人法律风险教育就是通过对成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的法律风险教青,使其在掌握一定专业技能进行创业和生活的过程中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减少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给其带来的利益损失。成人法律风险教育可通过成人高校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和普法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快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是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与法律制度虽然布一定的发展,但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锁信息和妨碍政府信息传播的许多观念和做法仍然广泛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综合的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很多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应该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原则,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尽快制定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20.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掌握的信息甚至达到全社会信息总量的80%。如果这些信息大多处于不对外公开状态,将会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同时,政府信息公开也是防止腐败的治本之策。因为改变权力行使的方式,使其过程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方式之一。知情权也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