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看到的错误消极方面较多,甚至有许多教师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而实际上,学生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交流探究出错误的根源,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并订正错误,更要使学生经历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让思维在错误与正确之间进行激烈交锋,碰撞出璀璨的思想火花,让孩子取得愉悦的学习心理,让“错误”成为学生的“乐学”的助跑器.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是一种由“不会”到“会”,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所以,学生在学习上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一正确一提高”这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规律.本文将就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难免会生一些错误。教师如果能对学生产生的错误加以正确利用,那将是课堂教学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实施教学时,应当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筛选恰当的错误资源并加以正确利用,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增强自主体验,培养学生发现、质疑、探索等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学生可能会由于思维限制出现解题的漏洞;可能是由于概念错误出现解题的错误;可能会由于对题目条件理解得不够出现错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是通过对学生错误题目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思索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继而教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思考。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将学生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让学生在错误的题目中再出发,进一步自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错误资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避免出现错误.同时,这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一个过程,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错误变成一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利用错误资源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错误的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一般要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以使他们以后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不仅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能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些“意外”的收获。———题记  相似文献   

7.
正确有效地指出学生错误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师如果能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来源并发展该问题,找到更成熟的解法和一般结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尝试在典型的纠错过程中让学生暴露学生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错误和失败,通过纠错回顾解题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整理思维过程,寻找错误原因,寻求出知识点与数学思想方法上的漏缺.概括总结出一般方法和规律,使解题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相似文献   

8.
探究纠错策略 改进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错误上“做文章”,就可以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各种类型错误的错因分析、纠错策略及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记忆不能促使他们实现在数学中的创新能力。只有让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展现学生思维的场所,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才能让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0.
习题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习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正是通过一题题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习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收获数学学习能力。如何用好习题,是数学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一般要给予指出,并帮助纠正.使他们以后少犯或不犯此类错误。但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必急着去解释、下结论,而是将这个“错题”还给学生,设置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不断探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去修正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认识。建立错题本,并不仅仅在于纠正学生习题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一次由错误到正确的自主体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同时,为教师的教学“对症下药”提供依据。使错误能成为师生进步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成长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学习时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因势利导,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而课堂教学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包括“错误”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面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教师要转变观念,正视错误,把错误资源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质疑、引发学生反思的有效因素,从而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成长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学习时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因势利导,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原点和归宿. 数学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不断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 只有不断暴露学生的思维,才能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进阶[1]. 习题中学生常犯的错误能暴露出部分学生的原始思维过程,教学中发现学生"反复做反复错"的现象一直存在,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错题的处理方法、没有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将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他们的收获一定会远远大于教师的单方输入.因此,探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活动最大的平台就是数学课堂,而新课程理念之下的数学课堂又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探究营造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策略有利于使数学课堂回归正途,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动态生成”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和“预设”是相对的.在数学课堂中,许多时候学生的语言、做法都不在教师的控制之内,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仍旧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丧失很多珍贵的生成资源.而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时机,适时引导.那思维火花就有可能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产生.因此想要营造出一个动态的数学课堂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习题练习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必须重视课本习题的有效利用。而在习题练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总保持正确,也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纠错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学生视角的"数学纠错"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实施数学纠错教学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出乎教师预料的错误,但这些错误却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情。若教师能对学生的这些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思考、自我反思,也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朱峰 《教师》2012,(25):84-84
众所周知.习题训练是影响高三复习效果和高考成败的一个关键。高考题具有一定的选拔性,而高三复习过程中的习题是过程性的,对学习应具有反馈、激励性功能,同时还应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简言之,高三复习过程中的习题,要让学生找到不足,让学生获得自信;同时还要让教师掌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及时补救矫正。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编写出这样的习题呢?下面。仅以生物学科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一、学生资源的特殊功能(1)调动学生情感:利用学生资源编写习题是对人的关注,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样编写出的习题.能引导、激励学生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和成功,也能满足他们追求自尊和实现自我的信心,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学生。同时,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可见.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高三的生物复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