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原创试题】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有所不同。有人觉得是幸福,有人觉得是痛苦;有人觉得是愉快,有人觉得是烦恼;有人觉得是平坦,有人觉得是曲折……你的感觉是什么呢?请你以"生活充满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原创试题] 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有所不同.有人觉得是幸福,有人觉得是痛苦;有人觉得是愉快,有人觉得是烦恼;有人觉得是平坦,有人觉觉得是曲折……你的感觉是什么呢?请你以"生活充满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快乐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富有就是幸福;有人觉得健康就是幸福;也有人觉得活着就是幸福……曾记得有人问我,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吗?你觉得幸福吗?当时我沉默了。说实在的,这样的问题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答。因为我根本没感觉到当老师的幸福,所以也就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了。我选择当老师,是因为父母曾经说"当老师很好"——这也算是父母包办,唯命是从吧。起初的工作中,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我每每都会认真地对待自己工作中的每件事和每个人,包括每个学生,总觉得这是我的职业,我应该兢兢业业。只是觉得不要做得太不像话,并没有想什么幸福不幸福。  相似文献   

4.
纸箱之谜     
杨智翔 《新作文》2013,(11):15-15
今天上课,老师带了一个纸箱,让我们猜一猜里面是什么东西。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是纸条,有人觉得是乒乓球,还有人觉得是电灯泡……  相似文献   

5.
爱输了     
春风慕宇 《大学生》2016,(Z1):132-133
这是朋友X的故事,他是这样说的——"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人觉得一无所得,有人觉得前途从此一片光明,有人觉得人生从此再无意义。"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写过这段话,那时只是看到毕业生们在校园里穿梭,穿着西装礼服,戴着学士帽,好不热闹。转眼,半年后我就要毕业了。我觉  相似文献   

6.
童年的美好     
汪若韵 《新读写》2010,(11):46-46
童年是什么颜色?有人说是粉红色,像儿时和伙伴一起在路边吃的棉花糖,绵绵的;有人说是橘红色,与朝霞一般,充满希望;有人觉得是淡绿色,似小草,清新有活力;还有人认为是蔚蓝色,像天空那样纯净。  相似文献   

7.
《母婴世界》2012,(11):132-133
怀上二宝,妈妈提出建议跟妈姓。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觉得只有入赘进女方家,小孩才会跟女方姓。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8.
五月记事簿     
正将经历过的事运用到明天的生活中去。有人觉得,在陌生的地方漫无目的地完成各项行程便是旅行;有人觉得,买些东西回来就是旅行。有人享受旅行时看见的异国风情;有人期待旅行时的邂逅与经历;也有人将旅行时观察到的、经历过的事情,运用到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竞赛很多时候会招致非议。因为有人觉得教学竞赛的课都是精心打磨才呈现出来的,那种做作的风格不同于常态的课堂教学,实用性不大;也有人觉得教学竞赛里,更多的是一个教研团队的集体智慧,所以凭借一个集体的整体水平来冠以个人的荣誉称号,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生的梦想,无数学子正在付诸努力。然而动机各不相同,有人觉得考过研的大学生活更加完整;有人觉得考上研找工作就能“缓期执行”……真心祝愿今年考研的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生活像一杯美酒,香醇浓厚;有人说生活像一首诗歌,韵味无穷;也有人说生活像一幅画,融入了绚丽的色彩。而我觉得,生活只有靠自己用心去感悟后,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诸多滋味。以前我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长相不出众,学习成绩也不好,  相似文献   

12.
有人赞美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赞美说,教师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然而,我却一点也不喜欢这个比喻,觉得这个  相似文献   

13.
面对备课,有人觉得很烦,烦的是检查起来“山雨欲来风满楼”;有人觉得很累,累的是“就这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有人觉得很怨,怨的是“我的心思谁能懂,想改变你真的好难”……面对备课:我们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记忆语录1月29日,那天上网才知道塞林格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有人觉得他早已经不在,也许有人觉得他还很年轻。全世界的读者知道塞林格,几乎都是因为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在中国拥有庞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15.
文旭 《家长》2013,(1):12-13
面对“拼养”这一全新的育子理念,有人觉得它是物价飞涨下前卫父母的生活智慧;有人觉得它是家长生而不养、自私自利的行为。我们不妨秉承“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理念,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新生的家庭教养方式。 “拼养”之A面: 1.有利于“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6.
<正>【题解】各校实行禁止手机进校园,家长积极配合工作,学生的声音很多元,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觉得限制了个人自由等等。可学生第一任务是学习,现阶段中学生应该拥有手机自由吗?【手机自由】手机自由带来内心自在文/贾玲玲我读初中的时候,最想拥有的就是手机自由。  相似文献   

17.
细节的真谛     
比如有人外八字,有人内八字,有人大舌头,有人好害羞,有人爱骂街,有人好吹牛。但是有这种习惯或特点的人不是一两个,所以写出来之后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很一般,不细节。当有的人写出医生在冬天给人看病的时候先要把听诊器用手温一温,然后再放到病人的胸膛上;还有某些人把厨刀借给他人总是把刀刃冲里---对着自己的时候,读者就已经很感动,觉得这就是细节了。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对"月"情有独钟,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因此就觉得"月"可以超越时空,表达"天涯共此时"的情感。于是,无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词人还是豪放派词人,无论是诗还是词,古人都喜欢借"月"抒情。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同一轮明月,古人抒发的感情却不尽相同:有人感叹世事多艰;有人惋惜光阴易逝;有人排解怀才不遇;有人慨叹宦海沉浮;有人寄托千里相思;有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映红了学生心灵的夜空;有人说,教师是人梯,垫高了学生努力登攀的脚步.我倒觉得,作为教师的我,更像一个摆渡人.  相似文献   

20.
到底什么才说得上“纯”?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些茫然。有人说,明媚的阳光是纯的; 有人说,蔚蓝的天空是纯的; 有人说,湛蓝的湖水是纯的; 有人说,李云迪的音乐是纯的; 有人说,一张单色的白纸是纯的; 有人说,奥林匹亚的圣火是纯的; 有人说,孩子的天真烂漫是纯的; 有人说……有太多的人说,只是没有一个确凿的答案,也没有一种严密的解释。自古就有人自诩“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而我一直觉得在如今这个纷杂的社会里,能保持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