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风鸣 《内江科技》2013,34(3):123-124
凝析气藏的开发不同于一般气藏,除了要考虑天然气采收率外,更重要的还需要考虑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问题。本文针对衰竭式、保持压力和部分保持压力三种开发方式,以埕北古7井流体组分分析结果、流体相态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带油环凝析气藏开发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建南气田南高点飞三气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刚  曾勇 《内江科技》2006,27(6):129-130,133
南高点飞三气藏是建南气田主力气藏。在研究气藏地质特征和开发动态的基础上,运用气藏精细描述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预测,该气藏在目前井网条件下提高采气速度并长期稳产必须部署开发钻井工作量,为该区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低渗致密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储量占相当大的比例,气井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水力加砂压裂是进行气田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孔、低渗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水相圈闭损害和其它敏感性损害,采用针对常规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不能达到满意的增产效果。开发好这类气藏对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致密气藏的地质与开发特征和技术现状的研究,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致密性气藏的特征,为以后在此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金萍 《今日科苑》2009,(24):45-45
本文根据胜利油气区浅层气藏开发过程中表现出的开发特点及规律,有针对性的对边底水气藏的开发规律进行研究,对其气水同采阶段实施的各类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对比,经过大量理论论证和现场实际应用,在济阳凹陷浅气藏成功地进行了三种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老区停产井增多、后备开发资源严重不足情况,必须加大扶停产井措施力度,将难动用储量作为挖潜目标,制定了包括侧钻、防砂、柱塞排水等措施在内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利用地面综合治理—气藏综合评价—措施工艺优化的管理模式对方案运行进行了系统优化,形成了从管理到生产再到工艺的气井开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苏国丰  余治国  张斌  冯逍 《内江科技》2005,(1):75-75,80
文108-2井为典型的封闭弹性气驱底水气藏。针对气井不同阶段开发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依靠控制临界流量、动能因子、小油管等排水采气理论,合理利用气井自身能量,达到了较好的排水采气效果。  相似文献   

7.
川西中浅层沙溪庙组、蓬莱镇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等特点,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实现该类气藏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然而,水平气井分段压裂完井参数的优选却是一个难题,国内外虽然也做过很多研究,但多限于均质气藏的情况。鉴于此,本文利用ECLIPSE数模软件,结合川西中浅层致密气藏储层物性数据,分别建立了均值气藏分段压裂模型和非均质气藏分段压裂模型,对比分析了非均质性对水平气井分段压裂完井参数优选的影响,得到了新的认识和结果。其中非均质气藏分段压裂模型中,讨论了渗透率沿水平井筒呈四种不同变化趋势情况下完井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规律,这对川西中浅层及该类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参数的优选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气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结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气田,按照国家对天然气生产的要求,从气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气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气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气田开发方案是指导气田投入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它的依据是发现井、资料井及试验区井的数据。本文分析了深层火山岩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深层火山岩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的阶段、方案设计需解决的基本问题、方案设计的原则以及优选开发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X地区为低渗透气藏区块,需要通过压裂方法提高单井产能。不同的井网部署,产生的开发效果截然不同。设计井网时,既要考虑单井控制储量以及整个气田开发的经济合理性,井网不能太密;又要充分考虑井与井之间的压力传递关系,井距不能过大。通过对柴达木X地区全水平井五点井网优化,分别研究了排距、井距、水平段长度对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的影响。对井网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合理的井网开发方案,指导油气田生产。  相似文献   

10.
段海凤 《内江科技》2010,31(10):122-122,182
精细气藏描述技术是通过对地质、录井、试油等方面资料综合研究,同时借鉴邻井地层资料对比,在亮点分析基础上。利用反射波多参数分析、三维地震描述、弧长、弹性能/塑性能以及频率吸收等技术进行气藏的识别和含气性检测,较以往气藏描述技术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在盐家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大庆地区中浅层气藏特点,研究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建立射孔完井产能预测模型,预测水平井产能。并通过系统试井方法对水平井产能进行评价,优选出适合大庆中浅层气藏水平井的产能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雪松 《金秋科苑》2010,(22):149-149
胜利油田浅层气藏以河流相沉积的透镜状疏松砂岩为主,由于储层埋藏浅、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气藏开发过程中易出砂,严重影响了气藏的开发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气层出砂的成因及对储层伤害,认为防砂完井方式可有效抑制地层出砂对气藏开发的影响,提高气藏采收率。但完井中的射孔过程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储层伤害,但可以通过优化射孔工艺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13.
张东 《内江科技》2013,34(1):142+149
宝中凝析气藏初期进行衰竭式试采,由于该气藏具有地层低孔低渗、地露压差小、凝析油含量高等特征,生产短时间内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地下反凝析现象严重,为了提高采收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对该区块进行循环注气保压开采先导性试验,通过指标预测,分析该试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原油田位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附近,为满足西气东输季节调峰需要,需建设配套的地下储气库。文96气藏目前采出程度超过60%,从地理位置、构造特征、储层物性、储气规模及注采井网等方面上均符合建设地下储气库的要求。本文从气藏地质角度出发,对文96气藏作为西气东输储气库库址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对储气库的建设提出了初步方案规划。  相似文献   

15.
杨占红 《内江科技》2010,31(8):111-112
本文针对塔河油田东南部AT5井区奥陶系凝析气藏研究了构造、断裂系统,分析了储层岩性特征、储集空间及其组合类型,并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及钻、录井显示、试采特征,将井区内碳酸盐岩层划分为I、Ⅱ两类储层。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气藏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量大.低渗透气藏采收率是拟定气田开发规划和编制气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指标。采收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低渗透气藏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工艺。通过相关文献的调研分析,总结归纳了低渗透气藏采收率计算的不同方法,对不同计算方法的适应性做相关的评价,为低渗透气藏采收率的计算与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李宽亮 《中国科技纵横》2011,(24):194-195,214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某低渗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气藏动态规律,对典型气井进行数值试井解释,分别建立了三口井的线性条带非均质模型,不封闭不规则非均质模型,及平行断层非均质模型,给出了三口井的试井解释结果。结果表明,应用数值试井分析技术不仅能够获得一个直观的气藏模型,而且能够深化认识气藏动态,从而对气藏开发后期的针对性措施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火山岩气藏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气藏相比,储层非均质性强、渗流机理复杂,气井间产能差异大、分布不均衡.本文针对研究区块特点,通过对试气、试采及稳定试井资料分析,结合地质认识,评价气井的产能特征与控制因素,优选到了适合火山岩产能特征的气藏工程分析方法,从动态揭示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与渗流杌理,得出火山岩气藏低渗特征明显,气井产能和井控动态储量差异大,储层可流动区域分为连续型、条带型、封闭型、半封闭型四种类型.气井产能影响因素:气田构造、储层岩性岩相、储层的物性、流动区域形态、连通的高渗带(体)的规模、储层微观渗流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86万亿立方米,开发动用仅占有1/3的储量,还有2/3的储量没有动用,天然气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低渗透气藏一般都具有低孔低渗、裂缝发育、高毛管压力、地层压力异常、岩石致密、高损害潜力等工程地质特征。本文简单介绍了低渗气藏目前国内增产技术现状,主要在增产机理、现场应用工艺技术方面进行介绍;从低渗气藏水力压裂改造和酸化酸压方面,介绍了国内低渗透气藏增产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凝析油气藏是在一种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的特殊油气藏,具有资源量大、品质好、采收率高、炼化工艺简单等优点。凝析气藏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但因其独特的反凝析现象和相态特征,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始终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本文总结凝析气藏形成条件,明确成藏过程中随着温压系统变化凝析气藏的相态变化规律以及分布模式。以全球大型的凝析气藏为例,分析了典型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主要层系、储层类型、气体组分以及形成的主控因素。针对凝析气藏特殊的相态特征和温压条件,综合分析各类开发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该研究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地区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