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流动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或雇主)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更加注重“竞业禁止”条款(也称竞业避让、竞业限制),以防员工在跳槽时损害单位的利益。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是指用人单位(或  相似文献   

2.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 《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 《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劳动法》实施以来,各类企业招用职工时普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有些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表示非常简单,在劳动合同书中不认真填写具体劳动合同期限,因而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某一劳动合同为例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益的冲突,使劳资关系从来没有风平浪静的一天,而劳动合同从来就是风口浪尖上的焦点,所以新劳动合同法从立法计划出台开始,就一直是职场关注的焦点,那么现阶段的职场劳动关系如何?新法的出台又被寄予了怎样的期望?《职业》杂志与智联抛出特别推出“劳动合同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     
首先是劳动合同内容要规范.这些将在下面提到。其次是签订合同要规范,《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  相似文献   

9.
强律师:我应聘一家公司工作近两月,而公司根本不提签订劳动合同的事,我想知道是不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不受《劳动法》保护我该怎样办才好李敏李小姐: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公司在聘用劳动者后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反法律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劳动法》实施时间不长,建立劳动雇佣关系时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观念尚未广泛在企业中建立;二是由于企业认为只要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受劳动法律的约束,在辞退劳动者时较…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日起,《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和以前的规定相比,新法更系统、更全面,企业在签订、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禁忌”,亟需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用人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不签约的,自动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约两次之后再续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用人单位不给买社保就得赔偿。《劳动合同法》明确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规范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限定了违约金条款的适用,适当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适用,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12.
《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过于严格,致使众多的劳动合同变成无效劳动合同。本文认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是内容无效的劳动合同。采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损害国家利益,自应属无效。但如果仅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则应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劳动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的,不能仅以此认定为合同无效。对无效的劳动合同应分别适用不当得利制度和缔约过失制度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乙与某大型国有企业甲签订了劳务协议,协议条款简单,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之必备条款的规定,违反公平原则,内容不明确,为此,双方发生劳动纠纷。虽经双方协商,纠纷得以解决,但却引起了我们的深刻思考,正确使用合同名称,规范合同条款,最好使用第三方制定的格式合同,都是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拟对《中国工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进行修改。为什么要修改此次《章程》?具体作了哪些修改?改后将对工会工作产生什么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贾端阳接受了记者访问。贾端阳表示,此次《章程》的不少修改都紧跟时代变化,一些条款的修订有利于吸纳日益庞大的农民工团体加入工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做了规定,并详细列举了部分"应当具备"的条款,其中就有劳动合同期限,但我国立法却并未对欠缺期限条款的劳动合同效力做出认定,由此导致实践中此类劳动合同效力认定争议频发。通过对欠缺期限条款的具体情形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法条逻辑结构以及国外的立法经验,当认为欠缺期限条款的劳动合同有效。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3项规定的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条件不清楚,以至于在实务中存在理解差异,作出令人难以接受的判决。要想理解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必须从对相关法条的文意解释、法理解释、目的解释三个方面去剖析《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对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的内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将大量的信访人员引导到司法程序上来,就务必增加当事人权利救济的司法途径,实行有限定的三审终审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人通过人才市场求职、面试、考试(核)等过程,进入用人单位就业,而就业以后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什么?用人单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办?实际上,《劳动法》早就明确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也确定了维护就业者合法权益的合法途径。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并经劳动部门鉴证。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规定。涉及有以下条款。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遵守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4小时。用人单位应保…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似乎所有争论问题都应尘埃落定。但事实是,至今为止争论仍未停止,尤其是立法应否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强制性义务加诸于用人单位的争论更是比较突出。在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出台至生效(2008年1月1日生效)前的半年时间内,国内的企业发生了大规模的裁员潮,这波裁员潮不仅波及企业,甚至波及到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分析裁员潮的发生,与用人单位试图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极大的关系。全国政协委员张茵(2006年胡润百富榜上成为内地首富的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相当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对资方和无技术的劳动者都是一种压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以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给予倾斜保护为立法宗旨,其中用大量条款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但尚有部分规定仍存在缺陷。本文针对这些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相应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研究生》2002,(2):13-14
劳动合同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社会生活千变万化,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当事人的情况也非常复杂,我国《劳动法》只是对劳动合同的原则性、纲领性的指导和规范,不可能对每个劳动合同都做出详细的规定,况且有些合同条款是无法用《劳动法》加以规定的。劳动合同可以对劳动内容和法律未尽事宜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使双方明了权利和义务,促进双方全面履行合同,防止因违约而导致责任发生;劳动合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也是解决纠纷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