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教育思想及对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平民教育”思潮中颇具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从其思想根基、思想主体和系统化的教育观等几个方面解析了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价值,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当今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颇有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平民思想的分析介绍,并进一步阐述他的思想对当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颇有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平民思想的分析介绍,并进一步阐述他的思想对当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在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方面作出卓越贡献。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及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同仁选定河北定县为实验区推行平民教育实践。他综合自己的经验性体察与李景汉主持的定县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进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的理论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不少知名人物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1893—1990)是现代中国及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是一位爱国教育改革家和教育救国论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晏阳初放弃了优裕的城市生活,走入农村,在河北定县开展改造农村的实验研究。他认为平民教育在社会改造和“民族再造”的过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向世界推介平民教育,将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本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平民教育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世界事业。他不仅向外传播了平民教育,更重要的是使平民教育走进了世界。平民教育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合作的历程为’当今促进中国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对话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市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他所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后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后又由晏阳初本人将其收获的种子播于全世界贫瘠的土地上,为中国和世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平民教育专家和乡村建设人才。晏阳初早年留学美国,自1920年回到中国发起全国性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以后,相继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实验区。1950年以后,晏阳初以定县实验的基本经验与中国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理论为基础,在泰国…  相似文献   

10.
晏阳初:我国电化教育早期的践行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晏阳初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在20世纪前半叶,为中国的平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晏阳初把幻灯、广播、电影等当时最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应用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华工识字教育、平民识字教育、军队识字教育,尤其是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大提高了社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晏阳初对电化教育的践行和农村改革的经验,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晏阳初(生于1890卒于1990),他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少时熟读儒家经典,13岁时入传教士办的西学堂读书,后来到香港和美国的耶鲁大学接受教育。在美国,晏阳初曾经受教于塔夫脱和威尔逊两位美国前总统。自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他致力推行乡村平民教育,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在中国,也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1943年,  相似文献   

12.
晏阳初是世界名的平民教育理论家和实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我国倡导和实施平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完整而系统的平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晏阳初和梁漱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潮中出于教育救国的共同目的而视角取向、途径路向各异的教育实验家。晏阳初的思想基础是孔子、基督的博爱和西方的民主;梁漱溟则杂糅佛儒,秉承儒家出世思想。晏阳初从教育入手,为根治农民的愚贫弱私而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梁漱溟则为解决文化失调而以乡村教育改造社会的散漫消极,试图通过教育的力量实现平民政治。  相似文献   

14.
晏阳初民本政治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民本政治观探析李文珊晏阳初先生(1890-1990),四川巴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自幼接受传统儒学教育,以后又长期研读西学。20年代初,自美国留学归国后,开始在中国大力推行平民教育运动,进行了集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于...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生于1890卒于1990),他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少时熟读儒家经典,13岁时入传教士办的西学堂读书,后来到香港和美国的耶鲁大学接受教育。在美国,晏阳初曾经受教于塔夫脱和威尔逊两位美国前总统。自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他致力推行乡村平民教育,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在中国,也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1943年,哥白尼诞辰400周年之际,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于教育救国的共同目的,为解决中国农村极为严重的衰败问题,乡村建设运动应运而生。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当时乡村建设运动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晏阳初是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采用三大方式进行四大教育,从而进行乡村系统改造;而梁漱溟则是从文化复兴中国的角度,着重于建设一种新的社会组织。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晏阳初(1890—1990)是享有世界盛誉的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创者,他以宗教家的精神从20世纪20年代起,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以来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实地,成功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新路。谨立足职业指导的角度分析了晏老重视平民教育的原因,阐述其四大教育思想中有关职业指导的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巨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晏阳初及其平教会在中国大陆的平民教育运动,在中国20多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对政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平教运动提倡、推行的识字教育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使政府下决心去完成扫盲工作;定县县政改革引起了全国的重视,所产生的许多实际改革方案为中央及各省所采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推行的新县制改革更是在多方面受到了晏阳初定县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