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独生子女很多,大部分家长对子女比较宠爱。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为家长和老师而学习,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重要性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身心健康的润滑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愉快,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把握时机,注意方法;教育学生要掌握分寸,适时而止;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学校情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状况.对学生而言,师生关系的状况不仅是影响其学习适应与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所以,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探讨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策略,对于增强教师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师生关系的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它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具有如下特征,",师生关系是一定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交往.教师与学生结成的相互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  相似文献   

4.
放低姿态     
常啸 《教师》2013,(31):1-1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我们常常用“蹲下身采”“平视”这样的词来要求教师放下身段,丢掉架子,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可是在实践中,很多老师总感觉到与学生之间有一层看不见的隔膜,难以融入他们的生活,更难走进他们的心灵,常常有如鲠在喉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徐娟 《中国德育》2011,(8):61-62
在近2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呢?为此,我曾经无数次问我的学生: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应当是怎样的?他们的答案可以总结为:教师是社会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生的楷模,家长的替身。要达到学生心目中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6.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育人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的尊严不容侵犯,而学生的尊严常常被人忽视,甚至受到侵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建立良好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有民主作风。青年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青春期 ,他们的情绪常常动荡不定 ,常常感到寂寞和孤单。这一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爱和赏识。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应用“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 ,使学生在爱中学会爱 ,在尊重中学会尊重 ,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学生需要爱 ,就如花木需要雨露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用爱心浇灌我们的学生。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 :“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同样的一件事 ,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新教师由于年龄、经验等因素,与学生相处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影响高中新教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有教师、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职前培训、学校等外在因素。高中新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同时新教师需要学校、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以及师范教育有针对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越俎代庖、本末倒置,常常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因不满教师的“机械重复”而敷衍教师;学习困难的后进生因不堪忍受教师的“格外关照”而顶撞教师。有些教师甚至很痛苦地说,现在的学生真是没良心,教师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操劳,他们竟这样对待我们。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敷衍、顶撞和埋怨中逐渐失去真诚、信赖,变得淡漠、疏远。这是多么的可怕与悲哀啊!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的保证,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心、公平和诚信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和保证。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一步建立和谐师生师生关系,以实现教育梦想。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在基础教育学段,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缺少教师和家长的鼓励,自卑心较强,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律性差。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这样的学生,高职教师简单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教育方法,难以再说服他们。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更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学有效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常听到一些初中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相处,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师生交往顺畅,则师生关系和谐;反之,师生交往堵塞,则师生关系紧张.为了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师生交往.师生交往在教育教学上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诚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相似文献   

13.
康友玲 《甘肃教育》2008,(13):28-28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学生,作为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常常会看到一些被动学习或逃学的学生。有的学生平时看似忙碌,课堂上认真听讲,晚上做作业到深夜,然而实际上他们也是被动学习,他们把学习当成家长和教师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这是一种“要我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班级管理中,不少教师常为学生“闯祸”而大动干戈,大批特批,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触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自然也不领情,这种师生双方伤心伤肝伤肺的教育方式,气煞了教师自己不说,对学生也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或许还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犯错学生,用浓浓的人情味去开导、感化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好了,教育也就变得容易了。  相似文献   

15.
张璐 《现代教学》2014,(1):85-86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向往的,学生往往是先从感情上接受教师,再从理性上接受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常常是被个人情感和教师给予他们的感觉所支配。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效率成正比。当今的学生见识越来越广,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先决条件。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所有学生,走近学生、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6.
林社福 《广东教育》2003,(10):40-41
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为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事事找老师告状,而高年级的学生却常常和老师“对着干”?为什么课堂上学生说起“节约用水”头头是道,课后却对校园内“哗哗”的水龙头视而不见?为什么小孩在教师家长面前“老实”得令人不安,而在教师家长背后却“叛逆”得令人心跳……为此,我们于2000年9月确立了小学生自主德育的新课题——《小学生自我管理活动模式探索》。本课题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家校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教育民主氛围,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前提。用民主氛围陶冶学生情感,把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需要,这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教师离不开学生,这是由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而学生离不开教师,则是由他们正处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决定。从分析评价别人的举止言行的活动中,逐步认识自己,他们把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看得十分重要,他们尤其注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学困生,不但注意教师直接的评价,他们更注意观察教师的无声评价,他们会在教师…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 育、教学活动中构成的关系,学校的 教育活动就是在这种关系的维系下 得已实施的。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师 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只是扮演的角 色不同,在人格上他们是平等的。但 在实际的教育操作活动中,由于教师 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授者,而学生无 论他们的个体在性格、志趣、文化背 景等方面多么趋于一致,其群体的整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一些学生常常不接受教师的“关心”,究其原因是:1.当前,独生子女多,单亲家庭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致使某些学生产生自闭的心理疾患;2.教师的“关心”方法不当,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师生关系不平等;3.在网络时代,教师的权威性逐渐被计算机取代,教师的知识量在网络中显得相形见绌,使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丧失怠尽,使教师在学生心灵上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如今有社会人士抱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此话反映了教与学的部分迹象,要使教师的“关心”走进学生的心田,关键是使教育趋于民主化,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建立民主…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里一个恒常而基本的主题。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制约着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