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父母,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满腹经纶。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在我不算很长的从教生涯中,时常听见父母们如此抱怨"家里的书一大撂,可是他(她)就是不爱看。"其实,让孩子爱上读书并不难,难的是父母是否有这份恒心,为孩子打造一个书香家庭。  相似文献   

2.
拒绝抱怨     
有些人早晨一睁开眼就抱怨。谁也没招他惹他,他就抱怨天、抱怨地。晴天丽日,万里无云,他抱怨:咋不下场大雪呢?冬天就该是银装素裹的啊!真的下起了大雪,他又抱怨:咋下这么大的雪呢?  相似文献   

3.
猜猜我是谁     
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吧?好,准备。准备好了吗?那好,我现在开始提示: 我的消息很灵通.而且眼线众多。我知道你在上个星期与客户谈生意时答应回扣平分:我还知道你昨天向你的下属抱怨.说你们的总经理有多自私。猜猜我是谁?猜不出来.也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抱怨之害,尤有甚者,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踏着朝露去,伴着夕阳归。在这样简单的生活中你是否会有许多的抱怨?抱怨学生难教,抱怨教学压力大,抱怨家长不懂得理解老师……看过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老师的事迹,在她爱的教育之旅中,她教学中的幸福感深深地感染着我。这种幸福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6.
梁勇 《学习之友》2010,(6):31-31
身材矮小给我的艺术梦设了高高的障碍,我曾对好友抱怨说:“这世界对我太不公平!”他反问道:“谁告诉你人生是公平的?”我不禁一震,是啊,人生总有种种不幸与残缺。就拿那位好友来说吧,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百科》2014,(10):21-22
如果有两个好朋友问挽“在你心目中,我们两个谁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们都是。”她们一定不满地抱怨道:“你这不跟没说一样嘛!认真点儿!”可事实上我的的确确给出了认真的回答,真实明确,毫不含糊。  相似文献   

8.
朋友聚餐,友人的女儿席中抱怨道:“下向我们又要进行消防演习了,好傻哟。有这时间我宁可在图书馆看看书。学这个有什么用啊!谁会老碰到火灾?”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名师的公开课,他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课文内容讲解的深入浅出、教学环节的衔接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也许是因为上公开课,下面的学生有点紧张,很多地方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不够默契。下课后该老师不断抱怨:“今天学生不太配合,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此我不禁产生了疑惑:“课堂卜究竟谁该配合谁?”  相似文献   

10.
寒风呼啸,谁给了你一丈火光;世态炎凉,谁暖了你的心房。——题记 那位爷爷在我们小区守门已经多少年了呢?是五年,十年,还是更久的经年?不记得了,也从未留意过。在记忆里,从我搬到小区开始,门卫轮番换过多个,而只有邱爷爷,别人走了,他却不抱怨,一直辛辛苦苦地做着他的门卫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高等教育收费和公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历史的和相对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要害不在于免费还是收费 我们不能只是一般地考察制约教育公平的各种因素,历史发展的事实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教育公平问题,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一些问题.有人讲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越来越不公平了,没上学的人抱怨、上了学的人也抱怨、老百姓抱怨、官员也抱怨,谁都不知道症结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2.
王瑶 《八小时以外》2011,(11):94-95
你,幸福吗?在中国,都市白领是一个在逐步庞大的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有一定的财力,也有一定的生活品位。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却在逐步下降。越来越少的人能感受到幸福,充斥于彼此耳边的是各种各样的抱怨声,抱怨为什么每天都要加班,抱怨同事总是不配合自己的工作,抱怨爱人不会体谅自己的辛苦,抱怨父母千篇一律的唠叨,抱怨社会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3.
我的困惑     
“已经高三了,还写那样的字!还不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老师常常这样抱怨。该怨谁?我也在心里嘀咕。老实说,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对数学、外语等学科的知识掌握大赛不差。惟独对语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相似文献   

14.
你,幸福吗?在中国,都市白领是一个在逐步庞大的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有一定的财力,也有一定的生活品位。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却在逐步下降。越来越少的人能感受到幸福,充斥于彼此耳边的是各种各样的抱怨声,抱怨为什么每天都要加班,抱怨同事总是不配合自己的工作,抱怨爱人不会体谅自己的辛苦,抱怨父母千篇一律的唠叨,抱怨社会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5.
母爱——人间最神圣的情愫.最真诚的心音,最拙朴的思想。人生一世,有谁能不被这种伟大的感情所温暖?有谁能不被这种伟大的情感所包围?又有谁能不被这种伟大的情感所浸润?  相似文献   

16.
丈夫不快乐,妻子难逃干系,想必婚姻生活也不会太顺心如意。可是,他长期郁郁寡欢,都是为了哪般?你究竟有没有认真听过他的心声、他的抱怨?好吧,我们来听听男人都怎么抱怨,专家又怎么劝解。  相似文献   

17.
银色怪想     
我们现在要来讨论的是漫画改编电影的可能性……“真人版”?!不要来!!我怕怕……”“拍成电影?嗯,之前我看过欧吉桑的昂流和欧吉桑的星星……谁有刀?”“算了罢,现实里哪里来的那么许多九头身美人!”(漫画就是九头身美人儿?)好好好,抱怨暂时打住,以理性的眼光来看,以上言论定性为诽谤也有点证据不足———就连我也曾因为不小心看了劳什子《青春男孩》真人版而上吐下泻倒足七日的霉。But,相信me,那个只是贫穷带来的假象:请想像一下,如果我们现在的论题不是富x台的漫画改编成十二点档剧集应该由东洋不多的几个美人中的谁…  相似文献   

18.
何树龙 《内蒙古教育》2005,(9):16-17,46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其实与儿童息息相关的老师,一直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压力下工作着、生活着。长期以来,他们一边抱怨着工作的繁忙琐碎,一边依旧任劳任怨地在各种压力下努力支撑着孩子的蓝天。他们在孩子面前扮演着温和善良知识丰富的朋友角色,在领导面前表现出认真工作兢兢业业的教师本色,但一旦终于有空余时间面对自己,有谁听到过他们疲惫的呻吟和无奈的叹息?有谁注意过他们忧郁的目光彷徨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马艳芳 《辅导员》2009,(10):9-10
私下里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学生不喜欢学历史。”难道学生真的那么厌烦历史吗?通过调查,学生厌烦的不是历史而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历史的教学艺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今天新课改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陈旧。  相似文献   

20.
许多同学对篮球并不陌生。但在看篮球比赛时仍有同学抱怨:光看谁投球、谁得分、谁输赢,其他的就看不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