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量等级类目"指分类法中某一级类目下,不管是哪一级类目,只要所集中的馆藏文献数量大致相等,它们就是该馆的同一数量等级类目,通过最近2-3年入藏图书分级逐步统计即可获得图书馆的某一等级的数量等级类目.将所得的数量等级类目与管理系统统计分类模板结合,可以方便地控制具体类目图书入藏与利用平衡,同时也可较好地控制书库搬迁时的架位预留.分类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本馆分类法的修订,也可弥补普通分类法在本馆使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类目控制是《中图法》修订的重点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数量与我国图书出版、归类实际的比较、分析,不仅指出前者类目设置不当问题而数量虚高,还就其形成的原因及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修订中涉及地区类目的修订措施,从类目设置、修改注释、增加仿分复分、明确类目含义、地区名称规范、标记符号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探讨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了<科图法>三版中存在的不足即类目内容范围中的误差、类目参照和类目参照和类目注释中的错误、新版和旧版分类法类目注释与类目不一致等问题.建议在分类法修订时要加强审校工作,以达到类目与类目注释的准确与一致.  相似文献   

5.
(一) 我国现行图书分类法均属于线性结构分类体系,各学科在分类法中的布局主要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性和历史性原则,由低级向高级、由一般到特殊、由总论到各论排列展开的。从其类目排列的逻辑体系而言,整部分类法的每个类目概念都具有一定的内涵与外延。所谓类目的内涵,就是指类目的涵义,是类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所谓类目的外延,则是指类目概念所指事物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樊瑜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115-118
针对各个学科领域期刊分布的发展特点,结合分类实际工作的需要,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编制原则,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变化,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具体修订措施,包括根据文献保证原则增加类目设置和类目注释、规范类目名称和注释、删除重复的类目、完善形式复分表和保持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一致等。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国医学类目在类名、注释、类目仿分及新增类目等方面的改进,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理学类目划分遵循学科发展的时间顺序,强调实用性;类目设置简略,侧重从主题角度集中相关文献;类目灵活性强,并具有丰富的注释;类目名称惯用描述性词语和名词组合,统一规范性较强。以上特点使《杜威十进分类法》在系统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类目的动态与灵活性能适应学科发展及类目扩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分类法类目名称和类目注释的规范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分类法中类目名称、类目注释等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K历史、地理"类目的修订措施,从注释、类目的增改、合并、删除方面探讨其成功与不足,解析了与历史类目密切相关的时代和地区复分表的同步修订问题,并指出在标引实践中容易产生分歧的人物传记的分类问题,《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修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