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军民 《甘肃教育》2013,(23):82-83
质疑就是提出疑难的问题,包括对某些定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古人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懂得质疑。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刚升人高中的同学,不愿自主地去探究,不敢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要想做好一个聪明的副职,就应懂得怎样去面对别人,面对事、面对自己。  相似文献   

3.
尖子生成绩优异的奥秘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教育学教授赫伯特·沃尔伯格曾主持过对尖子生的专门研究。他说:“聪明的学生并非都能得高分;懂得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固有的才能那才是极其重要的。”在此,教育专家和学生们自己为我们揭示了尖子大中学生成绩优异的奥秘。自...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课堂上,每当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操作时,常听教师表扬说:“真聪明。”“聪明”往往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用语,也几乎成为某些教师表扬学生的惟一词汇。笔者曾在一堂课内进行过统计,全班被教师夸为“聪明”的学生就达21人之多。何谓“聪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聪明”词条的解释是:“智力强,天资高。”可见“聪明”是个褒义词,谁愿意人家说自己“笨”呢?尤其是少年儿童,被人夸为“聪明”确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然而,“聪明”毕竟是对人天赋秉性的一种评价,能被老师夸为“聪明”固然可喜,未能获此褒…  相似文献   

5.
远离悬崖     
一家公司准备高薪聘用一名司机,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留下了3名幸运者。于是,主考官问他们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把车开到离悬崖多远的地方才是安全的呢?”“两米。”第一位说。“半米。”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第三位回答道。结果,第三位被录取了。第三位幸运者无疑是聪明的,他懂得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把车子开到了悬崖边上,本身就是技术不过关的表现,而懂得让车始终远离悬崖的司机,才是最称职、最可信赖的司机。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正在驾驶着自己的人生之车。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司机,首先…  相似文献   

6.
谈人     
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作人的最高智慧。可不是吗?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还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渺茫难测。  相似文献   

7.
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正说得兴起,一不小心被讲台绊了一下,学生哄堂大笑。我尴尬极了,自嘲了一句:“这讲台也欺人。”学生的笑声嘎然而止。这是我给自己找“台阶”。在尴尬面前,懂得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的人自然是明智的,然而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的是给学生“台阶”。给学生一个“台阶”,可以使孩子们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自己的动力。这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之类永远无法比拟的。记得我教过的一位学生非常聪明,却总是不肯用功读书,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也不愿温习功课,考试成绩每次都一塌糊涂。原班主任对他死了心,经常…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无机条件中。一切物的要素在教育中都是处于第二位的、是可分的和可代替的,惟有人的要素在教育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不可分的、不可替换的。”因此,教学本质应体现教育对生命的“弹性诉求”,即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一个聪明的教师,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其诀窍就是要懂得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抄近道”。换一句话说,就是要学会通过多看、多听、多悟等方式,善于站在众人的肩上去聚众人之精华,善于站在成功者的肩上去获取成功。  相似文献   

10.
余莹  王巍 《音乐世界》2007,(7):40-41
2月,李珉宇再次来到上海参加演出。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中国,却是第一次,为他连线采访。印象中的他,是一个聪明的男人。懂得调节气氛、应对自如。始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目标又是什么。神话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信仰,一个人的时候,李珉宇希望自己亦能如此。他,是一个少有的好男人!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的元命题--关注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注生命是一个严峻而现实的教育问题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珍爱生命和光大生命,那么,不管他有多聪明,学识有多高,倘若遭受重大挫折或打击,或者感到前途渺茫,生活无助时,就有可能将自己——有时连同他人的生命毁于一旦。作为教师,如果不懂得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在面对学生时就会做出一些非人性化、漠视生命存在的反教育行为。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育人性,育人,首先应是培育生命。  相似文献   

12.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中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思想,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重要的学习目标,是衡量中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懂得质疑,才能说真正懂得学习,只有学会质疑,才能说有学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不要看不起自己的脑袋恽志坚经常见到这样一些青年人,每当看到别人拿到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就感叹地说:“人家脑袋聪明,我们天生脑袋笨,有什么办法呢?”这种自暴自弃看不起自己脑袋的思想,是阻碍青年成才的障碍。诚然,人的脑袋各自聪明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4.
都说“学史使人聪明”,那绝不是指记住所有的史实,而是通过史实及其思考,有利于我们懂得世界,认识自己,知晓现实,憧憬未来;都说史学博大精深,也不是因为史学可以研究一切,而是因为这些研究给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思想及其方法。还有“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个说法似乎更有意思,几乎都认为这是贬义,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懂得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正确认识自己。能力方面:能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培养自尊自信。觉悟方面:懂得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中国人的深远意义。激发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象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赞扬。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恰如其分的鼓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正确的鼓励学生呢? 一、树立榜样,鼓励自强 “圣贤之仁可以百世为师”,懂得圣贤们的礼貌规矩,愚蠢的人会变得聪明,优柔寡断的人会变得刚毅果断。要让学生见贤思齐,见善不及,就要挖掘人类社会中的贤与善。例如:让学生在假期间认真阅读名人传说,选出其中令自己心动的章节,编辑成文,开学后彼此交流。班主任可以…  相似文献   

17.
到美食城做客(中班)文/赵红评/刘晓琴活动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懂得各种食物都吃的人才能长得健壮又聪明。2.增进幼儿对各种食品的兴趣和认识,体验动手制作食品的乐趣。3.让幼儿知道肝、胡萝卜、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能使人更健康。活动准备1.搭建美食城:一...  相似文献   

18.
1.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要求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有的成就,自然会心情舒畅了。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但是却也更加迷惘。即使没有这种迷惘,我也绝不敢说自己懂得了多少真理:而因着这种迷惘。我倒是想对真理到底是什么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5,(11):45-45
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台。从现在开始,问题不再是您的孩子是番聪明,而是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为他找到适台自己的成功之路,在社会生存中拥有绝对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