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滑步推铅球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教材,过去我教了滑步推铅球技术,效果不理想,在成绩考核或“达标”测验中,多数学生不用滑步技术推铅球,而用原地或垫步方法推,为什么呢?经了解,原因有二:一是难学。滑步推铅球是项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教材,由于女生力量差,灵敏性不够,掌握滑步推铅球技术并要提高成绩,困难很大。二是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不好,投掷成绩反而下降。根据这一情况,上学期我在高二年级两班女生教学课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县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教学目标管理 1.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 铅球掷远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规定项目,也是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学时间一般都安排五学时左右。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教会学生侧向和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是很困难的。过去我在铅球教学中,也曾经教过初学者侧向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结果学生不仅技术没有掌握,而且竟有三  相似文献   

3.
以体育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针对目前铅球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但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及头部动作对滑步推铅球完整技术的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细小环节在整体动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头部动作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快捷合理地掌握正确的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并掌握持球技术 教学方法:背向滑步推铅球持 球技术的教学手段、注意事项。 二、学习并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的预备姿势 (一)教学方法 1.沿投掷方向划一条长 1.5—2米的直线,让学生背对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不少技术动作的原理是学生已学过的理科知识。因此,将理科知识用于讲解之中是十分必要的。此一说法,是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受到启示认识到的。一次,我在高中一年级教滑步推铝球时,发现学生因技术难度大,一时掌握不好,不少学生对滑步推铅球的学习劲头不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运用了学生学过的力学原理进行讲解说明滑步是获得初速度,提高铅球成绩的重要因素。同学们明白道理后,学习技术认真,很快使滑步推铅球中的  相似文献   

6.
宋忠飞 《中华武术》2013,(10):17-18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较为复杂,如果练习者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其技术要领,那么就很难达到快速有效提高自身竞技水平的目的。本文就铅球项目训练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谈几种背向滑步推铅球常见错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右手持球为  相似文献   

7.
对旋转推铅球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铅球投掷技术是在发展着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初用炮弹作为投掷器械迄今已有646年之久(其前期用石头投掷已无法考证)。从1860年第一个铅球纪录的诞生到今天也已有126年的历史!回顾铅球投掷运动技术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也是经过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六十年代曾一度出现过半旋转推铅球技术,在当时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一直到七十年代初在国际比赛中才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即旋转推铅球技术。最初,人们推铅球多是依靠背部力量,规定运动员必须在每边7呎的正方形区域内将铅球掷出,由此而演变为现在的直径为2.135米的投掷圈(7呎=2.135米)。继之则是侧向滑步推铅球、半背向滑步推铅球,到五十年代初美国奥布莱恩采用背向滑步推铅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的研究方法,依据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运动技能形成及迁移规律、教学与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通过使用逐渐增加重量的铅球代替单一重量的铅球进行铅球教学实验,得出通过铅球重量的变化调节推铅球的难度,提高学生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掌握程度这一方法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丰富现有的推铅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有才 《体育教学》2011,(10):63-63
背向滑步推铅球是现在比较先进的投掷方法,被大多数教练和运动员所接受。但初学者练习时掌握比较困难,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在学习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总结如下,以和广大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重量的铅球在教学与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显示,持不同重量的铅球对滑步推铅球有关的运动参数有显影响,高水平运动员能够延长主要阶段中第3阶段铅球投掷距离,适当的重量不但可以用来发展专项速度和力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运动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实心球、铅球训练中,既要注意两个项目联系环节,又要区别对待,有侧重点进行练习。实心球练习中,主要抓好两脚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在抓好实心球训练基础上,重点指导队员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由原地侧向推铅球到侧向滑步推铅球动作,最后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滑步时要求队员做到“低、快、稳、直、超(超越器械)”动作要领,学习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采取各种练习方法逐个环节掌握。同时,加强各身体素质练习,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通过一段时间强化反复训练和针对性练习,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铅球教学手段的综合分类上表所示,铅球教学手段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中完成动作和动态中完成动作。如果最后学习的动作是背向滑步推铅球,一般而言,按照技术学习的规律,表中背向滑步推铅球前面的技术都要依次进行学习。但现实我们面临的各种条件是有限的,比如学生的能力差异、器械的配备,而最大的问题则在于课时较少。因此,迫使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在理解铅球完整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必需的教学手段,按照一定的顺序、结构排列起来进行学习,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要学习的某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推铅球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普遍还是采用侧滑步推和背向滑步投掷。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也有许多人以旋转式和退步式来代替滑步的研究和实践,不论采用那一种技术投掷都是为了在2.135米内的投掷圈获得铅球的初速度,最终目的是提高铅球在空中运行的距离。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初一和初二学习原地推铅球,初三和高一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高二高三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由此可见滑步推铅球要经过四年的教学过程。而多年实践的体会,大多数  相似文献   

14.
铅球     
《中华武术》2014,(12):64-64
技术目前,两种技术处于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传统的滑步推铅球技术仍被许多运动员采用。在理论上,旋转推铅球可以取得比滑步推铅球更远的投掷距离。  相似文献   

15.
滑步推铅球最佳推力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步推铅球与原地推铅球是有差别的,滑步推铅球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是由预先速度、推球速度和推力角共同决定的、本文根据速度合成和斜抛物体运动规律计算表明,滑步推铅球的最佳推力角约为45°,运动员要以45°的角度猛力推球才能获得最佳投掷  相似文献   

16.
新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摆动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摆动腿动作的分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摆动腿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的作用。因此一不论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都应高度重视摆动腿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后撤步推铅球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人发明创造,该技术是继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旋转推铅球技术之后的新型助跑技术。该项技术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同属直线性助跑技术类型,两者比较起来后撤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简单、实用,助跑效果明显。以个别投掷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后撤步推铅球技术教学和训练为实验对象,并在2006—2007年两轮体育专业铅球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两个年级四个班的滑步推铅球和撤步推铅球两种不同助跑技术类型的教学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的助跑形式,后撤步的助跑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比较能够充分发挥人体的移动速度,同时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也比较到位,助跑效果显著。动作技能的形成较快,运动成绩的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前言为提高我国男子推铅球的技术水平,对我国优秀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相比,无论身体条件还是速度力量等方面都存有差距,自身的技术问题是影响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叠加式与扩展式两种不同的程序设计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教学程序设计均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叠加式教学在掌握规范化技术与形成良好的动作技能上更具优势,其程序设计更能适应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做为一种实效性较高的推铅球技术,不仅为世界各国的铅球运动员所广泛采用,同时也是做为普通高校田径课程中铅球教学的主要教材。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法的研究,特别是通过整体性教学实验对该项技术的研究为数并不多,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高等院校的调查、访问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看,当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在教学中多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