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决定因素应该是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现行高考制度只考虑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科目,反而不考虑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因素,显示其设计已经陷入了逻辑误区.分专业高考制度,合乎逻辑,也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决定因素应该是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现行高考制度只考虑语文、教学、外语等公共科目,反而不考虑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因素,显示其设计已经陷入了逻辑误区。分专业高考制度,合乎逻辑,也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娟  龙耀 《教学研究》2008,(2):95-103
中国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不利于个体社会化,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良性流动,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多元传承,西方自主招生模式也将遭遇国情困局.高考制度设计应以人为出发点,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人才的选拔.笔者构想: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在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的人才的选拔.西方式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又不适合中国国情.于是,笔者试图提出"分专业高考制度"的构想,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这样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从而促进中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份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人才的选拔.西方式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在中国将遭遇国情困局.笔者构想: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不利于个体社会化,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良性流动,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多元传承,西方自主招生模式也将遭遇国情困局。高考制度设计应以人为出发点,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人才的选拔。笔者构想: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在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7.
"分专业高考制度"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专业高考制度"的构想是: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这样做也许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促进中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必须走品牌战略之道路,为此,必须有相应的招生考试制度来支持。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而西方的自主招生制度,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教育的专业品牌发展,也能避免西方自主招生制度的国情陷阱。  相似文献   

9.
刘淑珍 《教师》2015,(6):59
体育专业高考是为了体育专业院校选拔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现行的体育专业高考制度对跑、跳、投等基础素质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共计100分,其中中长跑分值为专业总分的25%,中长跑得分难度大,往往是考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每年高考前后,考生和家长都面临填报志愿的问题,面对全国林林总总的一千多所高校,纷繁复杂的上千种专业,以及各种充满赞誉之词的宣传材料,选择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呢?一般来说,考生主要从自己的成绩水平入手,力求实现最大录取的可能来考虑;大部分家长往往会更多地从学校声望、专业的冷热程度、毕业后就业的难易、所从事职业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方面考虑,而很少考虑考生真正的兴趣和潜质。  相似文献   

11.
职前教师教育对象的选择是师资选择的"第一把筛子",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对教师教育申请者的职业兴趣、特质和潜质、性别等方面进行选择,从而为完成对师资的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观点     
巴登尼玛:做人是所有研究者成为教育科学家的基础;Deborah LoewenbergBall等:教师知识包括普通内容知识、专业内容知识等;霸李彦博:新课程实施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改革主体的利益博弈;周彬:高考制度不能忽视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09,(4):80-80
巴登尼玛:做人是所有研究者成为教育科学家的基础;Deborah LoewenbergBall等:教师知识包括普通内容知识、专业内容知识等;霸李彦博:新课程实施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改革主体的利益博弈;周彬:高考制度不能忽视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英语教学中,根据中职学生的智能特点,避开以语法为主的教学,探索以听为主、说为辅练听说、燃兴趣、变主动、带读写的新型教学模式,激发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其语言潜质,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学校进行学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许多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比较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又要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兴趣和特长更好地发展;既要有利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又要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既要有利于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择优录取学生,又要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之健康地全面发展。今天,中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广东已经确定提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因而要建立适应中学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考制度。一、部分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特点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6.
引言按大类招生模式培养学生是一种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学科专业结构和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学生内在潜质、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加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兴趣、特长选择专业,使大众化教育更符合市场需求和潜在社会发展要求。基于全面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有特长的素质教育,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高考制度改革不仅是考试与录取技术上的推陈出新,更是制度创新的一个过程.基于现实考量与高考制度的价值取向、发展逻辑,高考制度创新的路径为: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以提供高考制度创新的制度基础;更新高考制度理念以指导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规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以保障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万卫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12-19
"双高计划"是我国重点高职院校建设政策新的样态,兼具国际性和本土化,其基本特点是以特色为建设目标、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建设基础、以改革为建设动力和以动态调整为管理手段.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须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基础.然而,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却以体制变革为前提.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问题集中表现在尚未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民办高职发展步履维艰,"体系封闭"与"权责模糊"并立,"总量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为了"双高计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可采取的策略是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大力发展民办高职、正确处理政校关系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专业是填报志愿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志愿填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同学们的长远发展。选择专业的核心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选择专业的标准是: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需,择己所利。  相似文献   

20.
高考制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20年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可以说,高考制度的出台和延续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层次的逐步加深和经济飞速的发展,现行的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