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现场考察等方法,分析了体育赛事品牌塑造与城市品牌提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育赛事品牌归类于从属城市品牌,体育赛事品牌塑造与城市品牌塑造相得益彰;体育赛事品牌塑造过程中体育精神融入到城市精神中,强化城市的软实力和城市品牌建设;体育赛事品牌塑造演绎成特有的盛大城市节日,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特色;厦门市的知名度通过厦门马拉松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城市总体品牌高知名度反过来加快体育赛事品牌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4,(3):57-59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其品牌管理经验对我国体育赛事品牌创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认为,奥运会品牌管理的主要成功之处有:形成了产品、组织、个人和符号相统一的多维品牌识别系统;定位于全人类"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的文化盛宴;多品牌组合加速其品牌国际化进程;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提升的品牌保护措施。针对我国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应做到:以消费者为导向建立与完善品牌识别体系;形成品牌传播参与各方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从人财物等方面推进品牌国际化;确保品牌建设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品牌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赛事外在的形象标识.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体育赛事品牌知名度的提高,针对各种赛事品牌的侵权行为开始出现并有扩大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赛事的健康发展.文章全面阐述了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品牌法律保护的现状,对体育赛事品牌侵权行为进行了分析,从构建完善的体育合同法律体系、加强体育赛事转播机构的法律约束力、完善反埋伏营销法律体系、维护明星运动员的权益等方面提出了对体育赛事品牌进行必要法律保护的措施,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体育赛事品牌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品牌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外部顾客的视角,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品牌的路径.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申办阶段可以通过城市特色资源展示、申办口号选择和举办各类民众活动等方式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在赛事推广阶段可以通过以赛事宣传为主,以城市宣传为辅,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的完美结合,并通过各类赛事巡展活动扩大城市品牌认知度;在赛事举办阶段可以通过城市品牌软、硬环境体验和赛事观赏的间接体验等方式塑造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在赛事收尾阶段可以通过口碑效应提高城市品牌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20,(11):982-985
品牌体育赛事具有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战略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东莞城市形象和东莞品牌体育赛事进行分析,从目标愿景、品牌定位和形象传播3个维度逻理品牌体育赛事对东莞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研究认为:品牌体育赛事能提升东莞城市的经济活力、体育活力、文化活力和生态活力,提炼城市的核心价值,为东莞更进一步实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愿景增添砝码,加快东莞"体育都市"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借鉴品牌关系质量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测算上海市体育赛事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因子,分析不同类别体育赛事中,赛事品牌关系质量影响因素对消费者(观众)赛事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性赛事品牌和非营利性赛事品牌关系质量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消费者赛事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比对过程中,不同运营性质的体育赛事品牌关系质量呈现一定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观众满意、赛事品牌关系质量5个因子、消费者性别进入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消费者行为回归模型;观众满意、赛事品牌关系质量4个因子进入非营利性体育赛事消费者行为回归模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上海市体育赛事品牌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赛事在国内快速发展,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的构建与测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驱动我国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特征,构建了基于观众感知的体育赛事品牌资产测量量表,利用问卷调查对测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通过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由赛事品牌形象和赛事品牌认知两个维度构成,其中赛事服务、场馆社区、品牌标志、组织属性、社会互动和赛场消费优惠是构成我国体育赛事品牌形象的重要驱动要素,而观众对体育赛事的心理承诺和身份认同是影响赛事品牌认知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弥补了我国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管理研究不足,为我国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品牌培植路径进行了研究。对体育赛事文化品牌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对体育赛事文化品牌进行了相应的分类,最后,分析与研究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品牌培植的主要路径。旨在为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品牌的培植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以期能够为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品牌的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围绕内涵、意义、资源条件与实施路径等方面对都市民俗体育赛事的品牌建设进行战略性思考。研究表明:都市民俗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内涵涉及品牌质量、形象、文化、传播、创新和环境等方面;当前都市民俗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具有促进民俗文化再生、繁荣旅游市场、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彰显责任担当等战略意义;从建设基础上看都市民俗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突出、类型多样与层次分明、消费需求意愿强、政府建设经验丰富等资源条件。最后就发展路径提出了凝练赛事品牌质量内涵、塑造赛事品牌形象、拓宽赛事品牌传播广度、加强赛事品牌文化培育、加大赛事品牌创新力度和加速赛事品牌环境建设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资产作为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体育赛事带来长期、规模化的经济利益。在对品牌资产诸多观点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经济学中的信号理论,研探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生成机理,并据此提出我国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的培育路径。研究认为,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资产是体育赛事品牌信息在赛事方与赛事消费者之间持续、高效循环传递的结果。其中,影响赛事品牌信息传递的主要因素包括赛事方对赛事信息内容的差异化定位、赛事信息的真实程度、高质量的信息获取与回应能力、赛事消费者对赛事品牌的认知水平、赛事消费者对赛事服务质量的评价、赛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赛事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程度。据此提出我国体育赛事品牌的培育路径,应在以市场竞争与人民需求为基点,策划赛事品牌差异化定位;发挥软性资源优势,将文化基因注入赛事品牌;加快智慧化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品牌共同体”的价值共创模式;提升行政支持供给的精准度,营造稳定的赛事品牌资产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