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向心加速度的意义的理解和讨论,已有诸多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和各种辅导资料中.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声音”:一是向心加速度描述的仅是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二是向心加速度不是仅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而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声音一”的逻辑是: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法向),与速度方向(切向)垂直,它不能体现在速度...  相似文献   

2.
魏永先 《物理教师》2010,31(3):29-29
现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人教版)第4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关于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时提到: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数值,测量不同情况下(即不同受力时,不同质量时)物体加速度的比值就可以了.怎样测量加速度的比值呢?  相似文献   

3.
加速度计是测定物体加速度的仪器,在现代科技中它已成为导弹、飞机、潜艇或宇宙飞船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如图1为应变式加速度计,当系统加速时,加速度计中的敏感元件也处于加速状态,敏感元件下端滑动臂可在滑动变阻器R上自由滑动,当系统加速时敏感元件发生位移.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相似文献   

4.
叠放在一起做共同运动的物体,在相互分离的瞬间,有以下特征: (1)物体间的弹力N=0; (2)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即速度相等; (3)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分离之后,不同物体所受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不相等,而出现物体间“追不上”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1.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例1如图1是“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6.
对向心加速度物理意义的探讨任敏成明崇善⒇(陕西西安市铁路运输学校710003)在讲授匀速圆周运动时,对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的理解是一个难点.许多人认为,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我们在讲授匀速圆周...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连接体,通常是指某些通过相互作用力(绳子拉力、接触面弹力、和摩擦力等)互相联系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系.在连接体问题中,常有两种题型:两个或多连接体的加速度相同或加速度不同.用到的解题方法有两种——“整体法”和“隔离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加速度a=0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等于非零恒量的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n=v^2/r的匀速圆周运动以及加速度a=-kx/m的简谐振动.但对某些情景下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简称“变加(减)速度”问题]的解题规律教材则未予探讨.本文试图给出一个相关的简易结论.  相似文献   

9.
学习“向心加速度”后,不少学生甚至也有的老师认为“向心加速度是描述圆周运动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可能是教材对“向心加速度”的描述是“Fn产生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它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其表现就是改变了速度的方向”(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4.5第一版)所致。但事实上有一例可说明上述看法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温树平 《物理教师》2010,31(5):15-15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章“曲线运动”的第6节“向心加速度”中,有“做一做”环节,其中插图笔者认为做以下的修改更为恰当,与编者及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建增  高鹏 《物理教师》2010,31(8):10-10
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I第42页第2小题.原题是: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有人提出下列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1)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3)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也越大.(4)加速度方向与末速度方向总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2.
1.“斜率”表示某一物理量的变化率 (1)“斜率”表示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位移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动量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合外力;磁通量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等等.  相似文献   

13.
1.提出问题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小车放在水平木板上,平衡摩擦力以后,一般认为小车(M)受到的合力就是砝码及砝码盘的重力(mg),  相似文献   

14.
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的建议索廷强(陕西佛坪县中学723400)⒇一、实验中常遇的两个问题1.小车动力的选择.实验中许多学生由于动力选择不合适,使加速度太小,造成误差太大,或加速度太大,使纸带上所打的点不够实验所要求的点数.因此,建议实验...  相似文献   

15.
谢丽 《物理教师》2010,31(5):14-14
本刊2010年第1期发表了《浅谈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一文(以下简称“浅文”).指出了人教版从1995年到2009年各次出版的教科书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是错误的.“浅文”认为应该如此表述:物体只有在重力作用下,从速度为0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原因是“浅文”认为静止是指同时满足速度为0和加速度为0,只有速度为O,而加速度不为0,就不是静止.  相似文献   

16.
张赟 《物理教师》2010,31(2):29-30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于2009年第5期刊登了《加速度不能这样分解》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内容说的是如图1所示的一种常见的绳牵连物体运动模型中物体和小车的加速度的关系,文中提出不能用合成分解的方法求解这里的加速度,并给出了用求导的方法来求解加速度,且得出了两者加速度的关系,最后得出“用合成分解的方法求解这里的加速度是错误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马永毅 《物理教师》2010,31(4):27-28
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1第4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所给参考案例有3个缺陷.(1)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恰恰在合力上出现了系统误差,“小盘和砝码所受的重力,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力(如图1所示),这两个力只是近似相等,条件是盘和砝码的质量要比小车的质量小很多.  相似文献   

18.
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如下:设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  相似文献   

19.
我和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实验过后,我们对教材上的原设计不尽完美之处,提出了新的方案.在此与广大同学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时间的运动学效应、加速度零效应及其实验根据: landau在他的“场论”一书中(1),提出了在惯性系里的运动钟所走的本征时(Propertime), (1—1) 这就是时间的运动学效应,或者叫作“时间膨胀”,这里的运动钟可以作任意形式的运动,当然可以有加速度,问题是加速度对本征时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那么(1—1)式便不是普遍公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